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翁独健学术讲座”第一讲顺利举行
作者:陈春晓 日期:2021-04-30

讲座简讯:

学党史结合学所史 理论学习融合科研工作

师从翁独健先生的日子里

---“翁独健学术讲座”第一讲顺利举行

2021年4月28日上午,经民族所党委及所办公会批准同意命名,民族历史室举办了翁独健学术讲座第一讲,主讲嘉宾是翁独健先生的弟子、我所民族史专家罗贤佑研究员,题目是《师从翁独健先生的日子里》。民族所党委书记赵天晓、副所长王锋和翁独健先生的长女翁如璧女士出席本次活动并致辞,来自民族所各研究室、编辑部的三十多名专家学者及本所民族史专业部分研究生聆听了讲座并交流座谈。讲座由民族历史室主任彭丰文研究员主持。

翁独健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建国后曾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历任燕京大学代校长、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主任及研究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推动创立了中国民族史学会、中国蒙古史学会并担任会长。为了纪念翁独健先生对民族所和民族史学科的贡献,推动民族史研究的发展与创新,民族历史室创办了“翁独健学术讲座”,拟在今后长期举办以民族史研究为中心的系列学术活动。本次活动是系列讲座的第一讲。

“翁独健学术讲座”的设立获得了民族所党委、所领导及翁独健先生亲属的大力支持和积极肯定。赵天晓书记在致辞中指出,翁独健先生是民族所的创业元老之一,也是新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奠基者、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新中国民族史领域的旗帜性人物,是民族所广大干部和科研人员的学习榜样;民族历史研究室创办这个讲座,是对翁独健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深情缅怀和致敬,也是民族所“所史”学习、所风建设的具体举措,希望民族历史研究室把这个讲座办好,办成民族史研究领域的高端知名品牌,传承和发扬翁独健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治学精神和高尚品德。赵天晓书记同时勉励我所民族史研究人员勇挑重担,肩负起阐释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的重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推动我所民族研究事业再创辉煌。王锋副所长从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和所风建设的角度,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并对讲座活动和民族史学科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翁如璧女士代表翁独健先生亲属致辞,对讲座主办方表示感谢,并深情回忆了翁独健先生的生前事迹,用日常生活中的鲜活事例诠释了翁独健先生热爱学术、正直为人、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崇高品质。翁如璧女士表示,讲座活动以翁独健先生的名字命名,使翁独健先生的名字在他去世三十五年后重现于他毕生奋斗的事业中,作为亲属感到十分欣慰。

主讲嘉宾罗贤佑研究员是我所民族历史室原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原会长,主要学术专长为蒙元史和中国北方民族史,其代表作《元代民族史》《中国民族史纲要》及译著《突厥世系》在学界享有盛誉。1978年,他考入翁独健先生门下,攻读蒙元史,毕业后留在民族所工作,继续跟随翁先生学习。此次讲座,罗贤佑研究员以翁先生授业弟子的身份,回顾翁先生的治学之道,讲述翁先生的教诲之情。

罗贤佑先生首先概括了翁独健先生在三个领域所具有的学术地位。一是翁独健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历史学家,新中国建立后,与邵循正、韩儒林共同开创了我国蒙元史研究的新局面;二是翁独健先生对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发展有重大贡献,是该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三是翁独健先生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曾任教于云南大学、燕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等多所院校,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接着,罗贤佑先生以两件轶事谈及翁独健先生的志气与品格。翁独健先生原名翁贤华,他在求学期间为自己更名“翁独健”。这是由于翁先生因病致一脚跛蹇,但他并不以此为忌,反而取名“独健”来自我激励,展现出他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翁先生还为自己的书斋取名“但问耕耘斋”,意思是甘于寂寞,埋头钻研,但问耕耘,不计收获,这正是他为人与治学精神的写照。

罗贤佑先生指出,翁独健先生对学生晚辈的教诲,不仅体现在传道受业解惑上,更重要的是通过言传身教来垂范后人。他教导学生要端正学风、潜心研究、严谨治学,强调“道德文章”两方面都不能有偏差。他常对学生说:道德、文章密不可分,乃学人本色和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做学问的根本是做人。在治学方法上,翁独健先生教导弟子要打好基础,做学问须做到“四勤”,即眼勤、脑勤、手勤和腿勤,也就是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和勤于跑图书馆。在研究方法上,翁先生强调一要掌握第一手资料,二要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三要就所研究的民族或范围写出有见解的专题论文,四要在专题论文的基础上撰写专著。学者既要勤奋耕耘于学术之一隅,也要力求洞悉学术之整体,做到学识尽量丰富,视野尽量宏阔。

最后,罗贤佑先生强调说,翁先生传给后人的不但是具体的学问,更重要的是治学的精神和风范。他的精神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是学术要有志向,第二是学习要勤奋,第三是研究要求实、严谨,第四是要保持谦虚。他的这些治学精神应当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地弘扬下去。

本次讲座重温了翁独健先生的治学思想、治学方法和治学精神,对今后如何开展民族史研究、学者应该如何做人做事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教育意义。彭丰文研究员表示,翁独健先生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三十五年,但他的学术文章和高尚品德始终在感染、教育和激励后人;前辈的辉煌历史、卓越成就对后学者既是鼓舞也是鞭策,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是我们的起点,但绝不是我们的终点,民族史研究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会继续努力奋斗,把民族史学科推向新的高峰。与会人员表示,大家将以前辈为榜样,在所领导和前辈学者的关心、指导下,把民族所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努力创造民族所的新辉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民族所正在积极开展“四史”学习。本次活动大力弘扬了我所优良的治学传统,是我所民族史学科片党支部2021年学“四史”、学“所史”系列活动之一。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image002

赵天晓书记致辞

image004

王锋副所长致辞

image006

翁如璧女士致辞

image008

罗贤佑研究员演讲

image010

讲座现场

image012

讲座后的合影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