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民族语言研究论坛第三十六讲综述
——冯胜利教授:“上古音研究的韵律视角”
作者:燕海雄 日期:2015-07-06

中国民族语言研究论坛第三十六讲会场
 中国民族语言研究论坛第三十六讲会场

2015年6月30日,中国民族语言研究论坛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冯胜利教授作了题为“上古音研究的韵律视角”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江荻研究员主持,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昌学院、玉溪师范学院以及本所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冯胜利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语言学家。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先在历史系攻古史,两年后又考入中文系陆宗达教授门下读研究生,文史兼治。留学美国,受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拉波夫教授,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曾任职美国堪萨斯大学东亚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中文部主任,哈佛北京书院主任。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天津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特聘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等。

冯胜利教授首先以“维尔纳定律Verner’s Law”的发现为例,认为韵律在历史比较语言学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然后从上古汉语韵律的角度探讨上古语音和句法的互动关系。报告从节律音系学原理出发,说明段玉裁、章太炎、马建忠、余敏等历代中国学者的韵律分析和发现,据此讨论如何考证上古汉语的韵律结构及其历时演变。在此基础之上讨论金守拙(Kennedy 1956)以“吾”“我”在不同停顿位置的不同读音为基础创发的上古汉语韵律模式(重音stress)和经过葛瑞汉 (Graham 1969) 对他的批评以及由此结束的上古韵律的研究。报告认为,利用当代韵律语法的理论和方法或许可以较为公允地评骘前说,不仅如此,当代韵律理论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而发现新的规律(上古单音节音步的存在)、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语调和句末语气词的关系)。
 

文章来源:燕海雄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