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文化发展传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日期:2023-11-08

2023年11月5日,“民族文化发展传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族所”)举办。会议由民族所民族文化研究室主办,民族所学科与创新项目“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研究”课题组承办。

  会议开幕式由民族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宋小飞主持。民族所副所长、研究员丁赛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6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10月份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 我们的学术研究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文化人类学从传统的个体、村落研究上升到社会的、国家的层面。研究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文化传承发展为重点,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践行传统文化的“双创”,助力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学者的学术担当和人文情怀要放在社会的现实需求中,服务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张曦系统论述了滕尼斯、麦基弗、希勒利、松原治郎的“共同体”理论,并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为个案探讨了“contact zone”是一种“文化性共在”,各主体在此相互间发生关联,最终形成地域性的文化与生计性的连接。民族所副研究员吴凤玲以辽宁鼓乐为个案探讨了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分析了X县鼓乐行业的发展现状、传承的实践成果与困境,以及在互联网语境下民乐的新兴传播方式。国家林草局国际竹藤中心绿色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楠分别从生态文化融合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生态观的思想精髓、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彰显了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三个层面讨论了新时代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民族所副研究员宋小飞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城市遗产保护的灵魂元素”的发言,认为城市遗产保护观念近年来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常民的日常生活不仅是城市遗产保护的研究对象也是城市遗产保护研究的路径和方法;“文化景观”正是城市文化遗产与日常生活的交互,对其的保护应采取城市整体性遗产保护策略以实现多元城市文化建设的目标。
  中国藏学中心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魏文以“纳塘寺第十任座主泽乌扎巴尊珠在元朝大都和上都的活动”为题,基于珍贵史料《吉祥泽乌持律大师传显明如意宝》梳理了泽乌持律大师在受命前往大都为元世祖忽必烈治疗疾病期间广施药师祷祝之法、供养佛牙舍利等行为,论述了元代藏人在中原地区的活动所体现的汉藏交流和民族交流交融交往。民族所研究员廖旸作题为“必兰纳识里生平之交游与译作——多民族文化语境中的考察”的发言,指出元代回鹘僧必兰纳识里以元成宗替僧身份登上历史舞台,为仁宗所用;研究立足于前人的既有成果,尝试跨学科做辨析与综合,从碎片化的存世材料中尽可能立体地复原人物,进而延展到其交游与译作涉及的群体,从而展示出元代这样的大历史背景下佛教文化所承载的跨民族多元文化的接触与融通。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朱利峰以房山区黄山店村、大兴区龙头村、八达岭镇西拨子村的非遗传承设计与实践为例,认为在非遗传承中要注重开拓在地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吸引力;使用乡土材料在地制造,激活内生动力;以手工艺体验修复乡村传统文化根脉;并以内生力和吸引力平衡发展修复乡村文化生态多样性。民族所助理研究员张嘉馨以台湾高雄市茂林区的原住民历史文化遗产万山岩画为例,以民族学、考古学的资料论证了该遗产的年代和文化内涵,并以南岛文化由大陆传播至台湾为背景,探讨了大陆历史文化和岩画脉络对台湾万山岩画形成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宋颖以苗绣为例探讨了织绣工艺的视觉表达与活态传承,通过挖掘苗绣传承和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探究民族文化基因在保护和转化过程中新发展的外在表征和创新特点。民族所副研究员赵月梅以跨学科的视角,分析在蒙古族经营游牧与从游牧到定居的社会转型框架下,蒙古族的迁徙历史、游牧经济发展历程与进入社会转型后从传统牧民到新的蒙古族农民、牧民、农牧民的转变与影响为历史文化背景,论述内蒙古奶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民族所研究员刘正爱以“天人合一”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与人类学理论方法,提出中国人类学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经典国学,构建中国自己的人类学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安丽哲论述了艺术人类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视觉形象的研究是一个由点到线到面的过程,民族的特殊性与地方性个案是点,点与点结合起来构成线,即将接近的或同类型的符号结合起来讨论从而归纳出一些关键性的象征符号,再结合国家性象征符号展开面的讨论,从而形成了对中华民族符号共同体的系统性研究,这些符号对于“三交”背景下中华民族身份认同与族群记忆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所副研究员吴乔探讨了“万物有生论”与人类学知识论研究进路,在回顾宗教人类学领域“万物有生论/活力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西南和华南的花腰傣族群的传统信仰和仪式,并与西方科技史上的“活力论”和“燃素说”进行了比较,认为万物有生论信仰是人类思维模式中过度抽象和过度归因的结果。
  最后,各位与会学者就中国文化人类学的本土转型、“共同体”理论、各民族地区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文化强国建设等诸多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张嘉馨/文
  王子涵/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