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在“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的致辞
作者:张昌东 日期:2012-10-2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上午好!在这秋风送爽、景色迷人的季节,由中南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分会共同举办的“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今天在风景秀丽的中南民族大学隆重召开,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拨冗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对为这次会议的召开付出辛勤劳动、提供优质服务的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领导和师生员工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民族。汉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民族学研究的对象。费孝通等老一辈民族学家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曾经提倡加强汉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和全国学界的老一代学者也曾经在汉民族研究领域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汉民族研究不仅在我们研究所,而且在整个学术界有较长一段时间被忽视了。许多学界同仁认为,我国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而且也应该包括中国的汉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我国各民族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包括汉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历史的借鉴。进一步加强汉民族研究,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长治久安,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组织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我们研究所通过整合所内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和民族经济等学科的力量,设置了主题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进程中的汉民族研究”创新工程项目,以加强和推进我国学术界对汉民族的研究。

这次汉民族学会年会围绕着“荆楚文化的历史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而展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众所周知,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体,汉文化经历了海纳百川、融汇升华各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聚变过程。荆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荆楚文化作为盛行在我国中原江汉流域的一种地域文化,它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会议将围绕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荆楚文化在汉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汉文化与荆楚文化的关系、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互动关系、汉文化在海外的传播等议题展开讨论。我相信,这次会议对推进汉民族研究和深化荆楚文化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次学术年会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和学会章程的约定,完成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分会理事会及其组织机构的换届工作。汉民族分会自1987年在广西南宁成立以来,团结和组织全国学界同仁积极开展汉民族与汉文化研究,先后举办了10多次国内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了10多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近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汉民族学会的工作处于停顿状态,许多学者不断呼吁,汉民族学会应该尽快健全组织机构、恢复学术活动,以推动全国学术界的汉民族研究。作为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分会的挂靠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必须承担起恢复学会组织机构,组织全国学界同仁开展学术活动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研究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协助汉民族学会的工作,充分利用全国高校和相关学术机构的资源,调动全体会员和专家学者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努力推动我国汉民族研究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最后,我预祝本次学术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阖家幸福!

文章来源:张昌东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