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深入推动关于草原民族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翁独健学术讲座第七讲顺利举行
作者:文/杨逍 图/杨园章 日期:2024-04-22

2024年4月16日下午,中国民族史学会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翁独健学术讲座”第七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族所”)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民族所民族历史研究室承办,主讲嘉宾为《史学集刊》主编、吉林大学历史研究院院长杨军教授,演讲题目为《关于草原民族国家起源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鸿宾教授担任评议。讲座由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民族所民族历史研究室主任彭丰文研究员主持,来自民族所、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和在校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杨军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在研究北方草原民族国家起源问题时,研究者应密切关注其社会组织结构和内部动力的演变。北方草原民族在建立自己的政权以前,其社会组织多呈现出二级制的特征。这种组织结构内部存在“聚变”与“裂变”两种方向相反的惯性。其中,“裂变”意味着原有共同体的内部瓦解和分立;而“聚变”则代表着多个小部落或群体的融合,形成一个更大的共同体。当“裂变”力量占上风时,草原民族的社会组织会倾向于分散和小型化,缺乏集中的领导和管理,难以形成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因此停留在前国家社会之中。相反,当“聚变”力量超越“裂变”时,各小部落或群体逐渐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和管理架构,从而大大增强了其内部凝聚力。这种力量推动草原民族的社会组织向更高级的形态——国家演进。
  杨军教授认为,在北方草原民族社会组织向国家形态演进的过程中,“认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认同”是维护共同体稳定和促进其发展的精神支柱,能够激发人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加强共同体的内部凝聚力。在北方草原民族完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构建共祖意识和血缘关系是一种常见的策略。通过这种虚构的祖先和血缘关系,不同的群体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而形成了统一的政治认同。这种“认同”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物质因素,是推动共同体向国家形态转变的核心动力。
  最后,杨军教授还强调研究者在探讨中国北方民族时,需要更加细致地理解这一群体的复杂性。他特别指出,尽管学界通常把长城沿线或以北地区生活的人们统称为“北方民族”或“北族”,但在经济生活方式上,他们可能同时融合了游牧和农耕的元素。因此,在研究中,研究者不应忽视他们在经济生活、社会组织、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样的研究方法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北方民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从而得出更为准确而全面的结论。
  李鸿宾教授深入评议了杨军教授的讲座。他指出,在本场讲座中,杨军教授聚焦于他长期研究的中国北部、长城沿线及其以北区域的草原民族,详细剖析了由这些民族建立的社会组织从部落、部落联盟、酋邦到成熟国家政权的演变过程。同时,他还将游牧型国家的发展与定居型华夏国家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凸显了中国文明国家政权建设的多元化特性。整场讲座逻辑严谨,内容充实,为听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和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
  讲座结束后,与会学者围绕北方草原民族历史研究中民族语言文献的使用、北方草原民族内部认同性的细分、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王朝认同性的差异等问题与杨军教授进行交流互动,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最后,彭丰文研究员进行了学术总结。她指出,本场讲座中,杨军教授从理论的高度深入分析了草原民族国家起源的问题,同时紧紧围绕“认同”这一核心概念进行讲解,使听众对“认同”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她认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作为重要的观念和意识形态,传统史学对此关注有限,研究也欠深入。杨军教授的讲座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她衷心感谢杨军教授的深入讲解和李鸿宾教授的精彩点评,对两位教授的学识和见解表示由衷的敬意,并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史学集刊》主编、吉林大学历史研究院院长杨军教授演讲中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鸿宾教授评议
 
  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合影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