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1年民族发展论坛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学术报告第六讲举办
作者:肖超宇 日期:2021-04-09

2021年4月7日上午,民族发展论坛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学术论坛2021年第六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成功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郑大华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主持。

郑大华研究员首先指出,清末民初是中华民族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发端。1902年梁启超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很值得研究,“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最早由梁启超提出,原因有三:第一,当时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1895年甲午战败极大刺激了国人;第二,西方民族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梁启超也亲自参与了西方民族理论的介绍和引进;第三,在进化论思想影响下,人们普遍萌生了“群”的观念。郑大华研究员认为在清末民初时期明确运用“中华民族”概念有三人,他们分别是梁启超、杨度和章太炎,前两者都是从文化角度使用“中华民族”来强调文化对民族认同的意义,章则是从血缘角度谈中华民族。郑大华研究员继续指出,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有:第一,“五族共和”观点的提出;第二,“中华民国”国名的使用;第三,“大中华民族”“大中华民族主义”和“新中华民族”“新中华民族主义”等概念的出现,前者是国家主义派在接受威尔逊和列宁有关“民族自觉”认识之后提出的主张,后者是李大钊在日本推行大亚细亚主义背景下进行的新表述,目的是实现民族自强。郑大华研究员认为,五四时期还没有实现到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原因在于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混用情况仍较普遍,“中华民族”有时是各民族的统称,有时又成为汉族的同义词,与蒙古族、苗族等并称。郑大华研究员强调,现代通行的“中华民族”概念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也有三个重要原因:其一是由于日本对中国境内各民族人民进行无差别地残暴侵略奴役,促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性的认知,进而自发要求各民族大联合、大团结;其二是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国内兴起了研究中华民族历史的热潮,比如顾颉刚、傅斯年等学者纷纷著书立说,驳斥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学说,产生了深远的是社会文化影响;其三,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思考和阐述,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根本转变。

郑大华研究员重点就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根本转变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讲解。他指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抵达延安后,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杨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授课期间,就开始对“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进行深入思考,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注意到界定和使用“中华民族”概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他认为汉族和汉化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这是他的重大贡献;但杨松受到斯大林民族概念的影响,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存在局限。193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报告里使用了“中华国族”一词,提出了民族平等政策,并且批判了大汉族主义。1939年冬,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明确阐释了“中华民族”的内涵和外延,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系统论述“中华民族”,超越了以往个人关于“中华民族”的认识,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

报告结束后,与会学者就本次报告展开了积极讨论和深入交流。

最后,王延中所长进行学术总结,并向郑大华研究员的精彩演讲表示衷心感谢。王所长强调,近代中国是思想转变的重要时期,在中西思想交相影响下,“中华民族”概念经历了逐步发展的三个阶段,从早期酝酿到接触不同思潮,再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明确定义,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梳理上述发展脉络,对新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