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郝时远学部委员做客2024年中国世界民族学会春季讲坛透析世界民族研究焦点议题
作者:周洁 日期:2024-04-07

2024年3月30日(周六)上午,中国世界民族学会2024年春季讲坛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民族研究的几点思考”为主题如期开讲。本次讲坛有幸邀请到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研究员主讲,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主任周少青研究员与谈,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赛研究员主持。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同志莅临讲坛活动并致辞。来自全国多所院校和科研单位的450余名学者通过线上会议方式参与此次讲坛活动。

  赵天晓会长在开场致辞中回顾总结了上一年度“四季讲坛”的举办情况和学界反响,充分肯定了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四季讲坛”自2022年创办以来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团结学界同仁、促进学术交流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赵天晓会长指出,讲坛活动创办两年多以来,为世界民族研究、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区域国别学等相关学科的汇聚交流,成功搭建了对话的平台,也促进了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们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发挥了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作为学术社团的作用和功能。最后他表示,各位专家学者对“四季讲坛”活动的肯定和支持,是学会继续办好讲坛的最大动力。
  郝时远研究员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出发,就当前世界民族研究展开了三个议题的讨论。第一个议题是“全球化进程中重返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郝时远研究员首先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面》为代表的未来学研究,指出其所列大趋势中的种种要素和现象,均属于现代“全球化症候”范畴。其中两种力量最为引人注目:一是世界各地日益趋同的现代性增强,二是维护和恢复自身文化的传统性广泛显现。现代性全球化与重返“姆庇之家”的认同如影随形。这是我们观察人类社会发展,包括民族国家形成的不可或缺的背景。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全球化历史与民族国家时代得以形成。他认为现代民族国家时代的起点可以追溯到西方列强开辟的全球殖民时代,而正是以民族解放运动为标志的全球去殖民化运动造就了现代民族国家的现实格局。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郝时远研究员引入了对于“重返民族-国家?还是重塑全球化秩序?”议题的思考,并就昔日西方学者曾做出的“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成功在即”的乐观判断与当下英国脱欧的客观现实作了深刻的对比分析与研判。
  第二个议题聚焦俄-乌冲突。郝时远研究员在分析北约制造“科索沃模式”产生的世界性反响基础上,提出联邦化的“乌克兰模式”作为俄-乌冲突的结局的可能性前景。他指出中国在俄-乌关系包括塞尔维亚问题的立场上,对于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维护,是不断深化对国际形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研究的基本指向,也是观察、研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世界民族问题态势的基本准则。
  第三个议题聚焦于学科建设和发展。郝时远研究员提出世界民族研究如何遵循“两个结合”原则的问题。他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经验总结,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思想成就为指导,这是大政方针。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如何指导,关系到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从世界民族研究的学科意识和中国责任来看,世界民族研究虽然从业者的学科、专业方向不同,但从事世界民族研究的基本着眼点是“民族”“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民族问题”范畴的历史与现实。所以,民族学的理论、方法、知识不可或缺,从学科归属意义上说不存在“国际”和“国内”的区隔。世界民族研究本身就包括了中国,研究国外某族、某国案例,亦或人类社会民族现象的宏大理论,同样不能缺失对中国的认知,这是世界民族研究服务于中国民族事务的责任,也是中国世界民族研究为国际相关学界所重视的必要条件。世界民族研究展开的全球视野,聚焦于人类社会民族现象,属于中国学者如何看世界的范畴。而这个“世界”中的中国知识,却是中国世界民族研究目前利用不足,未来有待进一步发掘的宝贵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民族研究也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最后,郝时远研究员还指出,中国是古典民族志最发达的国度,早于西方民族学史志的著述在中国十分丰富。世界民族研究需要在“中国看世界”方面展开纵深的历史视野。
  与谈嘉宾周少青研究员指出,郝时远研究员的讲座内容丰富、体系宏大,涵盖了世界民族研究具有核心重要性的三个问题:民族主义理论与现实、世界民族热点问题以及世界民族学科发展。
  周少青研究员认为,奈斯比特《大趋势》中提出的两个命题,前者可谓强调一种统一性,后者则强调的是一种特殊性或特性,二者如影随形。从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说现代性越强烈,它所受到的抵抗就越激烈,不仅广大的第三世界或新兴国家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福音民族主义的出现实际上就是美国国内抵抗现代性的一个突出表现。就全球化进程中重返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这个议题而言,当前西方很多国家都以退回民族国家时代为己任。不仅英国经历了从“日不落帝国”到可能的“英格兰国家”的巨大变迁,其他国家如德国、法国的一些右翼势力也跃跃欲试。欧盟作为“超民族国家”的一场试验,现今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如此种种,均反映了当前我们确实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
  在周少青研究员看来,区别于一般的国际政治研究视角,郝时远研究员关于俄-乌冲突中的“巴尔干议题”,特别是“乌克兰模式”的讨论,给人以深刻启发。俄-乌冲突背后实际上也是一个关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构建的重要议题,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周少青研究员充分肯定了郝时远研究员关于世界民族研究如何遵循“两个结合”原则的几点看法,认为郝时远研究员将世界民族研究置于马克思主义、世界史和中国历史观的大视野下,为我们在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方面提供了一个横贯中西的全球视角。
  讲坛最后,与会学者与主讲人就中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民族问题研究以及全球治理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学者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坛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学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讲坛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效果。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