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年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成功举办
日期:2024-08-27

2024年8月23日,2024年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研讨会由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指导,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联合主办。本次研讨会围绕“坚持以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首善标准做好新时代首都民族工作,全面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主题,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索和基层实践案例,交流探讨新经验、新举措,为推进新时代首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和经验启示。

  开幕式上,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雄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王延中研究员代表主办方致辞,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都伟出席并讲话。开幕式由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彭博主持。
  王雄军在致辞中表示,北京作为首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始终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作为在京高校,中央民族大学一直致力于服务首都各项事业发展。当前,学校的重点工作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加坚定自觉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学科优化调整,全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王延中在致辞中指出,全面准确完整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就是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按照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高质量推进民族工作领域改革发展的各项重大议程。他提出四个方面的工作建议,一是全面准确完整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修改、完善、制订民族领域法规政策。二是切实增强法治思维,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基本要求。 三是要积极稳慎推进改革举措。四是按照增进共同性、尊重包容差异性的原则,处理相关立法和政策问题。
  王都伟在讲话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是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和基层案例的一次创新探索,也是加强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及成果转化的有力举措。要以此为契机,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打造凝聚思想的“理论课堂”,努力将研讨会打造成持续深化铸牢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二是注重实践成果转化,打造生动高效的“一线课堂”,形成一套可推广学习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三是强化提升首都担当,打造汇聚力量的“综合课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探索抓紧抓实。
  本次研讨会向基层一线倾斜,内容丰富、案例鲜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深入挖掘基层街道、企业、学校等基层案例,多视角、多维度探讨全面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的实践路径和创新举措。会议共征集到120余篇文章,经过严格筛选,70余篇入选征文汇编。会议设立铸牢路径探索、基层实践案例两个分会场,同步进行交流研讨。27位各行业各领域基层代表分享经验做法,总结生动案例,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从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建筑空间的人文价值、中华饮食文化、乡村振兴、博物馆建设、服饰文化、文旅线路、支援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讨交流,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关凯作研讨会总结评议,他指出,首都北京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地位独特、作用重要。本次研讨会把理论创新、实践路径和基层做法三个层面有机结合,既有实践案例分享,又有理论研究展示,兼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推动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工作贡献了智慧。
  北京市人大民宗侨外办副主任丁力,北京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驻会副主任陈玲,国家民委政策理论研究司二级巡视员刘元如,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丁希松,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彭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王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社会研究室主任张继焦研究员等出席会议。此次研讨会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央、市属科研机构和高校、北京各区统战民宗工作部门的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各领域相关人员共百余人参会。

 

  

  (根据北京市民宗委报道补充改写)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