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研究前沿讲座》系列报道
作者:吴宇 李雷 日期:2019-11-22

2019年11月21日,第五次《民族研究前沿》系列讲座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第一报告厅举办。此次讲座由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孙伯君研究员做题为《西夏对“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讲座。

孙伯君研究员从语文学、文学、佛教、史学等方面论及存世西夏文献与河西走廊遗存文献、文物之间的关联,彰显了西夏对“丝绸之路”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西夏文献对“一带一路”古代文明建构的重要价值。

孙伯君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党项人的迁徙路线、西夏的政权和疆域,及其和“丝绸之路”的关系,并将西夏文化的特质归纳为三个方面:1.西夏文明是对汉唐河陇文明的重建;2.教化的宗旨是“(汉人)和番人之众,(番人)入汉人之数”;3.西夏文化是对包括敦煌文化在内的“丝绸之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黑水城文献与敦煌文献不仅在出土地域和时间有交叉和延续性,而且在文献的种类和性质上都极为一致。

其次,孙伯君研究员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西夏对“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根据西夏和敦煌的韵书、蒙书和儒家经典等方面的关联,强调了西夏语文学资料对“丝绸之路”遗存的传承。(二)根据《贤智集》《赋诗》等西夏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和西夏流行的“汉歌”,说明了西夏俗文学和敦煌讲经文等唐、宋文学的传承关系。(三)黑水城出土西夏文《达摩大师观心论》文字上与敦煌遗书P.4646《观心论》非常接近,表明西夏还秉承了唐五代时期敦煌河西一带流行的“观心”禅法。(四)根据黑水城出土的藏传佛教著作、“河西走廊”存世佛教寺院、洞窟壁画等、青铜峡108塔等,论述了西夏藏传佛教与“河西走廊”遗存的一致性。(五)根据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十二钱”卜卦书“大唐三藏西天”和河西走廊发现的几幅“唐僧取经图”的对比,说明在西夏时期玄奘“取经故事”已经融入佛教信仰,以及西夏民间佛教与占卜的交融。唐末至宋代,玄奘的形象在密教文化中被神格化了,形成了新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故事。(六)西夏文“城主”与广泛见于敦煌、吐鲁番、于阗、鄯善等地出土文献中的吐蕃官名“节儿”有渊源,说明西夏职官名称继承了唐五代时期“河西走廊”出现的吐蕃官名。

最后,孙伯君研究员指出,随着西夏文献研究的深入,这些文献所反映的“河西走廊”各民族民众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必将对中古时期“丝绸之路”文明传统的建构发挥重要的作用。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