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中国民族语言学会语言类型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成功举办。
本届学术年会由中国民族语言学会语言类型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羌学研究中心协办。来自全国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尹海良教授主持。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党工委副书记杨玉致欢迎辞,他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语言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由衷感谢。杨玉书记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基本情况和威海校区四十周年来的发展脉络,表示本次年会的举办对于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以及文化传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并衷心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今后能够继续支持我校语言学学科建设和发展。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语言类型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刘丹青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王锋研究员先后致辞。刘丹青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辛劳付出表示感谢。他以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辛顿切入,指出AI影响下大语言模型对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言学产生的挑战。他表示,人工智能与语言学发展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语言学研究要与时俱进,推进跨学科发展与研究。王锋对本次年会寄予殷切期望,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他指出,语言类型学研究可以在新时代中华文化发展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强化有组织科研,更好服务于中国语言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本届会议邀请了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教授、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刘丹青,江苏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江荻,百色学院校长、教授吕嵩崧,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胡素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大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云兵,首都师范大学华夏语言文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洪波,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黄阳,南开大学教授李兵,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双成,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研究员、《民族语文》编辑部主任黄成龙等十一位语言类型学研究领域知名专家作大会主旨发言。
刘丹青作了题为“音节显赫与汉字的性质,兼谈汉字对汉语的影响”的报告。他举例说明了汉语音节显赫的音系表现,进一步说明汉语音节显赫已向词汇语法层面扩张。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对汉语音节显赫具有适应性。同时汉字也影响了汉语以及汉语语言学。
江荻作了题为“重新认识语音基本单位:辅音、元音和音节”的报告。他以“元音和辅音是哪里来的”和“音节是语音单位吗”两个问题开启汇报,重新叙述元音和辅音的性质,重新定义音节,通过细致的论证,推导出了元音和辅音音素来自字母的结论,进一步强调了语音中没有元音和辅音,且音节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吕嵩崧教授作了题为“语言接触引发的语序演变影响的语义演变——以壮语为例”的报告。他指出语言接触引发的语序演变会对语义演变产生影响,状语中语言接触引发的语序演变产生了使已经进行的语义演变速度加快、使某个语义演变被阻断和使某个成分功能发生变化的现象。
胡素华教授围绕“类型学框架下的彝语关系从句”作报告。她在类型学框架下从有无核心名词、核心名词的位置、关系化的策略、关系从句性质及标记、关系从句的名词可及性序列、关系从句与其他句法范畴之间关系六大方面对彝语的关系从句进行描写,通过研究将彝语的关系从句归纳为有核和无核两种类型,并对彝语不同方言、其他藏缅语的关系从句之间进行了比较。
李大勤教授作了“藏缅语句法格标记的类型共性及相关问题探讨”的报告。他通过对藏缅语族诸语言进行跨语言比较,发现句法格标记的局部共性进入具体的句子结构后发生“标记缺失”或“标记多出”两种重要变化。其中“标记缺失”是受语用、语篇以及认知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省略现象,“标记多出”现象多出的不是句法格标记,而是语用性质的形式标记,如焦点标记、排歧标记等。
李云兵研究员作了题为“唔奈语量词的功能与语法化”的报告。李云兵研究员通过调查发现,唔奈语是典型的量词型语言,唔奈语量词具有东亚—东南亚语言区域的共性,尤其是类别量词,具有类别词的共性,可以对事物实体进行概念层次分类,使名词的概念范畴化,可以实施量指也可以实施类指,可以语法化为属类关系标记,具有定指标记、指代标记、定语标记、领属标记、关系化标记、名物化标记等的功能。
洪波主任作了题为“汉语壮侗语话语标记的互动与扩散”的报告。报告聚焦于壮侗语中源自汉语成分的话语标记,并深入探究其功能分类以及在壮侗语中的互动与扩散现象。报告指出,据调查,源自汉语成分的话语标记在壮侗语中主要分可为连词类、副词类、判断动词以及其他短语类。这些话语标记在语篇中主要起到了话题引入、话题切换、话题顺接或话题结束的功能。
黄阳副教授作了题为“接触引发的形态句法演变:以甘孜州东南部语言接触事实为例”的报告。他认为,根据甘孜州东南部语言的接触事实,进一步提供了该地区羌语支语言跟藏语和汉语之间由接触引发形态句法演变的案例,主要包括语法复制中的“语法形式借用”(grammatical borrowing)和“语法模式借用”(grammatical replication)两个方面。
李兵教授作了题为“音系类型学与生成音系学”的报告。报告从生成音系学和音系类型学的天然历史渊源、生成音系学对音系类型学和类型学事实的认识、两种方法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实践及其意义三方面探讨了音系类型学和生成音系学相互助力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王双成教授作了题为“语言接触与甘青方言形态句法的历史演变”的报告。王双成教授认为,从历史特征来看,甘青地区的汉语方言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语序类型的演变,二是形态的黏着化。总的来看,甘青方言的形态句法的历史演变是同周边SOV语言接触的结果,特别是阿尔泰语对甘青方言形态的黏着化影响尤为深刻。
黄成龙研究员作了题为“形态句法接触类型”的报告。黄成龙研究员指出,已有的语言接触研究成果使我们走向接触引发语言变化的类型学迈出了重要一步,借用会影响诸多不同的范畴,需要考虑语言样本的“横向”多样性和接触影响的结构范畴的“纵向”多样性,还要考虑到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谱系分组、结构类型和地区、接触的历时深度、语言外的参项(因素)等。
11月2日下午和11月3日上午共有7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分组报告。分组报告期间共设4个分会场,分8个小组展开专题研讨,涉及到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五大语系的40余种民族语言,研究内容涵盖语言类型、形态句法、韵律特征、语言接触与演化、实验语音与声学特征、语言政策与语言资源保护等多个领域。
第一小组主要就疑问句(纳苏彝语、独龙语)、关系小句(壮侗语)的类型特征,名物化类型与标记(哈尼语、鲁甸纳西语、侗台语)等话题展开讨论。
第二小组围绕语音问题展开研讨,内容涉及韵律特征(维吾尔语、蒙古语)、声学感知(藏语、蒙古语)、语音演变(布朗语、壮语、白语)等诸多方面。
第三小组对句法标记(仡佬语、羌语)与民族语言中的双重否定(土家语、苗语)、被动结构(苗语)与意动结构等句法问题展开探讨。
第四小组同样聚焦句法,对哈萨克语形容词的形态句法特征、比较结构和义都语的复数标记等问题展开探讨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动词(努布里语)、系词(柯尔克孜语)的功能与应用问题。
第五小组着重就语音问题进行交流,在语音的共时变异与代际差异(台湾南岛语)、历时演变(拉阿鲁哇语、撒拉语)、类型特征(侗台语)等方面均有所涉及,且在讨论单个调查点语音特征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跨语言比较交流,对不带音响音等语音特征在世界语音中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类型学论证。
第六小组则侧重对语言接触(萨里库依塔吉克语、中亚阿拉伯语)、语言借用(朝鲜语)等系列问题进行交流。
第七小组从具体的语言案例入手,围绕各民族语言的语义功能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如对大同侗语ta⁶的多功能性、居都仡佬语a³⁵的多功能模式及语义演变、布央语位移动词“去”的多功能用法及其语义演变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第八组除涉及到苗语、满语等民族语言,还对汉语方言中的形态句法问题进行了跨语言跨方言比较研究与讨论,同时也提及语言研究中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考察和田野调查两种方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议程满满的两天时间里,在七十多位优秀学者就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体现出了民族语言的多样性,还展现了语言研究者躬耕于田野,致力于语言资源传承与保护的踏实态度与严谨学风,更彰显了语言类型学研究薪火相传的勃勃生机与光明前景。
闭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周国炎主持。各分会场主持人就本组在会议期间研讨的主要内容、问题以及心得向大会作了汇报。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尹海良致闭幕辞。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语言类型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承办方代表、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跟国简要介绍了山西大同大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向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期待第八届年会的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