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中国民族学学会2025年高层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学学科转型”学术研讨会在南宁市召开。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唐平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董文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韦尚雄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强世功线上致辞。开幕式由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吕俊彪主持。

唐平秋指出,民族学作为广西民族大学的优势学科,必须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学理支撑。
强世功强调,民族学学科转型应立足中国实际,形成“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揭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深化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研究,推进学术共同体建设。
董文柱提出,学科转型要实现三重转向:从单一文化研究转向中华民族共同体规律探索;从静态文化呈现转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阐释;从纯理论研究转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韦尚雄介绍了广西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部署的实践成效,包括加强领导、深化研究、搭建平台等方面,希望以会议为契机凝聚共识,共同为民族学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设置7场主旨报告和4个分论坛,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等议题展开研讨。周大鸣、张继焦、徐黎丽、周建新、董强、张利国、吕俊彪等专家学者作交流发言,探讨了民族走廊与中华文明特征、学科转型路径、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等议题。
研讨会由中国民族学学会与广西民族大学联合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协办。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