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九届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作者:孙懿 日期:2011-04-20

 

为了纪念建党90周年,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于 2011年4月20日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召开第十九次全国民族理论学会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1)总结经验教训,理论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90年;(2)海南国际旅游岛与民族地区发展。来自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的约50名从事民族理论研究、教学和民族工作的专家、学者,就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收到论文43篇。
从各位专家学者提交会议的论文和会议发言看,会议议题涉及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工作等等方面。各位专家学者针对当前民族理论的热点问题和民族工作的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有的把自己的田野调查成果带到会上和大家分享,也有的提出了自己对于一些新情况、新观点的忧虑和担心。
例如,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意识问题、增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民生问题、干部作风与民族问题的联系如何?怎样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消除隔阂,增强信任,改变这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的状况,防止其偏离正确的方向(感恩教育)?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民族理论,贯彻和落实各项民族政策?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对民族主义的错误倾向?如何应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遇到的新问题?怎样增进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感?民族院校的学生工作如何改进?如何搞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环境保护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态补偿问题,对民族精英的认识,等等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与会代表认为今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建国60余年来,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方面,中国国力不断提高,整个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也随之进入了社会矛盾的突显期。另一方面,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增加,国人眼界大开,知识界理论界对于世界其他多民族多族裔国家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理念原则、制度规章和方针政策有了此前无法比拟的了解。20世纪90年代,苏联等若干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世界范围的又一次民族主义浪潮兴起。这些国家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教训,令人警醒。西方敌对势力多年培植的分裂势力借机发力,我国西藏、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暴力犯罪活动和分裂势力的骚乱活动不断,直至出现了2008年的拉萨“3•14”事件和2009年的乌鲁木齐“7•5”事件。虽然上述事件本身不是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但是与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理所当然地引发了国人对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的普遍关注。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相关的民族政策成为学界政界和民间的热点话题,引发越来越多人们的理论思考,也有学者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我们面临的挑战、我们创新民族理论的需要,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当代中国必须坚持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主题和民族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在中国,民族是长期存在的,民族差异、民族问题也会长期存在。今天,中国各民族间共同因素的增加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既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又要看到少数民族多元存在的长期性。在增进中华民族认同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既要解放思想,也要实事求是;既要放眼未来,也要立足当下。不可无所作为,也不可急于求成。尤其要记取我们曾经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民族工作中大跃进、由于犯了“急躁病”而吃苦头的深刻教训。
中国的民族理论需要不断发展创新,但是创新不能否定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不能否认中国共产党和政府60余年民族工作取得成绩的主流,不能背离宪法的基本原则。我们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只是高唱赞歌;也不能言必称希腊罗马、妄自菲薄、眼前一片漆黑。我们深知,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的民族问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民族理论能够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同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仍然任重道远。让我们再接再厉,迎接挑战,以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推动中国民族理论的创新和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大会取得预期效果,圆满成功。

文章来源:孙懿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