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中国民族学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学术研讨会在大连民族大学召开。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副司长熊芳亮,辽宁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武雪梅,大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赵铸,党委副书记、校长赵立涛,中国民族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原所长王延中,中国民族学学会执行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常委、副所长丁赛(主持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常委、副所长董文柱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大连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哈正利主持。来自13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参会。
熊芳亮在致辞中表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新时代民族理论研究提出的殷切希望和嘱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提供了前进方向和思想指引。此次年会的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家民委将一如既往地加强与学界的广泛交流与深入合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共同努力,为实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武雪梅表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希望以此次学术年会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中勇于争先、谱写新篇,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辽沈大地常开长盛。
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校长强世功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要服务国家战略,尤其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最根本使命,推动学术发展。要扎根中国实际,开展自主知识创新,把经验上升到理论,构建中国自己的民族学知识体系。要坚守初心,进行扎实的学术研究,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的发展规律。要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二级交叉学科建设,推动民族学、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民族学学会将继续做桥梁和纽带,凝聚学界力量,共同推进学术事业向更高方向迈进。
董文柱表示,作为学会代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将继续支持和推动学会的高质量发展。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刻把握民族学研究的使命担当,将学术研究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融合,确保研究方向始终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同频共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根本方向,拓宽研究视野,凝练研究方向,更新研究范式,突出研究重点,形成研究矩阵。要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多维视角,推出兼具思想穿透力和现实解释力的学术成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理论体系。
赵立涛致欢迎辞,向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青年学子表示热烈欢迎。今年中国民族学学会再次在学校举办,充分体现了对学校的信任。近年来,学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此次年会既是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也是对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的重要帮助。热切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在这里充分交流思想、分享成果,为加快形成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贡献新智慧。
开幕式后,由中国民族学学会秘书长孔敬主持《中国民族学学报》复刊(第14辑)发布仪式。与会领导共同启动复刊,标志着这一重要学术平台迈向新阶段。
《中国民族学学报》复刊(第14辑)发布仪式
本次会议共安排12场主旨报告,设9个分论坛。与会学者围绕民族学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学术出版助力民族学学科发展等八个议题展开研讨。
主旨发言部分,王延中研究员系统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地位;张继焦研究员从“大一统”到“国家-民族”理论的历史脉络中夯实其学理根基;丁赛研究员强调统一经济体对共同体建设的关键作用;张利国教授聚焦数字时代空间场域的变化,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转向;何明教授提出应保护民族学的严肃话题,强调了新时代要构建兼具中国特色与普遍意义的民族学体系;田敏教授从“中国特色”走向“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三重逻辑视角,强化学科理论自觉与话语创新;
色音教授从历史逻辑出发,阐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合力的路径;杨文炯教授从“文化自在—自觉—自信”的发展逻辑,阐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的文化机理;王平教授以“红石榴精神”为例,揭示中华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及其传播大众化、生活化的路径;郝国强教授以金秀瑶族为例,阐释少数民族融入现代化进程的共生路径;马伟华教授反思多民族互嵌社区类型图示,提出深化互嵌式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路;关丙胜教授从学科母体与未来趋向的维度,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构建逻辑;杨青青副教授通过不列颠认同困境反思多民族国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提供了重要参照。
本次会议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大连民族大学主办,大连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大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学院)承办。
会议现场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