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效法先贤 任重道远”系列之十二:桃李报春——为恭贺宋师成有先生七十华诞而作
作者:邸永君 日期:2015-05-18

与会师生合影

与会师生合影

 

永君与王利军送上贺寿诗

永君与王利军送上贺寿诗

 

请杨骥川先生题写之贺寿诗

请杨骥川先生题写之贺寿诗

 

贺寿文版面

贺寿文版面

 

永君送上贺寿文

永君送上贺寿文

 

2005年,永君举杯为宋师贺花甲之寿

2005年,永君举杯为宋师贺花甲之寿

 

光阴似箭,岁岁年年;古稀庆,桃李满园。蓦然回首,依依留连;往事历历,浮现眼前——笔者题记。

今年五月十九日,乃吾师宋成有先生七十华诞。众弟子相约撰文以贺,聊表微忱。永君不揣谫陋,滥竽其间;抚今追昔,感慨万端。

燕园初见

1991年,岁次辛未。仲春时节,我怀着朝圣般心情自河北来京,参加北大历史系硕士研究生面试。心情忐忑,步入燕园;趋至二院,上楼东看。只见幽暗楼道之尽头,于朝阳光影中,兀立着一位彪形大汉,轮廓清晰,腰细肩宽。握手通名,方知乃副系主任宋成有先生。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目光如炬,浓眉大眼;当时虽已四十有六,然身材壮硕,尤似青年。在以文弱老迈为主流的教授群体中,实不多见。

待及交谈,豪爽干脆,快人快语,甚是投缘,真乃相见恨晚。当时先生即谈道:“你阅历丰富,入学后,望能有所担当。”我即答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自此,我便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畅快淋漓,大有“高山流水、知音得觅”之欣悦存焉。

后来,先生在谈及对我的最初印象时说:“面试时,只见楼道西头走来一壮汉。信步而至,膀大腰圆,久违的北地学子终于出现,不禁眼睛一亮,有似曾相识之感。”如此这般,开启一生难遇之师生缘。转眼廿四载时光竟忽焉而过,而当时情景,宛若昨天。

不解之缘

上述似曾相识之感,相见恨晚之憾,奇妙无比,亦幻亦真,常令人难以理解。后来,我终于在美国作家泰德·安德鲁斯(Ted Andrews)所撰《气场的秘密(How to see and read the aura)》一书中,觅得答案。作者认为,生物于本体之外,尚有由声、光、电磁等元素构成且可散发之生物波,即所谓气场(aura)。其因散发频率、力度、强度等要素不同,而存在差异。当自身气场与某人气场频率相近时,则会自然而然相互吸引,二人则更易相合,产生亲切感。究其原因,似可解释为“于前世有过某种联系”,因而在身体及情绪、心智等精神层面上,拥有相近频率。而某些人之气场频率,会与你完全不同,所以看上第一眼,即心生厌烦;在其身边,会有极不舒适之感,甚至情绪躁动,度日如年。往往相互间之第一印象,恰恰能精准反映出二人气场频率是否协调。我深是其言。与师一见如故,盖因三同:北人、壮汉、肖鸡。北人性豪爽,壮汉多直言,而属相往往影响性格。鸡乃光明使者,其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特质;锦袍红冠、昂首阔步之风神,当对我师徒皆“敢于直言、憎恶阴暗,呼唤光明,奋勇向前”等共性之形成,促进作用明显。因气场相和,师对我偏爱有加,势在必然。

入学后,师兼任班主任,由师提名,我一直担任研究生班班长,并一度出任研究生会主席。我班当时堪称“鸡窝”,由本科直接考取研究生者,肖鸡者众,不下十“只”;本人长其一轮,而宋师又长我一轮,皆属张力极强之“战斗鸡”。登高一招,群声相和;其利断金,众志成城。先生用人不疑,本人力报知己,三年配合,十分默契。加之诸学友同心戮力,历史系及班级,均获多项荣誉。至今忆及,仍激动不已。

情真趣雅

学者立身,才高德厚,孜孜以求,殆无疑议。而有情有趣,则锦上添花,更显品位。宋师为学为人,其情真挚热烈,其趣雅致高洁,刚柔并济,琴心剑胆,堪称学人典范。

宋师之情,乃真情、才情、性情。师之真情,有目共睹。其为人爽直,无丝毫矫揉造作。十年浩劫,北大凄风苦雨,历史系满目疮痍。师当时年少单纯,冲锋陷阵,受蛊惑而多有妄动,冒犯师尊。动乱结束,师内省自责,痛催心肝。而同辈中,落荒而逃者有之,巧言开脱之有之,腿儿软嘴硬者亦有之。师则真心忏悔,坦诚致歉,苦行救赎,终得谅解。且多次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儆示后学,引以为戒。

师之才情,令人钦敬。动乱结束之际,师已年逾而立,学业荒废,前景茫然。不得已而奋起直追,亡羊补牢,焚膏继晷,夜以继日。经不懈努力,于日本史研究领域造诣深厚,成就斐然,兀立史坛,同侪尊之。并拓展至东北亚领域,更以花甲之年苦学韩语,已有所成。毅力之强,本人难及万一。

师之性情,有口皆碑。其言语率真,表里澄澈,直来直去,不筑城府。三年中,师常来46楼研究生宿舍,与我等小酌对饮,促膝长谈。师颇有酒量,且极重酒德,不屑推诿,往往一饮而尽。微醺则谈锋更健,妙语连珠。

师好远足,尝与我全班同学游历云居寺、石花洞。体态轻盈,健步如飞,我等亦步亦趋,踉跄而随。思及年齿,钦与愧并。

1994年底,历史系陈长年、成汉昌二位先生接踵而逝,皆年仅四十九岁。宋师与陈、成二位同庚同窗,且同年留校,顿失挚友,深痛可知。记得在八宝山参加成汉昌先生告别仪式后,宋师眼含热泪,低声对我曰:“我三人三十年不离不弃,宛如形影,今二人结伴远行,只丢下我,是否不久也要招我同去?”我安慰师曰:“三人之使命,将由您一人担当,二人必将寿限加之于您,师当节哀,更加珍重才是。”同车返校,一路无语。车至燕园,我起身回首,相顾无言。猛然之间,师竟长太息以掩泣曰:“唉--!”满座皆惊,复轻轻挥手作别。真乃“伤心秦汉······读书人一声长叹”!此情此景,终身难忘。

师之趣雅,亦值一书。其兴趣广泛,尤喜长歌,音律精准,嗓音洪亮。对日本明治时期流行之“演歌”情有独钟,尤擅用日语演唱电视剧《姿三四郎》主题歌“やればできるさ” 。为日本著名歌唱家姿宪子之代表作,表现出传统时代赳赳武士凌寒不凋之气节、坚韧不屈之意志。此曲因《姿三四郎》之播放而响遍赤县神州,国人皆耳熟能详。师演唱前,必正襟趺坐,聚气凝神,先抑后扬,倾情投入,声音颤抖,壮怀激烈。当唱到“三四郎,それが胜负と,言うものさ——”时,则悲凄呜咽,不绝如缕;如泣如诉,忽弱忽强;催人泪下,长歌当哭;惟妙惟肖,足以乱真。我系师生百听不厌,每每报以热烈掌声。

勇往直前

古人以“天、地、君、亲、师”为五尊,必敬之、畏之、奉之、事之。天地乃冥冥造化,大象无形,无所不在却又无从把握;君乃最高统治者,对常人而言,遥不可及,敬而远之即可;得为依凭者,亲、师二尊而已。而亲人乃前生修来,不可选择与更换。家学渊源虽不失为中国传统学术传承之重要一途,然可遇不可求,远不如师徒授受选择空间为大。故以此观之,“五尊”之中,唯师乃可择之项。业师常为欣赏后学资质而收为弟子;弟子亦多因倾慕前辈德才而投拜业师,双向互动,故而最具主观能动性。古往今来,无数学子尤其是细族寒士,多仰仗恩师提携而脱颖而出,又将所学授予弟子,使学术薪火相继,绵延不绝,脉络清晰,斑斑可考。就本人而言,得遇宋师,三生之幸。在此后求学经历中,影响至大之师,曾有数位,而宋师乃心贴最近者。

师之为师,“传理念、指道路、授方法”足矣。传理念方面,师强调思及自身年龄时,至少应减掉十岁。因均寿延长之故也。且心理暗示作用极大,此法可助从容乐观。指道路方面,师力促我走学术之路,云“假以时日,必见其成”。授方法方面,师嘱我:“研究须注重宏观视野下之微观、长远目标中之眼前,集腋成裘、积土成山。”二十余年再回首,师言多已应验。

二十余年间,与师时通音问,聆听教诲;定期小酌,兴致盎然。记得当年历史系成立“东北亚研究所”,师出任所长,嘱我为研究所制印一方。我即选购印料,潜心布局;连夜操刀,用尽解数;精雕细琢,凌晨方就。即日面呈于师,幸得嘉许。忽抬头语我:“公事公办,请君开价。”我忙答曰:“价钱刻于边款。”师复取印细寻,见上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二人相视而笑,良久无语。

2011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拙作《百年沧桑话翰林》出版座谈会,我恭请宋师出席。师拨冗莅临,为弟子助威,为发布会增色。2012年底,历史系纪念周一良先生百年冥诞,师邀我与会。师时已六十有八,然精神抖擞,不逊壮年。席间与师言:“少长咸集,教授满眼,而健硕如师之‘肌肉男’,实难觏见。”师自谦曰:“看上去都差不多嘛。” 我云:“隔皮看瓤,极易走眼;尽去包装以观,则成色立现。”师徒相顾莞尔,甚是怡然。

去年8月,我班同学举办毕业二十周年返校活动。师生重聚,共话当年;开怀畅饮,载笑载言。师应邀再次高咏《姿三四郎》,长歌婉转,声情激越;我等击节伴奏,如醉如痴。仿佛时光倒流,又回到从前。席间,诸同学不谋而合,遂成为师贺寿之议。问及生辰,竟是夏历佛诞日之四月初八!二十余年过去,方知师生日亦与我同。三同之外,又多一同,称之奇缘,岂为过欤!而此生有师引路于前,鞭策于后,永君敢不枕戈待旦,闻鸡起舞哉!

赞曰:沉潜学术,其乐融融;浩然之气,塞乎苍冥。磊落光明,至大至刚;奖掖后进,慈爱无疆。心仪松鹤,敬祈延年;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当享百岁之福,逾期颐之限焉。

参天良木立黉门,桃李满园齐报春。最后,特赋诗一首,冀与师及诸同道共勉之,并作结语:

昂首阔步朔荒来,红冠锦袍立高台;三声唤出扶桑日,云散风清夜幕开!

是为贺。

                                           

门人 邸永君 顿首

                                        乙未孟春于京华

永君按:此文乃为宋师成有先生古稀之庆而作。原题《满园桃李齐报春》,已收入先生贺寿文集《有成集》,复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5月15日《家园》版,有所删节。此文原文,又略加润正。5月16日上午,贺寿仪式于燕园举行,已将《家园》所刊此文作贺礼之一奉上。师言,七十之后不再染发,两鬓苍苍,顿感岁月之无情也。

文章来源:邸永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