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2日,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届“边疆•民族•历史”青年学者论坛暨“多语种文献所见明清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专题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多功能会议室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民族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办,由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赛,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彭丰文、彭勇、李大龙、乌云毕力格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魏建东博士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赛研究员与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教授分别致辞。丁赛副所长代表中国民族史学会代管单位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感谢并热烈欢迎诸位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莅临参会。她指出,对历史上中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不断增强认同与凝聚的基本特点,同时对推动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意义。今年是落实二十大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本次研讨会也是中国民族史学会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会议精神系列活动之一,当前和今后民族学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夯实和完善学科基础。
彭勇教授在致辞中向主办方中国民族史学会及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中国民族史学会青年学者论坛是培养民族史学科青年人才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在学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本次论坛主题是明清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对推动新时代民族史学科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论坛的学术报告分三组进行,每组学术报告设有专家总评环节,同时每场报告由两位专家进行专题点评。第一组学术报告由《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乌仁图雅主持。首先,中央民族大学蔡亚龙副教授作了题为《明代边疆儒学的体制变迁——以云南永昌地区为例》的报告。报告以永昌地区为例,梳理了明代边疆学校的发展历程,认为儒学在边疆地区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当地的文化教育水平,还极大地助益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报告由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李大龙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杨园章博士评议。
上海大学杨奇霖博士作了题为《雍正帝会自称释主吗?——兼论佛教因素在雍正朝治藏进程中的作用》的报告,报告基于文本分析,阐述了佛教在清朝治理西藏地区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由中央民族大学赵令志教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魏文副研究员评议。
清华大学博士后姚霜作了题为《胜地共同体:汉藏佛教视角下的“普陀山”》的报告。该报告基于汉、藏等多语种文献指出普陀胜地的知识在历史上通过汉藏文化的交互得以补充、调适、认同。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苏航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安海燕副教授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李群博士作了题为《清代五当召宗教关系网络的形成与演变——基于跨区域宗教文化交流的视角》的报告,指出五当召僧众跨区域的宗教文化交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报告由中央民族大学赵令志教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处处长李刚评议。
第一组总评议人李大龙研究员对该组的学术报告作了整体评议,充分肯定了该组报告的选题价值以及研究方法,认为该组报告内容十分契合本次论坛主题,同时他强调青年学者需将边疆民族史的考察视野放在长时段当中去观察分析,并从不同角度对报告内容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提出了中肯的指导意见。
第二组学术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陈春晓博士主持。中央民族大学魏建东博士作了题为《有关绰克图台吉的几条汉文史料辨析》的报告。该报告利用新发现的史料深入分析了见证明清之际汉、蒙、藏等民族互动与交流过程的绰克图台吉这一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由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乌云毕力格教授,乌仁图雅博士分别评议。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双宝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清代唐古特喀尔喀旗迈达哩呼图克图世系考》的报告。该报结合多语种文献记载,围绕清代唐古特喀尔喀旗迈达哩呼图克图讨论了清代多民族在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与融合的史实,中央民族大学哈斯巴根教授、魏建东博士分别评议。
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郝凤凤作了题为《格鲁派早期历史叙事的建构》的报告。该报告通过对克珠杰的5种藏文传记的文本分析,指出格鲁派早期的历史叙事是历代传记作者相互接力、共同建构的结果。魏文副研究员、姚霜博士做了评议。
乌云毕力格教授对第二组报告作总评,他认为3场报告充分展现了多语种文献的研究特色,通过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明清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指出了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报告内容的进一步修改提出了指导意见。
第三组学术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肖超宇博士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张春阳作了题为《清代八旗宗族的组织化研究》的报告。该报告基于佐领执照、佐领根源册等文书,讨论八旗佐领下的宗族组织成为兼具家族性和行政性的“二元管理机制”的过程,由楠木贤道教授、李刚副研究馆员分别作了评议。
中央民族大学在读博士张琳作了题为《康雍乾三朝(1681—1795)“赈济蒙古”政策研究》的报告。该报告从清朝治理边疆民族视角出发,探讨了中央政府对蒙古地区采取的赈济措施的背景、特征以及影响。由中央民族大学周海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苏日朦博士分别评议。
北京大学博士生张临希作了题为《兼纳番风:藏传庙会影响下的近代北京社会》的报告。该报告围绕各民族在宗教文化层面的交往交流交融,阐释了近代北京地区藏传庙会在城市发展、社会融合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贾益编审、安海燕副教授分别作了评议。
贾益编审对第三组报告作了总体评议,他认为该组报告的特色鲜明,利用多语种文献,着眼于基层社会的观察,深层次地揭示了清代以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的历史脉络。他指出在具体研究工作中需注意把握不同学科的理论借用问题,同时针对参会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
学术报告结束后,进入圆桌讨论与闭幕式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苏日朦博士主持,与会学者围绕多语种文献所见明清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与文化认同、明清时期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书写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充分的交流。
最后由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室主任彭丰文研究员作学术总结。她认为本次论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研究深入,报告内容涵盖了明清时期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多方位、多层次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参会的青年学者充分展示出运用多语种文献的能力,与来自民族史各个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点评专家的点评精准到位,为参会论文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启发性的指导意见。同时,她指出青年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在宏大的研究视野下进行理论探索,在更长的历史时段中考察历史现象,进而为深入推进明清史研究,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丁赛副所长开幕式致辞
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勇院长致辞
会议进行中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