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民国新疆社会研究的讨论会
——民族理论室2011年12月学术沙龙纪要
作者:刘玲 日期:2011-12-13
2011年12月13日,民族理论室学术沙龙如期举行。本次学术沙龙的主题为民国新疆社会研究,由周泓研究员主讲,冯卫民助理研究员担任主持并主评,理论室全体成员参与了讨论。
新疆作为中国面积最大、民族成份最多(47个)、边界线最长的省区,与独联体中亚三国(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及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八个国家接壤,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境内诸民族与交邻国家居民在种属、语言、信仰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历史关联。交通、贸易、金融、教育皆是文化传承的中介,一个世纪内的社会文化基础并非完全断层和割裂,而是存在一定的稳固性或历史积淀,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当代社会、民族问题的惯时性缘由。围绕其著作《民国新疆社会研究》的内容,周泓研究员从民族学与社会史学的角度探讨了民国时期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考察了邻国对新疆社会多方面的影响,研究了新疆多元地域性文化的历史成因以及族群、宗教和民间信仰交往互溶的重要性;同时还通过近代新疆诸层级关系格局,探讨了泛民族主义与一般民族主义的异同等。
冯卫民在点评中指出,周泓的这一研究眼点在于对新疆整体社会的关注,始于其硕士研究生阶段且历时八年,全书资料丰富。但要注意引证资料的严谨性,有些研究资料需进一步注明出处,同时结语部分略显单薄,若能在此部分回应前文对研究方法的讨论会更好。王希恩研究员认为该著作从部头来说够分量,从内容来说对新疆社会全貌进行了概括,可以定性为社会研究,也可以说是史学研究。近代以来,由于多种因素,新疆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若即若离,始终存在着分裂的威胁,政府和学术界对新疆问题关注很多。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学术界兴起了西部研究的热潮,对西北的研究包括对新疆的研究随即成为热门。民国时期的新疆处于多方力量的集结制衡之中,情况较为复杂,周泓一书针对新疆民国时期的研究,能够把已有史料进行筛选,形成自己的观点,很有意义。同时,关于泛民族主义和国家民族主义异同的讨论,是民族理论界长期关注的话题,提出这一问题有理论勇气。该书在具体论述中,在史料征集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访谈,充实了新疆问题研究,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理论室成员在讨论中一致对著作的内容丰富和资料翔实表示了肯定,认为该项研究从实证方面对民国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考察,反映了作者的持续研究的能力。
关于书中提到的方法论预设能否支撑整本书论述体系的问题。著作第一章介绍了作者的研究方法,大家认为该书从多角度进行理论探讨,内容多,领域广,但理论上的方法论的部分如何贯穿到研究的始终是很难把握的问题。大家建议,整本书从内容上看各部分联系应该更加紧密,后续研究和先前设定的方法论应密切衔接,环环相扣,在偏重史学阐述的基础上也应加深民族理论的探讨,这样才能使得最后的结论很好地支撑整本书的内容。同时,传统的民族主义和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在研究中进一步深化,是很好的视角,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此外,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紧张关系、国家主义和社会底层的民族意识的产生、生成和矛盾等内容在理论上可以进行深入研究。
关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度以及历史对现实的借鉴意义,大家认为,谈到理论热点时,要和当下实际联系起来,才能更有说服力。要注意现实问题和新疆历史部分的连续性,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阐明研究民国时期新疆研究对当代的启示和意义,这些可以在结语中有所体现。有学者认为,对于汉文化与新疆族属文化互动低弱的原因分析可以加上自然地理方面的分析,正是因为新疆地广人稀,远离汉族文化中心区加上落后的交通条件,使得汉文化与新疆本地族属文化的互动呈现出低弱的状况。此外,有学者指出,新疆社会问题有很多具体的东西,在研究中要区分传统的民族区域是固定的还是有所改变的,要区分什么是改变的,什么是尚未改变的,什么是需要改变的,以及改变了之后对过程的分析,都可以做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彼此间差异性很大,政策面对其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完全上升为一种主义,对于具体层面的理解和把握上可能会有所偏差。同时研究一定要有一个主要视角和研究主线,这样才会使结论更具针对性。
理论室成员还就新疆各民族族体意识的形成和强化过程、著作标题中具体词汇的运用和章节分配等问题广泛交流了意见。
文章来源:刘玲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