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深入研讨抗战历史经验与时代价值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日期:2025-07-08

2025年7月5日,由中国民族史学会、西华大学主办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历史、现实与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大学召开。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段超教授、西华大学党委书记靳敏教授、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蔡钦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万远英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近3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会。

 

段超在致辞中指出,通过抗战史的研究,推进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构建;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优越性;要在总结抗战胜利历史经验、传承弘扬抗战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新的重要成果。

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段超教授致辞 

靳敏代表学校向参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重塑了世界格局,更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西华大学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大学,学校的命运始终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学校将践行大学的使命和担当,致力做学术研究的深耕者、文化记忆的传承者、价值引领的创新者。希望以此次学术研讨为契机,在回望中坚定初心,在研究中升华认识,在实践中传承精神,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西华大学党委书记靳敏教授致辞 

蔡钦在致辞中表示,各民族共同抗战的历史事实,增进了各民族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四川作为抗战大后方的核心地区,不仅是民族团结的重要阵地,更是抗战精神的生动见证。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深入发掘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经验,在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中进一步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蔡钦致辞 

主旨报告由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段超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社会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张继焦研究员分别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史料体系及深入剖析“三光”政策的动因与影响,揭示中华民族在战争创伤中如何凝聚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奠定了大会高远的学术基调。 


段超教授作主旨报告   


张继焦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主题论坛中,专家们从“抗战精神教育”“边区土司抗战贡献”“敌后通讯整合”到“物质技术史的抗战维度”“纪念政治与文化传播”等多个视角,勾勒出民族团结在国家存亡时刻的多元实践,特别是关于四川抗战遗址保护、抗战记忆重构的研究,凸显了川渝地区在国家抗战中的独特价值。            

在分论坛及研究生论坛中,学者们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逻辑、西南区域史的多样面貌,到抗战记忆在当代青年一代中的承续路径进行了探讨,展现了当代学界在史料挖掘、理论提升与价值转化方面的深耕与拓展。青年学者踊跃发言,表现出强烈的学术敏感与现实关切,为抗战史与民族史研究的未来注入了鲜活力量。 

闭幕式由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永泰教授主持。西华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熊征教授作学术总结,中国民族史学会副秘书长肖超宇副研究员代表赵天晓会长向与会专家的精彩发言表示敬意,向承办单位及会务组老师、同学大力支持与无私奉献表示感谢,期待与西华大学等高校机构继续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供稿:西华大学  周家豪)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