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效法先贤 任重道远”系列之五十:长春真人
作者:邸永君 日期:2015-10-13

长春真人画像

长春真人画像

长春真人与成吉思汗论道图

长春真人与成吉思汗论道图

北京白云观影壁

北京白云观影壁

北京白云观山门

北京白云观山门

道教乃中国本土宗教,根植华夏,博大精深;全真道乃道教主流,清气氤氲,影响深远。长春真人丘处机上承五祖,集其大成,旁参儒、释,贡献实多;而白云观乃全真道丛林之首,长春羽化之地,灵光闪烁,仙风习习,位崇誉盛。现就所知予以展示,以飨读者。

丘处机乃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首,曾万里西行,会成吉思汗与西域。对蒙元立国方略及施政方针之确定,影响甚巨,并直接作用于此后中华文明之进程。其为华夏文化代言,为中原黎民请命,所依托者,道教也。其上溯轩辕,源出老子,集千载幽光于一体,融百代真气于一炉,故玄奥莫測,博大精深。成吉思汗久慕高名,思睹真身;一朝得见,言听计从。魅力何来,渊源有自焉。

道教溯源,乃春秋战国时代之道家,又称“道德家”。作为当时重要学派之一,其以春秋末年之老子所著《道德经》为基,以“道”阐释宇宙万物之本源、本质、构成及其法则、规律、衍变,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化”,“鬼神主宰”;崇尚“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身后,道家内部因各有侧重而分化形成不同派别,究其显者,有庄子学派、黄老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等,尤以庄子学派、黄老学派影响尤大。

有道必有术。作为道教之另一源头,乃方术,二者并进互补,相得益彰。按当今学术术语解释,道属于理论层面之升华;而术则为技艺层面之应用。时至战国末年,道家门徒以道驭术,活跃非常,逐渐形成“方仙道”,可视为“道教”之初始形态。其开山祖为琅琊人河上公,其注解《老子》之《河上公章句》,乃成书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之道教经典。

汉西初年,文景二帝为江山永固,休养生息,采黄老清静之术,以治天下,使黄老学说蔚然成风。武帝时,虽“独尊儒术”,然儒家亦崇拜黄帝、老子。此时,黄老之学又与神仙家、阴阳家、五行家、方技家、术数家等经整合而融汇,随融汇而丰满。桓帝曾亲赴陈国苦县,亲祀老子,与士人及民间对老子之崇拜形成合力,使黄老学说地位陡升,宗教色彩日浓。并借鉴已从印度传入之佛教规制,奉老子为主神,斋戒祭祀,尊《老子》五千言为《道德真经》,道教形制初备,曰“黄老道”。

而“五斗米道”之横空出世,则为道教正式形成之标志。其又称“正一道”、“天师道”等,乃东汉顺帝时,由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据《后汉书》载,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而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其后,太平道青出于蓝,发展迅猛。东汉灵帝时,有名张角者,巨鹿人氏,自称大贤良师,奉“黄老道”,以《太平清领书》为经典,传播道教,教练弟子,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历十余年,徒众至数十万。东汉末年,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于中平元年(184年,岁次甲子)举事,加入者皆头戴黄巾,以为标志,张角称“天公将军”,其弟张梁、张宝分领“地公将军”、“人公将军”。义军于各地焚烧官府,攻占州郡,旬月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直至汉献帝建安初年(196),方被曹操降服。其后,太平道式微,逐渐融于五斗米道。

魏晋时期,道教分化为上层士族之“丹鼎道教”与下层民间之“符水道教”。东晋时期之茅山道士人葛洪,号“抱朴子”,将玄学之高旨奇趣、儒家之“名教纲常”及道教之“神仙方术”融汇整合,构建起一整套长生成仙体系,为上层士族“丹鼎道教”奠定理论基础。而下层民众中,道教传播亦未尝中断,巴蜀地区之“天师道”继续发展,其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吸引下层信众,后世以“符水道教”名之。其声势浩大,凝聚力强,动辄与统治者分庭抗礼,冲突不断。西晋末年,天师道首领范长生,曾支持李特、李雄父子领导流民举事,割据西南,建立成汉;东晋刘宋之交,江左曾爆发天师道信徒孙恩、卢循曾起义,历十余载,乃至东南震动,江山易主。

南北朝时期,道教得到长足发展。寓目北朝,北魏入主中原,鲜卑拓跋部主政。为消除中原汉人之反抗,主动实施汉化政策。太武帝秉政时期,热衷并礼遇道教,大力支持嵩山道士寇谦之对天师道之改革。谦之改制之总则,乃革除“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而“专以礼度为首,辅以服食闭炼”。废除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职之法及教职世袭制度,并规定:信徒不得随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应考察三年;革除“入道者须交纳五斗米”之旧制,改为道徒仅需岁纳“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梃”;宣称只要严守修道戒律,认真斋功礼拜,即可得道成仙。改革后之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理顺并简化道教群仙系统,将纷乱无章之民间道教提升至宫观道教水平,使其成为朝廷认可并接受,且上至贵族下至平民均能信奉之正统宗教。谦之设立道坛,以礼拜求度为主,辅以炼气服食;并首创帝王受道教洗礼之登坛受篆制度,谦之宣称,太上老君亲授太武帝“太平真君”封号,遂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太武帝因此而成”道士皇帝;使道教亦升华为“庙堂宗教”,成事实上的“国教”,天师成“国师”。经此巨变,道教大盛,面目一新。史称“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

而纵观南朝,情形亦大体近之。而著名道士陆修静与陶弘景,贡献至大。限于主题及篇幅,故在此不表。

南北朝阶段,儒释道三教成鼎立之势。为各自扩大社会影响,争夺正统地位,时而唇枪舌战,相互辩难;时而彼此调和,各领风骚。究其原因,在于尽管话语体系不同,尊崇偶像有异,然终极指向,却皆可被士大夫阶层所接受,三教圆融之态初显,兼容并包之象略备。

隋唐两代尤其是唐代,道教进入全面发展、繁荣时期。隋文帝重佛教,规定三教次序为“佛为先,道为次,儒为末”。然隋祚短暂,好景不长。大唐代隋,情势骤变。因道教所奉教主老子与唐宗室同为李姓,于是尊尊老子为始祖,自称“神仙苗裔”。高祖李渊颁《先老后释诏》曰:“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令老先、孔次、末后释。”道教地位陡升,成为“国教”,至高宗时,以《老子》为上经,令王公百僚皆习,列入科举取士考试内容;唐代一改魏晋以降道教信众不甚重视老庄著述原典,而仅读各种《注疏》之旧习,老子之《道德真经》与庄子之《南华真经》(唐玄宗诏封),被列为“道藏太玄部”首经,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之道教经书。玄宗为老子上“太上玄元皇帝”尊号,崇道之状,无以复加。且道教“清静无为”之理念,即可用于治国弭乱,又可助于养生延年;其法术更可佐国济民,安邦济世。唐玄宗时期,道教获得全面发展,繁荣兴盛,达到高峰。

继唐代以后,宋代乃道教又一个繁荣时期。四百年间,内忧不断,外患频仍,神州陆沉,生灵涂炭。生活之艰辛,内心最苦难,令王公贵胄、高官文士青睐神灵,亦促使芸芸众生皈依宗教,以寻求精神寄托与慰藉。无论从宋帝对道教之态度,还宋廷对道教之管理,均可体现出道教影响之扩大,地位之提升。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道教神祗,乃一开放体系。随时间推移,不断有新成员加入,且亦人亦仙,半人半仙。前朝如此,宋代亦然。如“妈祖”由东南一隅走向江河湖海,成航运业守护神,渔家水手顶礼膜拜;“文昌帝君”成为科举之神,主宰士人功名利禄,护佑科场举子博取功名等。道教八仙,即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属凡人通过修道而成仙之典型。其起源于唐,发展于宋、元,定型于明代。而八仙所分持之檀板、扇子、洞箫、渔鼓、宝剑、葫芦、荷花、花篮等八物,被唤作“八宝”,民间认为带有仙气,而备受青睐。而“八仙过海”、“八仙献寿”等传说,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八仙宫遍及各地,其主要殿堂名八仙殿,专门供奉八仙神像。八仙之择取,分别代表男、女、老、少、富、贵、贫、贱,与市井生活十分贴近,生动活泼,亲切自然,亦可视为俗界与仙界沟通之桥梁。

唐宋时期,宗教发展之新趋势逐渐分明,即“三教合一”。而究其原因,首先来自朝廷层面之整合。中国政治制度之总体走向,乃专制集权,而对集权形成掣肘之一切因素,均予无情打压。秦汉以降,儒释道三足鼎立,并行互补。而汉武“独尊儒术”后,儒学登堂入室,成为中坚。设立官学,儒生食禄。隋唐以降,创立科举制度,且发展迅猛,日趋完善,儒士通过考试而获取功名,进而出将入相,立命安身。唐代,对僧道之管理,亦有专规。各依其籍,三年一造册,一式二份,一份存于州县,一份上报朝廷,僧册报祠部,道册报宗正(管理李姓宗室之机构,以道教教主李耳之故,道士以宗室视之)。唐文宗时,设左右街僧录,专司对寺院及僧尼事务之管理;宋因之,改称僧录司。

宋代诸帝,对道教深信不疑,徽宗甚至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特于都城设道录院,于地方设道正司,加强对道教之管理;宫观内部管理之一系列规章制度亦随之完善,凭借对宫观设立之审批与限制,以加强对道教之管理。并设置道冠职官制度,对道士入道年龄、程序、戒律、礼仪等,均有详尽规定。对道士封号,亦有严格标准。设道官二十六阶,道士可依阶各享俸禄。为后世道教之发展,确立基本框架,奠定坚实基础。在朝廷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方面,宋代堪称走在前面,

而另一方面,各教内部自身建设之完善,亦在进行中。因大德辈出,门派林立,信徒众多,寺院广布,若无规无序,则困于纷争,难以凝聚,缺乏引力,影响发展。而佛教禅宗一脉横空出世,后来居上,与其注重立规、悉心恪守息息相关。

佛门清规,乃丛林众僧日常遵行之规制。中国最早之清规,乃东晋高僧道安所立《僧尼轨范》,今已不传。影响至大且沿用至今者,首推《百丈清规》。其为马祖、百丈师徒二人所创之丛林制度,,史称“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

佛教古律旧规,一向排斥劳作,认为掘地、除草、种树等,皆属“不净业”,僧众不可为之。而禅宗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依豪奢堂殿、经像、法物,自六祖惠能以降,诸多开山祖师,皆亲事劳作,以身作则。随着禅宗影响不断扩大,与古律旧规矛盾尖锐,冲突日显。而禅宗僧众,以前多寄住于律寺之中,后因参修禅法者日增,独立禅堂之需迫在眉睫,因此,马祖率众开山,另建禅寺,称为“丛林”。而有丛林则必有相关制度,于是,马祖弟子百丈禅师苦心孤诣,孜孜以求,制定出一整套戒律清规以便于禅院事务之管理,系统而严谨,世称《百丈清规》,分上、下两卷计九章。卷上为祝厘章第一、报恩章第二、报本章第三、尊祖章第四、住持章第五‘卷下为两序章第六、大众章第七、节腊章第八、法器章第九。于阐释佛理、制订规制、生产方式、生活内容等方面,多有创新,从而为禅宗发展扫清障碍,居功至伟。道一从理念层面开辟为禅学指明方向,而怀海则从实践层面完善了禅学之具体内容。其所定《丛林要则》二十条如下: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百丈禅师之禅法,既具北宗渐修之风格,又具南宗直指之取向,信众因根器不同,可各取所需,各得其益。因而广被接受,影响日深。《百丈清规》问世千余年来,虽屡经删修,但始终以此为蓝本。一直是历代寺院的基本法规和禅宗僧侣必须遵循的基本规戒。怀海既是立法者,亦为实行者,他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将禅学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宋儒曾彷效此清规而创立书院,辩章学术,传承文明;而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全面参照禅宗理念及修行方式,对后世道教之发展,贡献尤卓。

两宋之交,王重阳创“全真道”于陕西终南山。重阳曾传教布道于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自题所居为“全真堂”,凡入道者,皆称“全真道士”,因而得名。重阳苦行以修道,倡导乞食,主张道士屋舍,仅遮风雨即可。汲取儒﹑释部分思想,主张“三教同流”、“三教合一”。从儒释道三教各取其一,规定以道教之《道德经》﹑佛教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与儒教之《孝经》为主要经典,各取其一,兼收并蓄。教人“孝谨纯一”、“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提倡以个人隐居潜修为主,不尚符籙,不事黄白之术。认为“清静无为”乃修道之本,只有除情去欲,心地清静,方可返朴归真,识心见性。注重修炼“性命”,认为“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气神相结,谓之神仙”。且规定修道者必须出家,并忍耻含垢,苦己利人,戒杀戒色,节饮食,少睡眠。宣称“以柔弱谦下为表,以清静虚无为内,以九还七返为实,以千变万化为权”。将佛教禅宗丛林制度全面引进,将道教宫观亦称“丛林”。并撰《重阳立教十五论》,作为全真道士之行为规范。同时借用儒家宗法制度,以加强全真道内部之严密性,并以儒家伦理作为立教之根据。总之,“三教合一”之状甚明,“参佛汇儒”之势彰显。从而为道教后世之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宋金之交,全真道乘势而兴,大展其用,而丘处机(亦作邱处机,乃因孔子避讳,改丘为邱)居功至伟。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年二十,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为师,备受激赏,从师四年,重阳羽化。临殁,嘱其学道于马丹阳,遂从马丹阳、谭长生、刘长生等四人,护重阳灵柩,归葬终南山下。庐墓三年,极尽师徒之礼。后各奔西东,传道修业,处机先独居磻溪六载,再赴龙门,悠悠七稔,专心致志,艰辛备尝。后世道教之龙门派,亦称北派者,即以其修道于龙门而定名。其间,修道每有心得,必随时赋诗以记,流传甚广,声誉日隆。后因金朝京兆统军夹谷公礼请,遂还归终南,弘扬全真至道。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处机应金世宗召,自重阳故居赴中都(今北京)。世宗求道甚殷,就近安置于万宁宫之西,一年之中,屡次召见。处机乃对世宗作“持盈守成”之诫,影响深远。居京期间,尝奉旨塑王重阳像于宫观,并职“高功”,主持“万春节”醮事,事毕,处机还山心切,屡屡请辞。是年八月,世宗俞允,赐钱十万,谢而不受。不久,世宗崩,章宗继位。处机回到故乡栖霞,大修道观,安置信众。自金泰和三年(1203)始,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时间长达二十四年。

时宋金激战,宋军收复栖霞,宁宗久慕处机道望,遣使召请南行,命元帅彭义斌遣军护卫,处机坚辞不行。是年五月,成吉思汗于西征途中,自奈蛮国遣近臣札八儿、刘仲禄,远涉间关险阻而至,持诏诚邀处机西行。诏曰:

七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是以南连蛮宋,北接回纥。东夏、西戎,悉称臣佐。任大守重,惧有阙政。且夫刳舟剡楫,将以济江河也。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朕践祚以来,勤心庶政。三九之位,未见其人。伏闻先生体真履规,博物洽闻,探赜究理,道冲德著,有古君子之遗风,抱真上人之雅操。今知犹隐山东旧境,朕心仰怀无已。山川悬阔,有失躬迎之礼,朕但避位侧身,斋戒沐浴,选差近臣,备轻车,不远数千里,谨邀先生,暂屈仙步,不以沙漠远行为念。或忧民当世之务,或恤朕保身之术。朕得亲仙座,惟先生将咳嗽之余,但授一言斯可矣。

渴望之诚,跃然纸上。刘仲禄奉命为请师专使,带蒙古亲兵二十人,一路探访,来到登州。丘长春却一反常态,立即应允。于是精选弟子十八人相从,启程北行,到了燕京行省(北京)。所经之处,遇者辄求诗作墨宝,因有此一纸,即可免元兵杀戮。后蒙古用兵中国,官民尽得丘长春全真道之庇护,究其善因,乃种于此时也哉。

处机抵燕京时,成吉思汗因西征而行远,处机徒发望尘之叹。据《辍耕录》,尝进表陈情云:

登州栖霞县志道丘处机,近奉宣旨,远召不才。海上居民,心皆恍惚。处机自念谋生太拙,学道无成。辛苦万端,老而不死。名虽播于诸国,道不加于诸众人。内顾自伤,衷情谁测,前者南京(指金朝,笔者注)及宋国,屡召不从,今者龙庭,一呼即至。何也?伏闻皇帝,天赐勇智,今古绝伦,道协威灵,华夷率服。是故便欲投山窜海,不忍相违。且当冒雪衔霜,图其一见,盖闻车驾只在桓抚之北,及到燕京,听得车驾遥远,不知其几千里。风尘澒洞。天气苍黄,老弱不堪,切恐中途不能到得,假之皇帝所,则军国之事,非己所能。道德之心,令人戒欲,悉为难事。遂与宣差刘仲禄商议,不若且在燕京德兴府等处,盘桓住坐,先令人前去奏知。其奈刘仲禄不从,故不免自纳奏帖。念处机肯来归命,远冒风霜,伏望皇帝早下宽大之诏,详其可否。兼同时四人出家,三人得道,惟处机虚得其命。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伏望圣裁。龙飞年三月日奏。

至十月间,成吉思汗在邻近印度边境,遣使奉诏,再邀西行。诏云:

成吉思皇帝敕真人丘师省,所奏应召而来者,具悉。惟师道逾三子,德重多方。命臣奉厥元纁,驰传访诸沧海。时与愿适,天不人违。两朝屡召而弗行,单使一邀而肯起。谓朕天启,所以身归。不辞暴露于风霜,自愿跋涉于沙碛。书章来上,喜慰何言。军国之事,非朕所期。道德之心,诚云可尚。朕以彼酋不逊,我伐用张,军旅试临,边陲底定。来从去背,实力率之固然。久逸暂劳,冀心服而后已。于是载阳威德,略驻车徒。重念云轩既发于蓬莱,鹤驭可游于天竺。达摩东迈,缘印法以传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顾川途之虽阔,瞻几杖以非遥。爰答来章,可明朕意。秋暑,师比平安好。旨不多及。

由是,处机不辞险阻,率弟子李志常等一干弟子前往。历时三年,行程万里,到达邪迷思干城。再过铁门关。1222年,以七十四岁高龄,与成吉思汗相会于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之阳。

成吉思汗对丘处机礼遇甚重,言听计从。呼为神仙,而避唤其名。处机则以儒、道两家之忠孝仁义,谆谆劝其戒杀而治天下。《元史•释老传》载: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曰:天锡仙翁,以悟朕志,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于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

成吉思汗深是其言,欣然接受,史称“一言止杀”。同时,处机把握时机,对成吉思汗加以说服与感化。如本传载:

一日雷震。太祖以问处机。对曰:雷,天威也。人罪奠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而震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太祖从之。岁癸未,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处机请曰:天道好生,陛下春秋高,数畋猎,非宜。太祖为罢猎者久之。

成吉思汗既赐处机以虎符、玺书,等同于列土封侯之荣宠。其以间关万里之行,换得虎符玺书而归,不仅为道门增长声威,而全真师徒凭此便宜行事,护族佑民,倡仁戒杀,功德无量。《元史•释老传》载:

时国兵(元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罗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

居住一年,处机自北印度的边境返国,成吉思汗派骑兵数千,护送至燕京。二人此番过从,对其后蒙古--元朝之立国理念,影响至大。东归后,处机积极布道,使全真派乃至道教进入兴盛期。太祖十九年(1224)春,处机应蒙古国治下燕京官员之邀,主持天长观(今白云观)。三年后,成吉思汗下诏,将天长观更名长春宫,改天长观为长春宫。又敕修白云观,合而为一。并以万岁山、太液池赐之,更名为万安宫。赠“金虎牌”,并云“道家事一切,仰‘神仙’处置”,处机得掌天下道教。处机则参照禅宗《百丈清规》,在全真道以往教规基础上,完成《长春丘真人清规榜》。道教丛林制度建立后,道观主持亦称“方丈”,其它称谓亦多与禅宗趋同;道士亦称“出家人”,食素而不婚;唯无须剃度,从中土之俗让他蓄发、冠巾。《清规》之制定,对道教之发展,贡献卓著。

是年七月初九日,处机仙化于兹,享寿八十。城中三日瑞香氤氲,世人称奇。至元世祖时,追尊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为纪念“丘神仙”之无量功德,道教信众定其生辰(夏历正月十九日)为“燕九节”,岁岁庆祝,至今不衰,早已成为京津一带著名风俗之一。

元世祖时,处机高足尹志平等,世奉玺书,袭掌其教。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加赐金印。其余门人,分符领节,各据一方,承丘祖余泽,继长春遗志,传播教化,庇护黎民,芸芸众生,免遭涂炭。追怀千古,感佩莫名。

白云观位于当今北京西便门外,乃中国道教协会办公地之。前已述及,其原名天长观,乃唐开元二十六年(739)玄宗为奉祀圣祖玄元皇帝老子而建,至今已有近一千三百年之悠久历史。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特建此观。观内至今还有一座汉白玉石雕老子坐像,据传乃唐代遗物。

金正隆五年(1160年),天长观遭火灾,焚烧殆尽。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载方得竣工。金世宗赐名曰“十方天长观”,成为当时北中国最大道教丛林。因礼遇丘处机,特安置于此。泰和二年(1202年),天长观再罹于火,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改名曰“太极宫”。金宣宗贞祐二年(1215年),国势不振,迁都于汴,太极宫遂逐渐荒废。

元初,丘处机(长春真人)自西域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后,东归燕京,赐居太极宫。当时宫观遍地瓦砾,一片凄凉。长春真人命弟子王志谨,主领兴建。遂大兴土木,历时三载,殿宇楼台,焕然一新。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五月,成吉思汗敕改太极宫为“长春观”。七月,处机仙逝于长春观。

翌年,长春真人首席弟子尹志平,于长春观东侧下院建“处顺堂”,以藏丘祖仙蜕。时至元末,争战连年,长春观原有殿宇,日渐衰圮,衰败不堪。

明初,以处顺堂为中心,重建宫观,并易名为白云观。清初,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曾对白云观进行大规模重修,基本奠定当今白云观之规模,可体现出最能代表全真道丛林之凛凛威仪与宏大气象。

白云观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及后院,规模宏大,布局紧凑。中路即中轴线上,以山门外照壁为起点,依次为照壁、牌楼、华表、山门、窝风桥、灵官殿、钟鼓楼、三官殿、财神殿、玉皇殿、救苦殿、药王殿、老律堂、邱祖殿与三清四御殿。

照壁又称影壁,位于观前,正对牌楼。壁上嵌有“万古长春”四个大字,出自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之手笔。其字体遒劲有力,令人叹赏不绝。牌楼原为棂星门,乃观中道士观星望气之所。后演变为牌楼,已失去原有观象之用。此牌楼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为四柱七层,取歇山式。山门为石砌的三券拱门,有门洞三,象征“三界”,跨进山门,则象征跳出“三界”而入神仙洞府。山门石壁上,雕有流云、仙鹤、花卉等图案,其刀法浑厚,造型精美。中间券门东侧浮雕中,隐一石猴,仅巴掌大小,已被游人摸得黝黑锃亮。老北京有传说云:“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石猴乃神仙化身,游人以手抚摸,讨个吉利。观内共有石猴三只,均小巧玲珑,且分藏于不同地点,非细心寻觅者,实难一睹。故有“三猴不见面”之说。窝风桥为南北向单孔石桥。桥下无水。与观外“甘雨桥”,遥相呼应,象征风调雨顺。

灵官殿主祀道教护法神王灵官。神像为木雕,乃明代遗物。高约1.2米,比例适度,造型精美。红脸虬须,怒目圆睁,左手掐诀,右手执鞭,形象威猛。左侧墙壁上,有为赵公明、马胜画像,右侧墙壁上,有温琼、岳飞画像,即道教四大护法元帅。

钟楼、鼓楼,各立西东。于建筑布局上,与其他宫观截然相反。据称,元末长春观殿宇倾圮殆尽。明初重建时,以处顺堂(今称邱祖殿)为中心,保留原有钟楼,于钟楼之东,新建鼓楼,故成此格局。

三官殿内,奉祀天、地、水“三官大帝”。据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财神殿则供奉三位财神,中为春神青帝,左为文财神赵公明,右为武财神关羽。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元始天尊封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招财、进宝、纳珍、利市四神。于是成为民间广泛供奉之财神。关羽,即关圣帝君,民间广为信仰,荫蔽范围极广,近乎全能之神,财神仅为其形象之一。

玉皇殿奉祀玉皇大帝。神像为明代木雕,高约1.8米,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捧玉笏,端坐龙椅。神龛前及两边,垂挂许多幡条,上绣颜色各异之篆体“寿”字一百,称“百寿幡”。左右两侧有铜像六尊,乃玉帝阶前四天师二侍童,均为明代万历年间所铸。殿壁之上,挂有绢丝工笔彩画八幅,分绘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三十六帅、二十八宿,均为明清时期之佳作。

救苦殿奉祀太乙救苦天尊。天尊骑九头狮,左手执甘露瓶,右手执宝剑。道经云:太乙救苦天尊乃大慈大悲天神,专门拯救不幸堕入地狱之人。

药王殿奉祀唐代著名道士、医学家孙思邈。他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著作多种,于中国医学药学领域,贡献极大,后世尊之为药王。

    老律堂 原名七真殿。供奉全真七子,即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中座为邱处机,左座依次为刘处玄、谭处端、马钰;右座依次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清代高道王常月,曾奉旨在此主讲道法,开坛传授戒律,求戒弟子,遍及神州;道门玄风,为之一振。后世为纪此盛事,便将“七真殿”更名曰“老律堂”,即传授戒律之殿堂。老律堂宽敞廓大,乃观内道士举行宗教活动之所。每日晨夕,众道士皆须上殿诵经;每逢道教节日或祖师圣诞,则于此设坛,举行斋醮法会。

邱祖殿奉祀全真龙门派始祖长春真人丘处机。殿内正中,摆放着一个巨大“瘿钵”,系以一古树根雕制而成。此钵乃清朝雍正皇帝所赐。传说观内道士生活无着时,可抬此钵赴皇宫募化,宫中必有施舍。丘处机之遗蜕,即瘗埋于此“瘿钵”之下。

三清四御殿为二层阁楼。上层奉三清,下层奉四御。三清像为明朝宣德年间所塑,高2米余,神态安详超凡,色彩鲜艳如初,富丽而不失古朴。四御即辅佐玉皇大帝之四位天帝,即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和后土皇地祇。这些都是清代中期泥塑金漆沥粉造像,高约1.5米。殿前庭中,有鎏金铜鼎炉,乃明嘉靖年间所铸。香炉造型浑厚,周身雕铸云龙图案,共有金龙43条,精美异常,弥足珍贵。

白云观西路,有神特、祠堂院、八仙殿、吕祖殿、元君殿、文昌殿、元辰殿等。

进入西院,首先映入眼帘者,乃酷似骏马之铜兽一匹,走近细审,其造型竟为骡身、驴面、马耳、牛蹄,因此有“四不象”之谓。其正名曰“特”,神兽也,具有奇特功能,人若有不爽处,只要先摸自己,再摸其相同部位,即可手到病除。

八仙殿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殿内奉祀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李铁拐、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位道教仙人。

吕祖殿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殿内奉祀吕洞宾祖师。吕洞宾是八仙中影响最大,传闻最广之仙人。其周游天下,化度世人,或隐或显,世莫能测。

元君殿奉祀道教女神。中座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左座分别为催生娘娘与送子娘娘,右座分别为眼光娘娘与天花娘娘。四位娘娘之所辖,皆女子耽心之事,故而信众云集,香火甚旺。

文昌殿奉祀掌管人间科名禄位之文昌帝君。旧时,举子应试前,必参拜之,过后,亦当来谢。每逢文昌帝君诞辰,则行“三献礼”祭祀之。故而地位突兀,颇不寂寞。而文昌帝君两侧,一为孔子,一为朱子。虽称“三教合一”,然道教自身之之主体地位,可见一斑。

元辰殿俗称“六十甲子殿”,奉祀六子甲子神和斗姥元君。六十甲子源于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即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起自甲子,止于癸亥,一周期乃六十年。六十甲子神,乃六十位星宿,轮流值年,掌管一年之事。值年神,又称太岁神。对应某人生年之神,即本年神(本命太岁)。六十甲子神,皆各有名号。如甲子年出生者,其本命神则为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相传,礼拜本命神,即可获其护佑,百恶皆伏,所行大吉。

白云观东路,有三星殿、慈航殿、真武殿和雷祖殿。

三星殿,清朝时称“华祖殿”,奉祀神医华佗。白云观于2000年重修后,改为“三星殿”,奉祀福、禄、寿三星真君神像。

慈航殿,清朝时称“火祖殿”,奉祀火德真君。白云观于2000年重修后,改为“慈航殿”,奉祀慈航天尊(佛教称为观音菩萨)。

真武殿,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2000年重修,奉祀真武大帝。

雷祖殿,建于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所奉主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陪祀风、雨、雷、电等四位雷部天将。殿内神像,均为明代所铸铜像。

白云观后院,乃一清幽雅静之花园,名“云集园”,又号“小蓬莱”。其由三个庭院连接而成,游廊迂回,假山环绕,花木葱郁,绿树成荫。东有友鹤亭、云华仙馆,西有妙香亭、退居楼。布局紧凑,颇具匠心。花园中心,乃戒台与云集山房。戒台为道教全真派传授“三坛大戒”(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戒)之坛场,云集山房则为全真道律师向受戒弟子讲经说法之所。1989年,白云观曾在此举行建国以来首次全真派传戒仪典,盛况空前。

就本人而言,则更珍爱白云观所存元大书法家赵孟頫之《松雪道德经》及《阴符》刻石焉。

2001年6月25日,作为清代古建筑,白云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坐为首都一大名胜,白云观以其古老独特之综合魅力、神秘厚重之文化承载,吸引着海内外众香客游人。每年春节,民俗庙会如期举办,届时,游人如织,摩肩接踵,举袂成幕,热闹非凡。白云观已成为人们了解中国道教文化与传统习俗之重要窗口,亦是中华民间信仰集大成之地。

余  论

儒释道在中国传统社会鼎足而三,缺一不可,而圆融互补,共撑国人精神大厦,真社稷之幸,民族之荣焉。

通过回顾长春真人丘处机之高品与白云观之风物,可清晰感受到,同为中华文化要素之儒释道三家,和而不同,相依互补,旁参融汇,凡两千年。虽时有冲突,然皆未伤元气,亦未尝消泯自身特色,体现出中华文化体系内协调不同理念之高超智慧。尤其于近世,动荡不已,社会转型,儒释道三家皆受重创,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华文化之生命力之强大,超于寻常。

分而言之,儒学以昂扬的处世态度、入世的精神特质和利他的价值取向,教育并鼓舞着一代代志士仁人兼济天下、发奋进取,也成就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千秋伟业。道家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使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失败之背运者,可获得抚慰与关怀。而道家鼻祖老子所倡导的“生而不有”、“长而不宰”、“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等理念,代表着中华文化体系之顶级睿智。而佛教理念,对于以个体存在之生命,因出生之偶然与死亡之必然、自身之卑微与宇宙之浩大、欲望无边而能力有限等多种因素,而必然遭受之痛苦折磨,提供修行场所、理论依据与精神依托。佛家首倡众生皆苦,将痛苦视为生命之常态与前提;提倡六世轮回、因果报应,将此生之一切苦难的补偿移至来世。体现出豁达与超然。故而各有所长,各据其位。

通观三教,似可得出如下判断:就个性而论,强者尊儒,智者信道,慧者崇佛。对于一般人的一生而言,儒、释、道又可代表三种境界。血气方刚、欲建功立业时,一般都会以儒家信条为圭臬,发奋进取、自强不息;而遭遇挫折之后,气焰收敛,甚至心灰意懒时,开始理解道家学说之可贵,逐渐重视修身养性,享受生命;屡遭打击、万念俱灰之后,则往往避入空门,焚香吃斋、参禅打坐,体味万物皆空的境界,借以安慰伤痕累累之心灵。然就全真道理念而论,既提倡佛教之苦行悟道,又旁参儒家之入世进取,而不排斥修身养性,颐养天年,故极显睿智,令人神往。

就全真道第一丛林白云观而论,其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依托道教灵活开放之神灵体系,将大量历史人物升至仙界,安享供奉,接受香火。亲切自然,与民同乐。在急需复兴传统文化,重构精神家园之当今时日,其作为民俗文化荟萃之圣地,道教精髓展示之平台,地位将更加突兀,光彩将愈发夺目。

永君按:此文乃应约而作,已刊发于《北京文史》2015年第3期,题为《丘处机与白云观》。特此说明。

文章来源:原载《北京文史》2015年第3期,题为《丘处机与白云观》。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