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加拿大原住民文物珍品展览
作者:杜发春 日期:2008-08-14
2008年8月1日,由加拿大国家文明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加拿大原住民的杰作: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珍藏展”在北京皇城艺术馆开幕,150件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收藏的代表加拿大原住民居民最高水平的艺术品为北京奥运会增添了异彩。开展当天,加拿大驻华大使罗岚(Robert Wright)、加拿大国家文明博物馆馆长维克托·华宾诺维什(Victor Rabinovitch)、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原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等高级官员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本次展览是加拿大迄今在亚洲举办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原住民文物珍品展。展览共分为“艰苦环境中孕育的极地文化”、“大平原地区的狩猎文化”、“西北沿海地区的渔猎文化”、“五大湖地区的农耕文化”四个部分。在这150件独一无二的文物中带凹槽矛头、石面具、珠饰苔藓婴儿背袋、挎包、捕鲸人提桶、弯刀、海龟护身符、红色赭石配饰这几件文物被当之无愧的称为“杰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精湛的技艺。最古老的展品是一件至少10000年以前的石制的抛掷尖物;最近期的一件是2002年至2003年手工缝制的精致的毛皮风雪舞衣。其他手工艺品有羽毛头饰、陶罐、象牙雪镜、银匙、铜刀和桦皮独木舟。中加博物馆专家认为,“加拿大原住民杰作展”为北京奥运会锦上添花,本次展出的大量珍品制作精美,工艺高超,艺术性强,全面印证了原住民对加拿大历史发展和世界文明繁荣的重要贡献,反映了加拿大政府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方面的不懈努力。加拿大国家文明博物馆馆长维克托·华宾诺维什(Victor Rabinovitch)说:“文明博物馆从没有组织过如此大型的土著艺术品展览,这是文明博物馆首次把如此多的土著珍宝运往海外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先生说:“这一次展览将为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旨的竞技赛场增添异彩,同时也为两家博物馆在文化交流上写下了新的一页。”

“加拿大原住民杰作展”的展期是2008年8月1日至10月7日,该展10月在北京结束后,将在中国其他地方及日本巡回展览。参加展览的成人票价为人民币20元,学生票价10元。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上午10点至下午5:30,周一休息。北京皇城艺术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菖蒲河沿9号(天安门广场东),一线地铁天安门东站下;1、4、37、120、2、52、59、728、802、特1路均可到达。电话:010-8511-5373。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加拿大研究中心 杜发春供稿)

Canadian First Peoples’ Masterworks Exhibited in Beijing

On August 1st 2008, First Peoples of Canada: Masterworks from the 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 opened in Beijing. This exhibition is organized by the 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 (CMC) and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NMC). Several Canadian and Chinese dignitaries attended the official opening ceremony, notably Mr. Robert Wright, Canadian Ambassador to China, Dr. Victor Rabinovitch, President and CEO of the CMC, Ms. Meng Xiaosi, Vice-Minister of Culture PRC, Mr. Pan Zhenzhou, former Vice-Minister of Culture PRC and former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and Mr. Lv Zhangshen, President of the NMC.

It is reported that this Canadian First Peoples’ Masterworks Exhibition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rehensive exhibition of Aboriginal artifacts ever sent overseas by the CMC, and probably the finest exhibition of its kind ever presented in Asia. It is a unique opportunity for the Museum to showcase its national collection of Canadian Aboriginal material culture, and to inform an Asian audience about the long and varied histories of Canada’s First Peoples. The exhibition comprises 150 outstanding pieces chosen from the CMC’s unrivalled collections of Canadian Aboriginal artifacts by Ms. Nicholette Prince, Curator of Plateau Ethnology and Dr. Jean-Luc Pilon, Curator, Ontario Archaeology, at the 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 When making their selections, they were guided by the central themes explored in the Museum’s First Peoples Hall: We are diverse and We have an ancie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land. Some objects explain the survival skills of the Inuit and other Arctic inhabitants. Other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feasting cultures of the West Coast, the warriors of the Great Plains, or the agricultural peoples of the Great Lakes region. All were chosen for thei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Tickets for the exhibition cost 20RMB for adults and 10RMB for students. The Museum is open everyday(Aug.1-Oct.7, 2008)from 10.00 to 17.30 except Mondays. The Beijing Art Museum of Imperial City is located at n.9 Changpu He Yan, Nanchizi Dajie, Dongcheng District. (Tel. 010-8511 -5373).


附件1:

加拿大原住民的文化类型和特征
资料来源: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文化处

据考古学家考证,加拿大原住民在这里居住的历史至少有15,000年。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深深融入了这片土地,学会了如何应对这里的严寒气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成为猎手、渔民和农耕者。如今,他们依旧是国家多元文化中一个富有生机的组成部分。在600多个原住民村落社中,有50多种原住民的语言还在使用。

本次展览的分为“艰苦环境中孕育的极地文化”、“大平原地区的狩猎文化”、“西北沿海地区的渔猎文化”、“五大湖地区的农耕文化”四个部分:

一、艰苦环境中孕育的极地文化

北极地区曾被认为是人类在地球生存有待突破的最后边缘。的确,人们在加拿大北极岛屿定居的历史还不到5000年。加拿大北极和亚北极针叶林地区食物相对丰沛,获取食物的方式多种多样,由此养育了德内、阿尔冈昆和因纽特人等各种部族。这些人的物质文化反映出他们与动物的紧密联系,也反映了他们为抵御严寒自我保护的需求。由于气候寒冷,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衣物都是用兽皮制成的。在冬天,带毛的兽皮可以更好地保暖;在温暖季节,衣服则是用去了毛的兽皮制成。男人和女人身穿带兜帽的上衣、裤子,脚登靴子。对于夏天的衣服,海豹皮更受欢迎。皮子充满了油脂,可以防水,对于想保持身体干燥的划划子的人来说是非常理想的。在冬季,人们使用圆顶屋子非常普遍。雪是最容易得到的建筑材料。使用在一个时间里降落的雪比不同时间降落的雪更为重要,因为不同时间降落的雪所形成的雪块容易崩裂。雪必须足够松软以便于切割成块,当然也要足够致密以便于搬运。雪块用特殊的雪刀仔细切成,以便能够与整个穹隆屋顶准确地嵌合。为了寻找食物,因纽特人常年周而复始地迁徙。他们可以从冬季狩猎海豹、海象甚至鲸的海边,迁徙到春季捕鱼的河口和秋季捕获驯鹿的地方。他们随身携带着自己的行李,其余的则放在窖穴中。用船、雪橇和步行,他们可以迁徙成千上万公里。他们使用的平底船是用木头或者蒙着皮子的骨头制成的,体量巨大,有船舱、风帆和船桨。女人们使用皮船运送家庭成员和行李,男人们则使用皮船捕鲸。因纽特人发明了一种操作高度灵活的水上交通工具-划子。划子是在用较轻的木头、骨头和鹿角构架上蒙上一层皮子后缝合而成。雪橇用来运送货物,较重的雪橇是用木头或者鲸骨制成的。

二、大平原地区的狩猎文化

在加拿大艾伯塔、萨斯喀彻温和西南部的马尼托巴绵延着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早期大平原上的绝大多数印第安人都讲阿尔冈昆语族的语言。黑脚印第安人联盟是这里最主要的政治实体,阿西尼本人、克里人和奥吉布韦人也来到了大平原。这些联盟组织具有半独立性,其规模随着季节而有规律地扩大或缩小。其中黑脚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发展最为成熟,势力较为强大,而大平原克里人、奥吉布韦人和阿西尼本人的则较为松散,势力也较为弱小。在冬季,大平原地区的人们分成小股居住在有遮蔽的山谷中来躲避强劲的北风。当春风吹绿大平原时,人们就在原野上游牧寻找食物,尤其是寻找成群迁徙的野牛。自最后一次冰河期以来,大平原民族就把捕杀野牛这种大型哺乳动物当作主要的生活支柱。他们每年都组织集体的狩猎行动,并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狩猎规定。如果一个猎手过于兴奋,在狩猎信号发出前惊吓了野牛,狩猎行动就可能失败,整个一群人就会面临饥饿的威胁。狩猎野牛的一个方法就是将野牛驱赶到捕捉野兽的栅栏中。这个栅栏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有点儿像畜栏。在那里,猎手们用长矛将这些动物杀死。狩猎野牛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朝悬崖方向驱赶兽群,使它们坠崖而死。16世纪初,西班牙人将马匹带到了北美,18世纪上半叶马匹传至加拿大大平原地区。马匹的引入使狩猎变得更加容易,猎手们可以骑马追逐野牛,用弓箭将其射倒。一个成年公野牛站立起来有2米高,重量达700公斤。猎手们狩猎归来后,女人们则负责将野牛加工成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她们将野牛肉慢慢地晾干,然后做成牛肉饼,用来维持整个村落度过漫长的冬季。她们用野牛皮做衣服、口袋、蒂皮帐篷、鼓、牛皮船的覆盖物、盾牌、地毯和长袍。在制作衣服时,她们首先刮擦皮子和进行鞣化处理,然后用野牛筋线把它们缝合在一起。一件保暖的野牛皮衣能够帮助人们度过寒风彻骨的冬季。野牛骨头还可以做成战争用的棍子、刀子、锥子、刮擦器、箭头和小雪橇。筋可以做成线。野牛角可以做饮用杯、勺子和头饰。野牛尾巴可以做掸子。野牛膀胱可以做水器。粪便可以做燃料。毛发可以做绳子。舌头可以做食物。蹄子可以做摇鼓和胶。胃囊可以做成炊煮的容器,其使用方法是将滚热的石头投入到容器中,使容器中的水沸腾,然后烹制食物。可以说,大平原民族主要依靠野牛提供给他们食物、衣服、房屋、武器、燃料、运输工具、容器等生活必需品,狩猎野牛对于他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三、西北沿海地区的渔猎文化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沿海山脉和太平洋之间的地形是崎岖的,在成片的树木下生长着茂密的灌木。海湾、水湾、深峡和岛屿将海岸线分割得蜿蜒曲折。这个地区语言种类繁多,分属于五个不同的语族。北方流行海达语族、钦西安语族和特林吉特语族诸语言。瓦卡什语族包括海斯拉语、海尔楚克语、夸夸嘉夸语和努特卡语。贝拉库拉人操沿海萨利什语,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定居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部的沿海地区,他们是科莫克斯人、西切尔特人、斯卡米什人和慕斯奎姆人。霍克梅勒姆语是萨利什语的一种,流行于生活在温哥华岛上的科维昌人与纳奈莫人中。斯托勒人则居住在弗雷泽河流域的内陆地区。西北沿海民族是技术娴熟的渔夫。他们有复杂的捕鱼陷阱、捕鱼网和围栅。捕鱼是一个家庭的大事,父亲捕鱼,母亲准备捕鱼器,孩子们在帮忙时学习成年人的技术。鱼经过熏烤和晒干后,能维持整个村落度过冬季。在一些地区,大马哈鱼是主要的食物,其他地区则是大比目鱼。人们也捕获鲱鱼、胡瓜鱼、长身鳕鱼、鲟鱼和太平洋细齿鲑鱼这些次一点的鱼类。太平洋细齿鲑鱼常被煮成珍贵的鱼油,将这种鱼油浸到食物中可以增加风味。太平洋细齿鲑鱼需要量很大,是与内地民族进行贸易的重要物品,这条贸易通道也因此被称为油脂路。据说大马哈鱼油脂丰富,如果把灯芯放在鱼里面点燃,整条鱼就会像蜡烛一样燃烧,因此大马哈鱼有时被称做蜡烛鱼。人们捕猎的海洋和陆地哺乳动物包括海豹、海狮、鲸鱼、水獭和山羊、熊、河狸、鹿。除此之外,人们还采集蛤蛤肉、牡蛎、贻贝。

四、五大湖地区的农耕文化

五大湖是指位于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处的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执安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加拿大的五大湖地区由起伏的山丘、湖泊、河流和森林组成。那里的原住民族多居住在固定的村落里,从事狩猎、采集活动,耕种庄稼。他们是熟练的农耕者,收获着丰富的食物。他们建立了复杂的社会制度、军事同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神信仰和装饰风格。
这个地区的原住民从事着刀耕火种的农业,树木和灌木被焚烧,留下来的灰烬用来肥沃土地。在清理土地时,他们首先从一颗树上去掉一圈树皮,然后焚烧树的根基,使之容易被伐倒。一旦土地被清理干净,女人们就开始准备在土地上种植庄稼。易洛魁人种植的庄稼主要是玉米、豆角和南瓜,被称为“三姐妹”,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支柱。农夫们利用植物共生的特点,将这些庄稼种植在一起。玉米桔为豆角攀爬提供了一个自然的支撑,而靠近地表生长的南瓜覆盖着杂草。玉米是他们的主食。在秋天,充足的玉米被晾干后保存起来,用来保证整个村落过冬。将干透的玉米粒碾成玉米粉,可以做成非常有营养的玉米粥。东部森林地带则是众多讲阿尔冈昆语民族的家园。像易洛魁人一样,一些阿尔冈昆语系民族也种植玉米、豆角和南瓜,但是大多数民族以采集野生植物和狩猎、捕鱼为生。采集野生稻在一些民族的饮食中占有重要位置。野生稻是一种长在沼泽和湖泊中的野草,其稻粒经过晾干后,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在冬季动物匮乏时用来补充食物的不足。采集野生稻时,一般是男人们撑着长竿使白桦树皮独木舟在湖面上穿行,而女人们则将野生稻粒敲击到独木舟内。如果需要的话,野生稻会被放在水中煮,用浆果和枫树糖来调味,剩余的则用来与相邻的民族交换南瓜、玉米和豆角。除采集野生稻外,阿尔冈昆语系民族还采集其他野生植物来增加自己的饮食种类,并提供维他命和药物。例如奥吉布韦人可以用蓝莓植物制成治疗头痛的茶,奥德瓦人可以用蓝莓植物制成补药,米克马克人则把这种植物的叶子和根放在水中熬,制成液体后敷在疼痛的关节上。其他的浆果可以晒干,作为冬季营养匮乏时的食物。


附件2:
加拿大原住民简史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网站2005年12月12日《加拿大土著民族史座谈会》  http://iea.cass.cn/kygl/html/mzs_2005121209272185897.htm


2005年12月2日,应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加拿大人类学研究中心的邀请,加拿大北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BC)历史系教授西尔多•贝尼马(Theodore Binnema)博士来我所访问,并作了"国际视野下的加拿大原住民史"的演讲。黄行副所长会见了客人并介绍了我所科研工作情况。来自我所世界民族研究室、民族历史研究室、经济研究室和民族学研究室的专家学者1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并就加拿大原住民的历史和社会经济现状进行了较深入的交流。

贝尼马教授主要研究加拿大原住民史和环境史。他首先介绍说,加拿大最早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现存的加拿大因纽特人分布在马更些河口三角洲、西北地区沿海、北极岛屿、哈得逊湾等广大地区,以渔猎为生。印第安人的得名来源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初时的误解。目前,加拿大的印第安人一半以上居住在2200个保留地,其他人口则进入各个城镇,散居各处。历史上,有一部分印第安人的祖先与英殖民政府及以后的加拿大政府签定过出让领地而得到赔偿的条约,这一部分印第安人被称为"有条约地位的印第安人"。那些没有签约的,就被称为"无条约地位的印第安人",因为没有赔偿,所以不与前者享有同等的权利,多散居在偏远地区。

贝尼马教授在演讲中围绕以下四个主题和阶段,阐述了加拿大的原住民史。

一、与欧洲人接触前(16世纪前)。主要特征是相对稀少的人口,90%以上地区的土著人以狩猎、捕鱼为生,在今安大略省南部有少量农耕,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太平洋海岸有土著部落,1492年时至少40%的土著人居住在太平洋沿岸和河流的下游。

二、经济合作(皮毛贸易)。土著居民和欧洲人在加拿大的首次接触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左右,当时一个来自冰岛的诺曼底人在纽芬兰住了一段时间。但直到17世纪初,才有大批的欧洲人殖民加拿大。1603- l608年,法国人在芬地湾建立居留地,在圣劳伦斯河流域建立了魁北克城。新法兰西逐渐发展成为皮毛贸易基地。此后,皮毛贸易逐渐向加拿大中西部地区渗透,对加拿大和加拿大原住民社会经济产生了双重影响,即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从更广的意义而言,皮毛贸易对于促使加拿大从美国的分离起到了重要作用;缔造了一个新的种族――梅蒂人(Metis),从而深刻地影响了北美,尤其是加拿大的历史发展;破坏了土著人的经济结构,土著人变得依赖于欧洲的商品来提高其生活方式,同时,土著部族之间的冲突需要欧洲人的武器;皮毛贸易深深地改变了土著人所居住的自然环境,带来了空前的生态灾难,无数动物遭到屠杀,濒临灭绝的境地。

三、历史上土著人的军事和战略立场。几乎与皮毛贸易同时进行时,英国和法国开始争夺加拿大,绝大多数土著人与欧洲人结盟。17世纪初到1760年的英法敌对时期,土著人总体上站在法国人一边。而1760-1815年的英国殖民时期,在与美国的冲突中,土著人总体上则支持英国,从而为加拿大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18世纪60年代至今的土著历史。加拿大人很少把土著居民作为"种族"(race)看待,而更多地从"民族性"(ethnicity)或"文化"(culture)因素来研究。1760年,英国获得了对北美洲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不列颠北美法案",将新斯科金、新不伦瑞克和上下加拿大合并成一个联邦,称加拿大自治领地。1873年发表了皇家声明,宣布为印第安人留出土地,还规定只有政府才能就土地事务与印第安人进行谈判。这份声明引出了一系列土地割让条约。1876年通过的第一部《印第安人法》赋予联邦政府以更大的权力来控制居住在保留地的印第安人。当永久性的非土著人定居点出现时,各级政府就想方设法第把土著人融入定居社区。

贝尼马教授认为,近代以来加拿大的民族政策又可以分为五个时期:(1)保护和磋商(1815-1880)。(2)种族歧视和同化(1880-1945)。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期间,加拿大对原住民实现强制同化政策,历史证明这一政策失败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转机,土著青年被征募参战,其在政治上的活跃和英勇善战引人注目。(3)公民身份、平等、同化(1945-1970)。二战后,种族歧视变得声名狼藉,"文化"替代了"种族"。1969年加拿大批准了《加拿大权利法案》(Canadian Bill of Rights),反对以民族、种族、肤色、宗教或性别为理由进行歧视,该法成为第一部禁止歧视的联邦法律,也标志着同化政策在加拿大的结束。(4)公民身份附加和苏醒(1970-1980)。土著人拒绝同化,要求"公民身份附加"(Citizenship Plus),即要求政府不仅承认土著人具有平等的加拿大公民身份,同时具有"第一民族"身份。(5)平行主义和土著人自治(1980年代至今)。1981年,印第安人作为"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出现。随着多元文化政策的推行,英裔加拿大人与法裔加拿大人被称为"建国民族"(founding ethnic groups)。1982年,《加拿大宪法》修正案承认原住民在土地和历史上条约方面的权利,土著居民在法庭上赢得了许多胜利,如土地要求、渔猎权利等。

贝尼马教授最后指出,土著人在加拿大社会中仍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面临着许多挑战,诸如贫穷、封闭、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就业技能。此外,由于受到来自主流社会的歧视,从而使他们丧失了许多参与较大社会经济活动的机会。总之,印第安人作为少数民族在加拿大仍然处于边缘地位。

贝尼马教授是应南开大学的邀请,受加拿大驻华大使馆资助来天津出席"面向太平洋: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加拿大国际研讨会",他在会上作了题为《1885-1930年加拿大土著居民被迫离开国家公园和保留地》的主旨报告。会后,贝尼马教授还先后访问了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面向太平洋: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加拿大国际研讨会"由南开大学主办,开幕式上,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政治参赞Douglas Heath先生、南开大学韩经纶教授在会上致辞并分别就《中加经济合作》和《加拿大投资在中国》作了主旨报告。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湖北、辽宁、广东等省区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家围绕中加关系、加拿大经济与多元文化主义、加拿大民族和土著问题、加拿大语言和文学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讨。 (杜发春)
相关主题:原住民 文物珍品
文章来源:杜发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