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邢广程学部委员做客2024年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夏季讲坛--纵论“俄罗斯民族性”
作者:周洁 日期:2024-08-30

2024年8月17日(周六)上午,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夏季讲坛以“别尔嘉耶夫对俄罗斯民族性的基本归纳及历史价值”为主题如期开讲。本次讲坛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研究员担任主讲嘉宾,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周少青研究员担任与谈人,与主讲嘉宾进行对话。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秘书长、云南大学程中兴教授主持讲坛活动。来自全国多所院校科研单位的近150名学者通过线上方式参与活动。


  (邢广程研究员作报告)
  邢广程研究员首先回溯了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民族性观点的源起,指出俄罗斯民族性是其学术研究极其重要的方面。别尔嘉耶夫将俄罗斯民族性视为观察其他问题的重要路径,例如,俄罗斯民族的心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俄罗斯理念、俄罗斯的命运、俄罗斯哲学等均与民族性有关。别尔嘉耶夫还从空间对俄罗斯灵魂的统治、中央集权制与民族的生活、民族性与人类、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等不同层面展示了俄罗斯民族性的特点。
  其后,邢广程研究员着重分析了别尔嘉耶夫对于俄罗斯民族性的主要概括。别尔嘉耶夫认为,俄罗斯民族性的最大特点即“极化和矛盾性”“二律背反”。俄罗斯的精神创造和俄罗斯的历史一样具有双重性,这种双重性突出体现在俄罗斯民族一方面追求“无限的深邃和非凡的崇高”“给人无限的爱、真诚的基督之爱”“对基督(宗教大法官)的绝对自由的渴望”,另一方面却透露出“某种低贱、粗鄙、缺乏尊严、奴性”“仇视人类的残忍”“与奴性的驯服和平共处”。邢广程研究员进一步分析了别尔嘉耶夫对于俄罗斯民族性的内在矛盾的理解。在别尔嘉耶夫看来,这种谜一样的二律背反在俄罗斯随处有迹可循,可以建立无数有关俄罗斯特性的命题与反命题,揭开俄罗斯灵魂中的许多矛盾。其更深刻的矛盾根源在于俄罗斯精神和俄罗斯性格中男女两性的不融合、俄罗斯精神与先知的宗教对未来真理寻找的相互排斥等。地理因素或者说无边无际的空间,在俄罗斯民族性的塑造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俄罗斯心灵里总是有两个原则在斗争,即东方的原则和西方的原则。
  邢广程研究员最后提出了关于别尔嘉耶夫民族性观点的几点评价。在他看来,首先,别尔嘉耶夫将俄罗斯民族性从整个俄罗斯国家社会思想当中抽取出来,对俄罗斯的民族性作了非常深刻的剖析和阐述,其理论观点相较于其他学者更为系统且影响深远,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俄罗斯问题的理解;其次,别尔嘉耶夫基于哲学和历史学视角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和预见性;当然,其观点中对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以及俄罗斯帝国前景的研判等也存在着某种矛盾性和局限性。

  (周少青研究员与谈)
  与谈嘉宾周少青研究员认为,区别于学界既有研究中侧重于从政治体制、民族问题等视角解读前苏联解体,邢广程研究员独辟蹊径,通过对别尔嘉耶夫的俄罗斯民族性学说的解析,带领大家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俄罗斯民族。周少青研究员总结了俄罗斯民族性的9个特点:“悖论性”或“二律背反”,即俄罗斯民族性由一系列相反特质构成;强大的集体主义传统;平均主义的平等观;追求国家利益中的实用主义;“极化民族”、不可预测;追求绝对、追求终极,不善中庸;容易冲动、唯意志主义特点明显;受农业社会逻辑支配,对占有土地充满激情;这种复杂的民族性还具有“不可认识性”,即所谓的“理智无法企及”。这些归纳对于我们了解俄罗斯的过往、现实中的内政外交政策选择,包括看待“俄乌冲突”及其未来发展走向等,有着重要帮助。
  周少青研究员进一步分析了别尔嘉耶夫及其观点的4个局限性:第一,别尔嘉耶夫一生关注俄罗斯,但他最大的局限性似乎在于始终站在俄罗斯而不是世界的角度审视俄罗斯的命运;第二,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似,别尔嘉耶夫的普世主义理想掺杂着浓郁的泛斯拉夫主义、东正教因素,这不仅使得他所谓的“神选的使命”、弥赛亚精神以及俄式普世主义难以为世界所理解,更使其被一直想融入的欧洲所排斥;第三,别尔嘉耶夫按照性别划分和评判俄罗斯的民族特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思想的时代局限;第四,最重要的是,别尔嘉耶夫的俄罗斯民族性虽关照到“欧洲性”、世界性或普世性,甚至东方性与西方性,但却没有关注到国家(族)性或者准确来说“国家特性”。
  在上述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周少青研究员指出,现在的俄罗斯仍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在这样的国度里妥善安置俄罗斯的民族性,建设俄罗斯的国族认同或国民认同,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意义上,深入研究别尔嘉耶夫的俄罗斯民族性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程中兴教授主持)
  讲坛最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与会学者与主讲人就别尔嘉耶夫思想在当今时代的适用性与变化性、宗教民族主义对于塑造俄罗斯民族性的作用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讲坛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效果。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