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发展论坛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学术报告2021年第五讲举办
作者:陈国玲 日期:2021-04-07

2021年4月6日下午,民族发展论坛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学术报告2021年第五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第一学术报告厅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叶舒宪研究员作了题为“玉成中国:中华民族精神探索”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赵天晓书记主持,所内近50位学者听取报告,并参与学术交流。

 

 

叶舒宪研究员基于文学人类学40年的跨学科背景,提出“幻想引领人类,神话催生文明”的观点,认为世界上其他四大古文明起源于拜金主义的冶金神话,而中国文明源于玉石神话。他采用四重证据法详细阐释了中国玉石神话的编码系统,从神话学角度探源中华文明起源,梳理基于玉石神话信仰之上的华夏精神文明体系。一重证据为传世文献。例如《楚帛书》中记载了天熊伏羲、《山海经》中记载的熊山熊穴等都体现了楚文化对熊的崇拜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祖先神话。二重证据为出土的文字材料及文献,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出土的竹简帛书。三重证据是民俗学和民族学调查到的口传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传的神话传说、活态的民俗礼仪和祭祀仪式等。如在祭祀活动中用玉器“天熊”沟通人与神的世界。中国北方的萨满信仰与南方的傩文化也属于此类。四重证据是考古发掘出土的远古文物和图像。

叶舒宪研究员基于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以及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大传统论和文化文本论的研究框架,阐释了文化符号的编码理论。通过对“玉帛之路”即西玉东输五千年的考察,他指出,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源于神话想象,中国的历史始终被神话思维和神话观念所笼罩,天人合一的早期资料不在汉字,而在玉礼器,是通神的玉器符号接引出通神的甲骨文字。中国文化的基因在甲骨文产生以前的大传统中。在玉礼器传统进入中原以前,一种玉器神话信仰自北向南传播,在中华大部分地区获得认同。距今6000年前的中原仰韶文化和长三角崧泽文化时期,玉器神话及信仰奠定了华夏认同的观念基础。以玉为神的信仰、以虹为龙和天桥(天梯)作为人神沟通媒介的观念,揭开了华夏统一的序幕。叶舒宪研究员总结,玉石信仰即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信仰之根。在信仰和神话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礼仪追求(玉帛为礼)和人格理想(君子温润如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观、生命观、政权观和人生观。

报告会交流阶段,所内学者对叶舒宪研究员的学术报告积极开展讨论,并从多学科角度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最后,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王锋研究员对讲座作了总结。他指出,叶舒宪研究员用文学人类学的方法,贯通古今中外,从历时梳理和共时比较两个层面阐释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揭示了中华文明大传统的文化内核,学术视野开阔,材料丰富翔实,结论令人深受启迪。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不仅在学科建设上给予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以积极的启示,综合使用考古学、口碑文献材料、宗教信仰材料的研究方法,也非常契合民族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研究,对于研究所的学术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