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人类学前沿讲座”第一次讲座——海外民族志经验与展望
作者:王超文 日期:2011-10-25

2011年10月25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了“人类学前沿讲座”第一讲,题为“海外民族志经验与展望”。讲座邀请社科院龚浩群博士和马强博士做主讲人。二人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曾在泰国、美国及俄罗斯进行田野工作,现分别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和东欧研究所。讲座由人类学研究所刘谦博士主持,该所张有春博士、黄剑波博士和张慧博士,以及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龚浩群博士的讲座题目为“海外民族志经验谈——以泰、美两地的田野工作为例”,她通过对田野工作开展过程的串联,包括前期准备、田野地点的选择和进入、融入日常生活和公共生活、参与观察的实践、田野工作的结束以及民族志写作等人类学方法论内容,梳理了她在海外调查研究中的所见、所得、所想,既有经验之谈也包涵对学科理论方法的关照。龚浩群博士特别强调外海研究中掌握语言的重要性和参与观察的情境性,在她看来“语言是打开田野工作大门的钥匙”,而对海外不同田野点的调查,她注意到了参与观察的限度问题以及不同政治文化场景对民族志工作者的要求和约束相异。此外,主讲人认为民族志写作中存在一种文化的“返适”,而文本撰写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塑造他者”和“创造自我”,更进一步说,海外民族志研究最终指向的应该是针对中国的文化批评。最后,龚浩群博士提出了对海外民族志的期待,即通过海外研究的个案积累逐步建立区域研究团队,把社区整体性研究发展为更深入的前沿问题研究,以此为中国、对象国和世界搭建学术平台,并创造世界人类学的新格局。
        马强博士以“哪里是‘田野——海外民族志田野调查经验谈’”为题,讲述了他在俄罗斯的田野工作。他首先以丰富的图片和轻松的叙述,为与会者展现了俄罗斯从城市到乡村的片段性的历史和现实风貌,以及寻找田野地点的曲折过程。在不同田野地点间的辗转,主讲人认为自己无意中实现了多点的民族志,并在追寻最“俄罗斯”的地方和“俄罗斯心灵”的过程中,他看到了在经历剧烈社会变革后的俄罗斯重建社会价值观的努力。马强博士以“小细节与大问题”、“田野中的印象管理和角色地位”、“参与观察的限度”、“深度访谈的实现”、“从田野到书斋”等专题对自己的海外田野工作进行深度剖析,他强调民族志工作者的角色在田野中经历着不断转变,而调查中“可见”和“不可见”的地方社会文化需要他们注重细节并能见微知著。他认为民族志写作实际上是“书斋里的他者寻找田野里的自我”的过程,是在融入与跳出的思维变化中实现的对田野的重新认识。此外,“田野”又是无处不在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学校或地方学术机构以及虚拟空间都可以成为田野。在结语中,马强博士提出了自己对田野工作的一些看法:保持好奇心和洞察力,用心沟通并注重细节,田野工作都存在遗憾,但田野又是无处不在的和延续的。
        龚浩群博士和马强博士的精彩讲演引来在座师生的热烈互动与广泛讨论,表明本次讲座的圆满成功。

文章来源:王超文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