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
日期:2022-07-05

2022年6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2022年工作会议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是2022年3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完成换届工作之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采取线上会议形式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相关领导与40多位所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3年5月,是民族所管理的3个院级非实体研究中心之一。中心成立近30年来,在学科发展、学术交流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中心完成了领导班子换届、完善中心章程、强化民族语言学界联系等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好中心工作奠定了基础。

此次会议共分为领导致辞与工作汇报、与会专家发言、领导讲话和会议总结三个阶段,分别由民族所副所长及中心理事长王锋研究员、中心主任黄成龙研究员、中心秘书长陈国庆副研究员主持。

王锋研究员在会议开始介绍了中心的历史发展和工作定位,指出本次会议的任务是总结过去几年工作,提出发展思路和工作计划,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完善中心工作机制,为推进民族语言文字研究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平台作用。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同志在会议致辞中对中心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作了高度肯定。他结合石泰峰院长的讲话精神和中央对中国社科院“三大定位”要求,强调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无论是研究所的工作还是研究中心、学会的工作,都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对各个中心、学术组织的首要要求。赵书记肯定了中心的工作思路,他指出,研究中心要坚持学术定位,以学术为中心开展工作,把民族语言研究的相关单位和知名学者吸纳到工作班子,开了一个好头,有利于通过中心平台引领,促进学界共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好理论前沿研究和建言资政工作。

中心秘书长陈国庆副研究员作2018-2021年中心工作总结。2018年以来,中心全体人员克服新冠疫情等困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取得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中心主办、承办了9次全国性学术会议,继续主办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论坛,目前已经进行到第60讲。组织撰写、出版“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书系”成果《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一书。组织筹建中国民族语言学网。组织编辑出版《中国民族语言学报》。以中心名义公开发表了一些科研成果。中心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中,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被民族所推荐到院里参评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中心主任黄成龙研究员作中心2022年工作计划汇报。在学术活动方面,将继续主办“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论坛”系列讲座,形成学术品牌;将创办“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高端论坛”,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将联合民族所青年工作委员会,以青年学者主讲+专家点评的方式,定期举办青年学术沙龙,为青年学者提供学术平台,助力青年学者快速成长。

在会议发言阶段,所内外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心工作总结和计划发言,提出了兼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建议。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院长、中心副主任钟进文教授强调,中心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一直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他强调应该认真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事业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新时期要转变发展观念,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不只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更是为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服务,可以共同建设民汉翻译等新设学科,发挥社会服务作用。中心是很重要的学术平台,是协同创新的重要支点,可以推进协同创新,共享平台,共创成果。在共建学术平台、培养青年人才的过程中,可以创新思路,细化方案,充分发挥中心的平台资源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副院长、中心副主任周国炎教授肯定了中心成立近30年取得的各项成绩,认为中心长期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进行合作,尤其是2015年开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来,两家单位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今后会积极支持中心的各项学术活动。

广西百色学院副校长、中心副主任吕嵩崧教授首先对中心推动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特别是学术成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贡献作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指出少数民族语言存在社会影响力不够的问题。他认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边疆地区,语言意味着文化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应向这方面努力,以获得更大的社会效应和社会价值。

内蒙古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中心副主任达胡白乙拉教授首先感谢中国社科院民族所长期以来对内蒙古大学的支持,尤其是在内蒙古大学的实验语音学建设过程中,民族所实验语音学的专家学者给予了多方位的支持,希望中心和民族所与内蒙古大学继续保持合作,一起共创未来。

中国社科院民族所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心副主任孙伯君研究员首先回顾了中心的历史发展,认为中心成立将近30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与老一辈以及现任中心成员的共同努力分不开,认为中心拥有着宝贵的学术资源。可以将《民族语文》等国际知名杂志,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古文字研究会,突厥语学会、蒙古语文学会以及西夏研究中心等资源整合起来,适应大学科的新时代发展要求,统筹各种资源形成合力。孙伯君研究员也建议扩大学术研讨范围,吸纳汉语研究学者支持和参与中心的学术活动。

中国社科院民族所《民族语文》编辑部主任、中心副主任李云兵研究员着重从中心在新时代面临的突出困难谈起,包括经费申请难度、受疫情影响对外合作交流放缓、资源共享的权益保护等,希望中心和院所领导一起,多想办法,切实解决现有困难。

中国社科院民族所民族语言应用研究室副主任、中心副主任龙从军副研究员认为,一是要继承好田野的研究,收集多语种的资源,二是要开拓创新,开展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交叉研究,三是进一步推进语言材料的数字化建设,做好民族语言研究的规范标准,为语言资源的共享应用奠定基础,推动对语言资料的多学科知识挖掘利用。他强调民族语言本身是一种国家资源,民族语言研究要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科的社会价值。

中国社科院民族所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木仕华研究员指出,民族所的语言学科片成立之初是为了解决民族识别问题,跟国家战略相关,新时代民族语言学科的发展也需要思考:我们的研究能为国家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要把自己的研究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相结合,突出研究工作的社会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科研处学会、中心管理负责人孙懿研究员肯定了中心的各项工作,希望中心在新一届工作班子领导下有新的发展。

在会议总结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赛研究员讲话,她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肯定了各位专家学者提出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来推动中心的各项工作,也对如何建立健全中心的工作机制,如何发挥资深学者的引领作用等提出了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在讲话中首先对中心老一代工作班子的付出和贡献表示敬意,也感谢与会的中心班子成员和专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他指出,所党委高度重视学会和中心的工作,希望中心贯彻好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和语言文字事业的工作思想,守底线,保基本,求创新,有规划地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他肯定了本届领导班子有责任心,有干劲,有动力和目标,期待中心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心理事长王锋研究员作会议总结,他首先感谢所党委、所领导班子对中心工作的重视,感谢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中心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好所党委、所领导和专家们的工作要求及意见建议。他指出,中心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中央重要精神,增强做好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事业的责任感,进一步完善中心的工作机制建设,强化中心的学术规划引领作用,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学科研究方向,发挥团队优势,积极开展与各兄弟单位的协同创新,持续产出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积极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合发展,既可为民族研究提供语言学支撑,也要通过智库研究提升中心的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要进一步加大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统筹做好科教融合工作。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