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时代生态人类学的转型发展与可持续的现代性”研讨会纪要
作者:翟淑平 日期:2023-09-19

2023年9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资源环境与生态人类学研究室主办的“新时代生态人类学的转型发展与可持续的现代性”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贵州大学、吉首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理大学、聊城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赵天晓书记、王延中所长、王锋副所长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资源环境与生态人类学研究室负责人舒瑜副研究员主持。
  赵天晓书记在致辞中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的理论范畴、严密的逻辑架构和深邃的历史视野,强调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要性,指出新时代生态人类学的转型发展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开创新局面。
  王延中所长的致辞围绕生态人类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脉络展开,指出在全球化世界经济体系、国际政治、科技等力量重新形塑的现代社会背景下,生态人类学必须实现转型发展,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方法论和研究主题,更应该将资本、科技、企业、城市等都纳入到生态人类学的研究中,真正立足于现实问题,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研讨会分为三个议题,分别为:“新时代生态人类学的转型发展”“生态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传统生态知识的现代化转型”。
  在“新时代生态人类学的转型发展”议题中,共有5位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吉首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罗康隆教授指出,我国各民族生境的多样性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态基础,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有生境。各民族的生态、生计与生命的耦合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态文化基础,由此开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李永祥研究员详细阐述了传统知识、灾害文化和文化防灾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灾害文化和文化防灾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战略服务,更能为灾害人类学的理论发展做出贡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张曦教授通过对“文化”概念的梳理,来展现人们对自身以及包括自身的社会自然环境的认识所发生的变化,指出从“生态人类学”到“环境人类学”再到“资源人类学”学科名称演变相伴随的“文化”概念的变化。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琼教授在环境史的宏大视野中总结了人与自然关系所经历的变化过程,大致可以总结为观察、进入、改造、敬畏,认为从人文生态视域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脉络,能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供传统史学的支持,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传统优秀文化内涵的传承及当代适应,提供历史学的阐释。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祁进玉教授详细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生态民族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认为我国的生态民族学研究存在研究议题泛化、跨学科性关联不强、全球化视野不够等问题,应该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比较,并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加以结合,综合性地推进生态民族学的学科建设。
  在“生态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议题中,共有6位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大理大学艾菊红教授借用景观人类学和共生理论对大理的有机农场和创意集市展开研究,认为旅居大理的新大理人通过田园种植和创意集市,以身体实践的方式构建了大理新景观,自身也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此研究凸显了景观人类学在全球人口流动加剧的情况下,所面临的本土性、移动性等新问题,有助于发展景观人类学的“空间”与“场所”概念。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卢成仁教授通过对比经典自然志作品和生态人类学的专业研究作品,认为非虚构写作、万物相连的知识、阿卡狄亚自然观三者相互结合,使得经典自然志作品能够在公共领域被广泛阅读和讨论,生态人类学要迈向公共,可以更多借鉴自然志的写作,以非虚构写作来呈现专业观察、发现和认识。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张雯副教授,从多物种民族志的视角,通过对舟山群岛老年渔民进行深度访谈,分析了他们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与不同海洋鱼类的“三次相遇”,展现了人与鱼之间的缠绕交织,以此来呈现自然和文化的关联。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乌尼尔副研究员尝试将利他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的方法论,以此为视角来理解生态人类学。乌尼尔指出,游牧文化的根基是草原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但游牧文化不仅仅是“自然之镜”,人的因素更是社会文化的根源,而利他主义在其中起到了很核心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舒瑜副研究员从法、英、美的人类学传统中选择了四种讨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代表性路径,分别是涂尔干引领的法国年鉴学派有关图腾制度、社会形态学的研究,英国埃文思-普理查德、埃德蒙·利奇等对生态、生计与政治制度的讨论,美国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以及格尔茨对文化生态学的继承和发展,舒瑜认为这四种路径对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讨论能够相互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翟淑平助理研究员将人类学生态研究的理论范式划分为三个转型,分别是注重整体性的结构-功能研究、强调地方知识的文化实质研究和过程与实践分析的生态民族志研究,范式转型折射出人类学理论范式的转换过程,对其梳理能够为中国人类学的生态研究提供借鉴与比较的框架。
  在“传统生态知识的现代化转型”议题中,共有6位学者进行学术报告。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曲枫教授提出,北极人文研究的话语建构是在两种语境下展开的,一是去殖民化,二是气候变化,区域化、本土化、土著化、全球化、民族化等概念相互交织,构成了北极人文话语的核心主题,这一人文话语能够对西方模式后殖民意识与政治文化主导的话语提出挑战,将地方性逻辑与原住民知识提到与全球化和现代化并置的高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艾金吉雅副研究员通过对内蒙古自然教育夏令营实践的实地调查,呈现了草原传统生态知识的现代化转型,她认为展演、讲述、表演、销售等一体化草原自然教育,具有生态性、文化性、时代性、特色性、原创性,能够实现传统生态知识的现代化转型,同时能够帮助解决牧区现阶段面临的多方面问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子云助理研究员基于对青藏高原牧业社区的调查,通过分析牧民对于草地退化的认知、态度、归因、策略等,呈现了作为草地的直接使用者、守护者和草地退化的主要受损者、世代生活在草地上的牧民思考和实践的重要性,以此提出新的本土生态知识产生的可能路径。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兰婕老师基于侗族火灾的田野调查,阐述了火灾所体现出的空间观念,从侗族神话中分析地方的空间观念,并将火灾与侗族社会的空间观念、人际关系距离以及社会节奏之间的关联给出解释,分析传统知识遭遇现代技术后侗族社会的反应与应对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张雨男助理研究员呈现了大兴安岭森林民族丰富的传统生态知识,以及国家和现代性力量强势进入大兴安岭以后这些民族的传统生活所发生的巨变,在此过程中,传统生态知识的适用场景越来越少。张雨男认为这种困境的背后是现代性对传统与多样性的蚕食,以及人们对于少数民族传统生存智慧的忽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范明明助理研究员提出,牧区、牧业、牧民的基本状况与农区、农业和农民有很大差异,外出务工牧民没形成稳定的规模和趋势,牧民分化呈现多类型,牧业依旧是牧区家庭的基础支撑,牧区的使用仍旧保持很高强度,因此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的矛盾十分突出。
  在圆桌讨论环节,参会学者们从现代性概念和理论、生态人类学的转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本体论转向等角度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资源环境与生态人类学研究室负责人舒瑜进行了会议总结,对参会专家和学者表示感谢,并期待大家在未来继续围绕生态人类学的学科建设进行持续深入的交流。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