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1):现代民族国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国际会议暨纪念杨堃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日期:2021-10-29

2021年10月23—24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1年):现代民族国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国际会议暨纪念杨堃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承办,中国民族学学会协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马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主席小泉润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廖凡、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副院长赵江林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赛主持,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室主任张继焦研究员作总结发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印度、伊朗、日本、马来西亚、塞尔维亚、中国香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马援副秘书长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从民族学、人类学的文化视角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需要以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为基础。小泉润二主席在致辞中回顾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联合会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交往历程。廖凡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阐释好多元与一体之间的辩证关系,需要深入挖掘和充分探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些关键语词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王延中所长在致辞中首先对参与此次论坛的各方表示感谢,并在致辞之后围绕如何更好地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等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本次论坛共设三个会场,其中主会场的主题是“现代民族国家与各国人类学民族学”,分会场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继承与发展”,24日举办了纪念杨堃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会议期间,与会学者主要围绕以下五大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是现代民族国家与民族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各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本次论坛最为核心的议题之一。在讨论现代民族—国家问题时,与会学者分别从各国实际出发讨论了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王延中所长指出,从历史上看,中国和民族国家之间在历史上并不同构,因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强调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的国家建设与中华民族建设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关联。加拿大民族研究联合会前主席、卡尔加里大学郭世宝教授以新冠疫情期间加拿大反亚裔种族主义冲突为例,对过去50年来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进行了深刻反思。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田德文研究员以欧盟为例系统地总结了强化共同体的欧洲经验等。

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今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与会学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内涵、特征、路径、内涵与意义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阐释和探讨。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曹兵武从考古学的角度推演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华夏认同的形成。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基地主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丁宏教授从海外华人视角关注中华文化建设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三是作为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基础学科,各国民族学、人类学承担起构建本国民族共同体的重任。印度人类学联合会主席苏门德拉·莫汉·帕特奈克教授提出了整体理解印度人类学的三个维度,即制度、谱系和实践。东南欧人类学协会主席、世界人类学联合会理事会前主席、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文斯娜教授重点介绍了塞尔维亚民族学和人类学的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情况等。与会学者认为,各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与各国现代民族国家和民族共同体建设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

四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族学、人类学的继承与发展对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一百年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民族学、人类学新学科领域不断发展,形成了诸如都市人类学、教育人类学、企业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旅游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生态人类学、民族政治学等分支学科,逐渐凸显出民族学、人类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学科价值与学术关怀。比如,东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基地首席专家、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长方李莉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等。

五是回顾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传统、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在纪念杨堃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王锋研究员致辞,指出纪念杨堃先生对于民族学与人类学“三大体系”建设以及研究所发展的重要意义。日本神奈川大学周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翁乃群研究员与王晓丽研究员、新疆师范大学迪木拉提教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何明教授等分别从自身经历深切缅怀杨堃先生。与会学者还深入研讨了杨堃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杨堃社会学思想与法国年鉴学派之间的关系等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社会研究室主任张继焦研究员作了总结发言。杨堃先生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实现了学科“从无到有”的突破。与会学者表示要秉承杨堃先生的开创精神,继往开来,实现民族学、人类学“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本次论坛有两个亮点:一是国际学者围绕共同体建设进行多方位的学科思考和热点问题探讨,并分享了国际社会共同体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民族学、人类学要展示出应有的学科担当,将其自身的发展与现代民族国家和民族共同体的建设紧密结合,从而实现自身的大力发展。二是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发展大背景,中国要继续对外开放,需要海纳百川的态度,积极吸纳各国优秀的学术思想,以促进中国学术的发展和繁荣。本次论坛也标志着民族学、人类学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一个新发展。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