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之际,由中国蒙古语文学会与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语文学视域下的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暨中国蒙古语文学会2025年年会”于11月8日至9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会议以“语文学为根、多学科为翼”为理念,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蒙古语言文字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多名专家学者及学生代表参会。

开幕式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沈卫荣教授致欢迎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董文柱代表学会代管单位致辞,强调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语文学方法挖掘其历史记忆与文化基,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在传承和发展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献整理、语言调查和跨学科合作,推动民族语言研究高质量发展;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谱写民族语文研究新篇章。


中国蒙古语文学会会长呼和对参会专家表示感谢,并提出学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组织凝聚力,提升研究的学术活力与社会价值。秘书长布日古德作年度工作汇报,涵盖党建工作、日常管理、学术交流及分支机构调整等内容。会议期间,完成了社会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委员会调整和古籍文献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工作,并颁发聘书。
11月9日闭幕式由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乌日格喜乐图副研究员主持。布日古德作学术总结,指出会议以“语文学视角”为核心,涵盖民族文化与历史研究、蒙古语语言学、蒙古文文献学、翻译研究、计算语言学与语料库研究等领域,展示了丰富成果。内蒙古大学副校长达胡白乙拉致闭幕词,强调会议主题聚焦、人员集中,有利于形成有价值学术成果,并邀请学者合作交流。沈卫荣教授宣布会议闭幕。
与会专家认为,本次会议内容充实、视角前瞻,对推动蒙古语言文字科研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