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七届民族研究青年论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建设”会议综述
作者:肖超宇 日期:2021-11-25

2021年10月16日,第七届民族研究青年论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建设”在京顺利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办,所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延边大学、云南社会科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位青年学者参加会议并进行研讨。

论坛合影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致辞,他首先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简要回顾了民族研究青年论坛发展的历史,指出作为民族研究领域面向青年的全国性论坛,其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他强调,青年是中国民族研究事业的未来,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已经为今后民族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画出了重点。他希望不同学科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能够围绕论坛主题,充分交流,集思广益,贡献智慧,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民族研究青年论坛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社科院民族所”)孙嫱副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党委书记赵天晓致开幕辞

主旨发言环节,社科院民族所刘玲副研究员在题为《中国共产党保障少数民族权益实践研究(1921-1949)》的主旨发言中指出,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核心议题之一,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特色人权保障理论的政策化、制度化与法治化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陈祥军副教授在题为《历史资源、社会基础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边疆视角》的主旨发言中强调,边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一环,也是彰显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以及最能体现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地方,从边疆视角出发,挖掘数千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资源,对铸牢边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邹立波副教授在题为《藏彝走廊多族群接触地带的区域史研究》的主旨发言中认为,区域史研究的国家视野可以部分地弥补以民族或族群为主线,修正深陷民族关系史的视野局限,摆脱识别后民族身份的思维惯性,从多层关系角度,以国家的大一统结构将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统合起来。社科院民族所舒瑜副研究员在题为《边疆山岳的国家祭祀:从苍山到鸡足山》的主旨发言中以云南大理为个案,勾勒边疆山岳国家祭祀形态演变的脉络,呈现出边疆山岳如何被实践为多文明接触、互动、统合的场域,由此考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具体地方实现的历史进程。主旨发言环节由社科院民族所陈国玲博士主持,社科院民族所资深学科带头人王希恩研究员分别对各篇报告进行了精彩详尽的评议,并高度评价了本次主旨发言的前沿性与时代使命感。

本次论坛所设8个分论坛分别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近代探索”“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边疆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世界民族研究”8项议题展开学术研讨。

分论坛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近代探索”由社科院民族所陈玉瑶副研究员主持,社科院民族所陈建樾研究员评议。兰州大学李正元认为,谷苞农牧区共生互动论的区域关系视角有助于弥补内亚和中原视角的局限性,为新时代研究农牧关系提供理论和方法路径。社科院民族所陈玉瑶提出,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仅成功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且将其推进到了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新阶段,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无产阶级民族国家理论的跨越式发展。兰州大学关楠楠考察了抗战时期西北学界有关中华民族论的学术讨论及实践,力图呈现西北学界在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努力、学术贡献及当代价值。清华大学冯乃希通过梳理“汉化”一词在近现代学术史、思想史及殖民史上的起源与流变,剖析此术语的先天话语困境,从而解析“汉化”一词的普遍使用在宣传上带来的问题。北京大学王江成认为,五族共和思想蕴涵的二重民族面向,及其引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两条进路”对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启示。社科院民族所牛玲玲从整体上研究李大钊中华民族观,从源头上厘清马克思主义影响下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迁转的百年历程。华中师范大学严洋宇考察了辛亥革命时期知识精英们如何重构国人对“帝国、国家和民族”的观念认知,以及如何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早期实践。

分论坛一

分论坛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社科院民族所刘玲副研究员主持、社科院民族所马俊毅编审评议,下半场由内蒙古工业大学滕驰教授主持、社科院民族所周竞红研究员评议。长安大学武永江指出,美感是各族人民价值属性的反映,是各族人民情感的净化,是各族人民创造的动因,是各族人民生命的活力,美感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人民的心灵深处。山西大学马援指出,可以通过符号关系机制揭示民族、共同体和意识之间的内在逻辑,从而进一步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内涵。中南民族大学李伟考察了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建设的百年探索与现实启示。四川师范大学黄钰从西南局开辟民族工作的历史背景、创新举措、积极成效以及时代价值,探究党史、新中国史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认同的成功案例。云南省委党校马喜梅探究了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百年实践的行动逻辑。中央民族大学马成明以回族知识分子为例,考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铸牢路径与少数民族精英的实践。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康旭论证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开拓与发展。内蒙古工业大学腾驰结合民族团结模范自治区内蒙古的成功经验,提出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五条实践路径。社科院民族所乔国存以延安为例,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城市民族工作的发展进程,指出延安时期民族工作成为建构新型民族关系的探索,也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树立了样板。中山大学张梦媛详细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百年实践。大连民族大学郑文婧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内容多层次性、目标多重性以及结构关联性等特点。内蒙古大学赵美荣以《社区工作》为例,探讨了民族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符号教化模型。云南大学段雪柳分析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构逻辑。

分论坛二

分论坛三“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四川大学邹立波副教授主持、社科院民族所彭丰文研究员评议,下半场由社科院民族所肖超宇博士主持、中央民族大学苏发祥教授评议。贵州民族大学陈文元通过对比国家统治方略与治理体系,认为南方的苗疆边墙与北方的长城既有历史的共性,又有各自特点。陕西师范大学张伯国详细考察了金顶回人制度与清代回疆基层伯克培养,重新审视与省思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清代的形成发展特点。中山大学黄瑜以清代都柳江流域“破姓开亲”为中心,探讨了王朝“礼法”与村寨“婚俗”的互动关系。天津理工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刘惠从永忠三幅行乐图着手,指出写真像从多元视角展现出清代多族群文化交流互动,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形成。西北师范大学刘晖通过梳理集贤院使任官情况和事迹,进一步探究元代官僚机构与官僚制度发展的特点,以及其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科院民族所苏日朦基于多语种文献,对八旗察哈尔佐领的构成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考察,指出八旗察哈尔为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周涵在论述“大一统”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考察了李唐王朝“四海一家”多民族国家整合的理论与实践。西南大学李文学对吐谷浑公主及其丈夫乞伏孝达的所涉九个官爵名号,以及它们如何在中原和吐谷浑、柔然之间流传进行了考证与分析。南京大学胡箫白深入考察了明代中期丽江木氏土官层次丰富、面向多元的统治策略,力图加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历史过程的认识与理解。北京体育大学龚方探究了清代“冰嬉盛典”与清帝国族群政治关系。兰州大学毛雪彦分析了西北民族地区鲁沙尔市场的历史与结构变化,展现了其在西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中的重要地位。社科院民族所刘欢深入考察了后弘期藏文文献对松赞干布形象的建构,指出文本书写与历史上西藏僧侣阶层之间关系密切。兰州大学金鹏飞从锡德林地方摄政系统的崛起着手,讨论了清中期中央治藏政策的调整与影响。

分论坛三

分论坛四“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社科院民族所舒瑜副研究员主持、社科院民族所刘海涛研究员评议,下半场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徐何珊副研究员主持、中央民族大学杨菊华教授评议。清华大学刘诗谣基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田野调查,分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构、机制与秩序层面。复旦大学蒋潞杨以族际关系与社会整合为视角,考察了西南边境多族群社会生活互动。西昌学院杨梅以凉山彝区古道为例,探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王朝国家经边、治边之“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刘嘉峰通过考察张大千与汉藏绘画艺术交流,分析了增进各族民众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渠道。社科院民族所陈国玲根据文献材料和实地语言学调查发现,中国境内混合语产生的人文背景、族群接触与融合等成因机制存在共性,也存在自身的特性。中央民族大学依斯马依力·艾肯木深入讨论了维吾尔语库车土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特点。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徐何珊探究了互联网如何承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周华兰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内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居社区建设。北京理工大学刘颖考察了城镇化进程中广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居留意愿影响因素。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袁琪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广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身份认同进行了探究。广西民族大学严珉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例,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况进行了AHP模型建构。

分论坛四

分论坛五“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云南大学张雨龙副教授主持、社科院民族所姚宇研究员评议,下半场由社科院民族所宁亚芳副研究员主持、社科院民族所刘晓春研究员评议。桂林理工大学杨愫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考察了乡村振兴视角下多民族通婚发展历程及其作用机制。云南大学张雨龙分析了元阳县哈尼族村寨在共同在场情境下整合村民与家庭、村民与家族以及村民与村寨之间的关系。阿坝师范学院曾兴华探析了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才政策创新。中国政法大学刘畅以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的“贡山模式”为例,讨论了民族团结与脱贫攻坚双驱发展。广西社会科学院徐家贵提出了以乡村文化振兴推动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有益思考。河南大学孙荣垆运用SWOT分析法讨论了朱仙镇西街村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新疆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胡雪考察了南疆地区群众舞蹈与乡村振兴的耦合与互动。社科院民族所丰晓旭系统分析了文化“双创”要求下的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发展,指出民族地区需要把握机遇并积极调整相应的发展策略。社科院民族所席蒙蒙以主体获利、产业联动和国家认同为切入点,讨论了文化产业如何驱动西藏内源式发展。西南民族大学约其佐喜基于人类学视角下凉山州普雄镇的“弹持”经验,考察了现代道路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分论坛五

分论坛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由社科院民族所杨春宇博士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张曦教授评议。广西艺术学院戴丽霞论述了铜鼓文化的内涵与音乐艺术特征,以及壮族铜鼓音乐文化在传承保护与交融创新中的新举措。延边大学倪卓考察了社会转型中的鄂伦春族萨满身份变迁。山东财经大学汪洋分析了瑞丽傣族“摆”中的礼物交换及其文化逻辑。社科院民族所杨春宇分析了西镇鸾书中的道德世界主义、宇宙政治与文明总力,并指出其为理解近代中国的保守主义和民间儒教提供新的途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王俊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昆明白族文化传承创新方略。西北政法大学胡曼结合权利保障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角,论述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清华大学马誉珂认为研究絣染技艺特征与叙事表达之间关联,对探索美孚黎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厦门大学黎赵剖析了京族哈节的孝老传统及创新传承的时代价值。

分论坛六

分论坛七“边疆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由中南民族大学陈祥军副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李大龙研究员评议。新疆师范大学严学勤认为北疆和谐民族关系,在居住混居、经济社会层次的嵌入、文化相互浸染等诸多方面都有体现。西藏日喀则市委周国起探究了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存在挑战及实践路径。社科院民族所吴曼从国家治理角度出发,考察了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嵌式空间与互嵌式日常生活。中央民族大学马秀萍分析了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中央民族大学严俊坤论述了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现实困境及策略。

分论坛七

分论坛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世界民族研究”由云南大学王越平副教授主持,社科院民族所刘泓研究员评议。云南大学王越平关注越南街从边民互市点到商街再向越南商贸城的空间演化过程,探究了现代民族国家边界治理的逻辑。中央民族大学沈澈以在韩国就业的中国朝鲜族为例,考察了跨国劳动者的多重共同体与国家认同。广西民族大学潘艳贤分析了东南亚国家的原住民政策及其对族群政治的影响。社科院民族所张育瑄从缅甸的民族构建角度切入,重新梳理罗兴亚人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和现代表达。中国人民大学魏益帆以马德西人为例,探究了尼泊尔-印度间的跨界民族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张艳娇认为不同的话语在特定的背景下,伴随着共情基础的环境,移民这类特殊群体易产生恐惧情绪。社科院民族所王昊午系统考察了南非镇区的形成过程,提出应将族群居住模式纳入城市规划和空间格局设计中,以期促进各族群和谐平等相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繁荣。

分论坛八

各场分论坛评议人对每篇论文进行了细致独到的点评,为青年学者论文进一步修改提供了有益启发。与会学者就一些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讨论热烈。

闭幕式首先由各分论坛代表进行学术小结,充分展现出本次青年论坛的学术性与创新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王锋研究员致闭幕辞,他指出本届论坛是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深入学习,青年论坛秉持“大民族学”理念,倡导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共同对民族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和交流,鼓励基础研究和应用融合发展,必将有助于青年研究队伍建设,有助于民族研究事业高质量发展。他希望青年学者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肩负起学术责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更大的学术贡献。闭幕式由社科院民族所王昊午博士主持。

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副所长王锋致闭幕辞

本次青年论坛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学术研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