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营营复营营 不如吃茶去
作者:邸永君 日期:2025-01-16


赵州和尚开示图


赵朴初居士手迹


2024年春,明海法师与永君合影于凤凰岭中国佛学院本科部

 

偈曰: 

用尽平生力 

终局皆了毕 

营营复营营 

不如吃茶去 

赵州和尚“吃茶去”之典,源于唐代赵州观音寺(今柏林禅寺前身)方丈从谂禅师与两位僧人之对话。 

据《五灯会元》,当年,有二位僧人来寺请教禅法。方丈问一僧:“是否曾来过?”答曰“未曾来过”。方丈复曰:“吃茶去。” 又问另一僧,答曰:“曾来过。” 方丈曰:“吃茶去。” 监院不解“来过与未曾来过者皆嘱吃茶去”之原由,于是请教方丈。方丈不答,直唤监院法号,监院应之。方丈又曰:“吃茶去。” 

方丈以“吃茶去”引导弟子领悟禅法奥义,启示悟道过程,直指人心,以体现佛门“平常心是道,平等心即禅”之精髓,深蕴禅机,高且妙也。 

赵州和尚(778年--897年),法号从谂,乃著名禅宗大德,于赵州观音寺弘法传禅达40年。因嗜茶成癖,每次论道开示之前,必先云“吃茶去”,遂成禅门著名公案,亦是茶文化最为夺目之经典符号焉。 

千余年后,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居士(1907--2000)曾作偈云:“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切中肯綮,画龙点睛,将“茶禅一味”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代高僧、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柏林寺住持明海法师(1968--),遥承赵州和尚法脉,参研“茶禅一味”至理,乍现灵光,瞬间顿悟,首创“茶之六度”说。其云: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 

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 

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 

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 

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寓茶道于佛法,茶禅一味,何异何殊?真真妙思至论。且生老病死,众生一也。故云:营营复营营,不如吃茶去。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