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史论坛2017年第四讲简讯
作者:彭丰文 日期:2018-01-03

2017年12月26日下午,由我所民族历史研究室主办的民族史论坛2017年第四讲在所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波斯语言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伊朗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一丹教授主讲,报告题目是《从“契丹”到“起儿漫哈剌契丹”——10-14世纪波斯语文献中的Khitāy》。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在京科研单位及高校的民族史专家和我所科研人员共四十余人参加了讲座。王延中所长出席了本次活动。讲座由民族历史研究室主任彭丰文研究员主持。

王一丹教授主要从事波斯古典文学、波斯历史文献学及中国-伊朗文化交流史研究,是中国第一位在伊朗取得文学博士学位的学者,擅长于从波斯文文献中发现和阐释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特别是对拉施特《史集•中国史》有独到精深的研究。已出版专著2部,译著3部,发表中外文论文20余篇,专著有《拉施特<史集•中国史>校注》(波斯文),《波斯拉施特<史集•中国史>研究与文本翻译》,译著有《玛斯纳维全集》第四卷(合译),《鲁拜集》,《杭州凤凰寺藏阿拉伯文、波斯文碑铭释读译注》(波斯文校)。与中国民族史相关的代表性论文有《波斯、和田与中国的麝香》,《伊朗伊利汗时期与蒙古史有关的波斯语文献》,《探寻“照世杯”中的中国镜像——波斯历史文献整理的实践与收获》,《波斯胡人与传国宝珠——唐人小说与波斯文献中的珍珠传说》,《孛罗丞相伊利汗国事迹探赜——基于波斯语文献的再考察》等。

在本次演讲中,王一丹教授以前人研究为基础,着重利用近年来波斯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新成果,对Khitāy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波斯语文献中的使用情况重作梳理,进而对Khitāy、  Qarā Khitāy等相关称谓含义的变化进行细致辨析,从一个侧面揭示10-14世纪波斯语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比波斯文史料及中文史料的相关记述,探讨“契丹(辽)”及“哈剌契丹(西辽)”在中亚、西亚的活动,为研究宋元时期的中国历史提供“波斯视角”的思考。演讲依据波斯语文献的时代特征,按以下几个阶段划分展开讨论:

(一)10世纪上半叶,Khitā一词进入波斯语的最初阶段,这一时期中亚萨曼王朝的波斯诗人不止一次在诗歌中提到了Khitā(契丹),表明当时中亚地方政权对新崛起于亚洲东部的契丹政权已有所认识,甚或已有接触和交往。

(二)11-13世纪Khitā/Khitāy/Qitāy的指称范围,正如前辈学者所指出,随着时代不同而发生变化,初指契丹族及其政权,后指先后在辽、金统治下的中国北方地区。

(三)13世纪中叶以后开始出现于波斯语文献中的Qarā Khitāy一称,指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的西辽政权,也用于指西辽亡后其旧部在伊朗东南部起儿漫地方建立的哈剌契丹政权(又称忽都鲁汗政权)。这两个哈剌契丹政权也常称作Khitāy。

(四)14世纪初成书的伊利汗国官方史书《史集》,使用Qarā Khitāy一词确指最初意义上的“契丹”,以区别于已成为“北部中国”泛称的Khitāy一词;此外,《史集•中国史》中还记录了源自汉语发音的?īdan(Jīdan/Chīdan契丹)和Dāy Līū(大辽)两个译名,以及“大辽”一称的含义。《史集》的记述源自汉文史料,体现了波斯人对于“契丹”的最新认识。

王一丹教授的精彩演讲,获得了与会学者的高度肯定。大家围绕王一丹教授的演讲主题展开热烈的学术讨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王一丹教授的演讲展示了从多语种文献中寻找“历史上的中国”的思路,演讲中所利用的波斯语文献与中国历史文献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弥补了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起到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从多视角、多层面认识10-14世纪中国北方的历史与民族,对民族史研究具有启发和促进意义。本次活动内容丰富,讨论深入,气氛热烈,是一次成功的学术活动,有益于民族史研究的交流和发展。

(摄影:易华)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