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学系《民族研究前沿》讲座: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民族学系 日期:2018-11-09

2018年11月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经济研究室刘晓春研究员,为研究生院民族学系研究生作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现状与发展》的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人口较少民族的人口与分布、研究人口较少民族的意义、人口较少民族的现状与问题、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人口较少民族的个案研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人口较少民族是指全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28个民族,总人口为189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13个省(区)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人口较少民族大部分聚居在我国边境地区,多属跨界民族。如何研究人口较少民族?如何认识人口较少民族的历史与定位?刘晓春研究员认为,研究人口较少民族必须要有全球意识、当代意识、历史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发展意识、安全意识和问题意识。刘晓春研究员特别强调,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研究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要具备全球化视野。

研究人口较少民族,一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人口较少民族享有各项平等权利,特别是平等地享有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二是人口较少民族的特殊需要。由于人口总数少,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在各方面和各层次的代表人物就相应少一些,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较低,有的甚至微乎其微。民族传统文化濒危,甚至消亡的危险。与此同时,人口较少民族是中国贫困人口中更为贫困的一个群体。三是社会稳定和国防安全的需要。由于人口较少民族大多分布在边境地区,对社会的稳定和国防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除了戍边和发展经济,更重要的是文化安全问题。

研究人口较少民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一,开拓出社会科学的理论新领域,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到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状况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二,使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可;其三,是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多元文化、多元生态文化、多元发展模式共存共生的重要性。其四,非遗项目的实施,使得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文化获得复兴,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认知过程逐步增强。

人口较少民族研究的学理价值:其一,注重社会公平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从民族学与人类学分化出来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其基本学理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社会公平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注重民族关系的和谐。其二,注重经济发展的文化背景。“少数民族”概念本身具有文化内涵,因此,在学理上比较关注经济发展的文化背景,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形成的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注重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和谐。其三,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少数民族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是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

关于人口较少民族的现状与问题:由于历史、地理和自然条件等原因,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对滞后,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例如:1.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发展差距较大;2.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生问题仍然突出;3.人口较少民族的卫生健康问题凸显,平均寿命偏低;4.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县(旗)级财政紧张,属于典型的“吃饭型”财政;5.“文化趋同”现象突出,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危机和挑战;6.由于林权证的存在和范围持续扩大,加大了资源配置的难度,迫切需要打破这种限制;7.群众自我发展意识较差,“等、靠、要”依赖思想普遍存在,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较低;8.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生态环境严峻,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9.脱贫攻坚任重道远。

针对以上问题,刘晓春研究员提出以下建议:1.创新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思路;2.拓宽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路径;3.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4.加强国际合作,抢救和保护人口较少民族濒危文化遗产;5.建立和完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6.继续加大对口帮扶力度;7.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

最后,刘晓春研究员以鄂伦春族为个案,阐述了鄂伦春族狩猎文化的当代价值,对鄂伦春族的未来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此次讲座,为民族学系不同专业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拓展了研究视野,对人口较少民族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民族学系供稿

 

 

文章来源:孙懿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