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报告《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近日发布
在我国正在编制“十二•五”规划和即将实施下一个10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科学地评估最近一些年以来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已经和即将产生的各种影响,是一个紧迫的、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对此,国际企业人类学委员会与中国都市人类学委员会联合,于近日共同发布了一份80页的年度研究报告——《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
2010年8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紧接着,9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以指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并从财税、金融、产业与投资、土地、商贸、科教文化等6个方面明确了若干支持政策;10月,“十二五”规划建议出炉,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1月初,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随着产业转移不断推进和高铁网络快速建设,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将成为下一个5年我国经济发展中心。
目前,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主要把产业转移作为一个经济现象来研究,其实,产业转移将对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中西部地区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从东部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将是中西部地区一次规模巨大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新四化”)的过程,特别是对民族地区来说,它将对民族地区及各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我们也应该从非经济学(比如,人类学、民族学等)的角度探讨产业转移将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社会和文化造成的影响。这不但将使一些像人类学、民族学之类的非经济学学科能够跟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可以强化这类学科的应用性研究达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效果。
这份报告的研究显示,自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致承接了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了轻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成为了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产业转移的重心从原材料工业转向加工工业、从制造业转向高附加值工业、从传统工业转向新兴工业、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第三次是2000年前后,由于加入WTO带来的新机遇,我国抓住新一轮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向我国转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福建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基础。中国不但已成为东亚区域产业循环中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者,而且已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广东、福建、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沿海省(市)具有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双重任务。
这份报告的研究显示,最近一些年,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
第一,东部产业向西部的转移依然是以政府主导为主的。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央宏观政策的引导下,以中西部地方政府为主力军的形态尚未改变,目前,还处于市场自发探索期,各地正在寻求突破粗放的招商引资形态。
第二,2000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转移的重点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对资源和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势头较猛。比如,根据2007年国家出台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纺织、塑料等商品加工贸易新增项目不得在东部地区开展,同时,已开展的项目也要实行台账保证金实转制度。这无疑为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从2007年到2010年,国家开发银行将安排3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第三,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来源地相对集中,大多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例如,上海因申办世博会成功,计划在2010年前将数千家企业外迁,一批传统产业将退出上海。
第四,目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渐成气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加强。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二是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
第五,在产业转移中,浙商、粤商、台商、港商等的表现比较活跃。其中,浙商最为抢眼。浙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内资(主要是民间资金)输出省份,浙商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经济投资创业主体。浙江资本的流向和产业转移方向是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预计5年之内,浙江的产业将会完成转移。其外迁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比如,温州以生产阀门、水泵、电机、塑料编织、皮革加工、汽车配件、服装及印刷业企业外迁为主;台州外迁企业主要集中在医药化工、塑料制品、食品、纺织、模具、泵业、工艺品、汽车配件业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140万浙商分布在西部12个省(区市),创办企业总数1.3万多家,累计投资总额1300多亿元。浙江企业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的一支中坚力量。
该报告的研究显示,影响东部地区转移产业的因素主要为:资源问题和要素成本是导致东部产业转移的直接原因,市场拓展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驱动力,东部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转移是必然选择,中西部地区政府的政绩要求,迁移企业自身的考虑等。
这份报告还指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或效应,绝大部分政府官员和学者主要从国际产业转移或区际产业转移方面对国家或区域层面的转入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与转出地(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影响展开分析,但是,对产业转移的社会效应、文化效应和环境效应进行系统研究比较少。
该报告的研究还显示,最近几年,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将对中西部地区已经或可能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影响: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城市建设、政府管理方式、城市形象建设、各地之间的竞争、扩大社会就业、工资水平、传统社会和民族文化等11个方面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或冲击。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是简单地复制工厂。随着产业转移的到来,中西部迎来的发展机遇是前所未有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异常严峻:
第一,中西部地区有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历经千百年的典型村落社会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随着产业转移带来的大规模工业化,将在很大程度上或大或小地、或早或晚地影响那些典型村落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也是非经济学研究者必须积极应对的新课题。
第二,理论上,产业转移不能走消耗资源的老路,不能把污染转移进来,不能把落后产能转移进来,产业转移要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比如,重庆市专门颁布《重庆市招商工作规范(试行)》,规定主城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单位投资强度近期不低于20亿元/平方公里,万元增加值能源耗费不高于1.5吨标准煤。然而,面对“真金白银”的项目,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易。伴随着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开始进入中西部地区的乡镇。在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链条中,出现了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乡镇转移现象。比如,在地处湖南省中部涟源市金石镇,一方面国家投资近百万元在该镇白潭村建设了国家安全饮水工程;另一方面,一个在别处屡屡碰壁的高污染的锰矿企业也被镇里“招商引资”引入该村。目前可持续发展、注重环保等科学发展观念在不少乡镇可能还是盲区,乡镇财政压力、政绩考核体系导致了乡镇干部的“短视”。实现崛起不能走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老路。
该报告还分析了产业转移在中西部的发展趋势:产业转移的重点将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产业转移将从最初的单个产业向产业整体性转移转变,产业转移的领域将更宽,范围更大;产业转移将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企业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将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和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
最后,该报告提出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几点对策:认清产业转移的规律、中西部要摈弃过分强调困难的观念、培育一批新的当地企业家群体、如何避免类似富士康的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在中西部地区发生、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
在撰写此报告的过程中,国际企业人类学委员会与中国都市人类学委员会合作,共同组织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区域经济学、工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劳动力与就业研究、城市化研究、边疆少数民族研究等多学科的专家和学者,采用了弗农的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工业化理论、现代化理论、城市化理论、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社会文化变迁理论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探讨了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
此份报告是国际企业人类学委员会与中国都市人类学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份研究报告。今后,国际企业人类学委员会与中国都市人类学委员会还将继续合作,就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中出现的产业转移、企业社会责任、食品安全、消费市场发展趋势、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少数民族的生计与宗教、劳动力人口与市场等8个与城市化和工业化有关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经济社会现象,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并逐渐形成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外独立发布或与其他机构联合发布研究报告的机制。
联系人:
张继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工业社会学博士
e-mail:zhjijiao@126.com,jjzhang@cass.org.cn
联系电话:010-84121531, 传真电话:010-68421864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