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南苑史话
作者:邸永君 日期:2007-09-19

    南苑位于京城之南二十里,方圆一百六十里,曾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苑囿。元称“飞放泊”,明称“南海子”,明末时出现“南苑”之名,清因之。南苑之中心地区又名“万字地”。来源有二说,一是因此地多蔓(读万)子草而得名,二是该地曾驻扎过卐(万)字军,因称万字地也。
  南苑之开发,当不晚于辽代。经金、元、明、清等朝代苦心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而其形成和发展,又与所处地理位置及水文条件密不可分。
    从地理学角度考察,南苑座落于永定河冲积扇前缘。历史上,这一带方圆百十里地势低洼,鲜有人迹。北有凉水河、小龙河,南有凤河,清流潺潺;一亩泉、苇塘泡子、团泊、五海子、卡伦圈等湖沼,波光粼粼,泉源密布;潴以碧海,湛以深池,“四时不竭,汪洋若海”。据《明一统志》,永乐年间,“以禁城北有海子(今积水潭),故别名南海子”。又因南海子乃上林苑之一部,至明代末时已有将其成为南苑者。明代大学者吴伟业就曾赋《南苑》诗,诗中有“南苑车声穿碧柳,西山驰道夹青槐”之句,可略窥当时南苑之景致。因此处水深土厚,气候温湿,故而草木生长茂盛,生态环境极佳,獐、鹿、雉、兔、麋鹿、黄羊等草食性动物大量繁衍,并有狼、狐等肉食性动物出没。所以自古便是一大天然狩猎场所。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酷爱游猎活动,辽代以降,北方游牧民族契丹、女真、蒙古等依次大举南下,并先后建都于今北京一带。南苑以临近帝都而具地利,此地成为皇家苑囿也就顺理成章。同时,除满足帝王巡幸游猎的雅兴之外,也为训练骑兵和围射等军事技能提供了必要条件。
    南苑之形成,可上溯至10世纪初,当时游牧于西辽河上游一带的契丹族崛起,建立辽朝。辽会同元年(938年)得燕云十六州,升幽州为南京,成为辽代陪都之一。城方二十五里,设南京道,称南海幽都府。契丹贵族经常在南京近郊进行狩猎活动,“放鹘、擒鹅”,时称“春捺钵”。并“阅骑兵于南郊”,以训练兵马。当时京畿一带人烟稀少,契丹人的渔猎范围甚广,而城南之地,则是其主要场所之一。
    金贞元元年(1153年) 海陵王完颜亮诏改燕京为中都,并迁都于此。据《金史》,海陵王为满足游乐需要,常率近侍“猎于良乡”、“猎于南郊”。金章宗承安三年(1198年),为方便游幸,特在中都城南建行宫,章宗常“猎于近郊”。还将近郊划分为若干“围场”,分拨诸王射猎。“明昌元年二月丙申,遣谕诸王,凡出猎毋越本境。”且设鹰坊,“掌调养鹰鹘(海东青)之类”,供帝王渔猎使用。至是,皇家苑囿之雏形初显。
    至元代,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在金中都基础上兴建大都。他们素重骑射,必然要开辟游猎和训练兵马的处所。据《日下旧闻考》,元中统四年(1263年)忽必烈在城南二十里处营建苑囿,时称“下马飞放泊”。“曰下马者,盖言其近也。” 另据《元混一方舆胜览》,飞放泊“广四十顷”。其位置大致在今丰台区南苑镇北、东高地以西、北大红门以南一带。其时,大都附近还有柳林海子,北城店飞放泊、黄埃店飞放泊等园囿。南苑时称“小海子”,大概以规模较其他园囿为小。“小海子”北起南街,南到西四合庄(双泡子北岸),东到德茂庄,西到大白楼。据《鸿雪录》记载,元廷还规定“大都八百里以内,东至滦州,南至河间,西至中山,北至宣德府,捕兔有禁。”将把这一带开辟为专供蒙古贵族游幸、飞放之所。其横蛮无理可见一斑。《元史》记载:“冬春之交,天子或亲幸近郊,纵鹰隼搏击,以为游豫之度,谓之飞放。”所谓飞放,就是帝王在侍卫的簇拥下到湖沼纵放名雕“海东青”以擒杀天鹅、大雁的狩猎活动。
    据《帝京景物略》,蒙古贵族曾在柳林海子建行宫,且堆筑晾鹰台、幄殿。“中殿,瓦为之;曰幄殿者,猎而幄焉。殿旁晾鹰台,鹰扑逐以汗,而劳之,犯霜雨露以濡,而煦之也。台临三海子,水泱泱,雨而潦,则旁四淫,筑七十二桥以渡,元旧也。”经树十年营建,下马飞放泊已初具规模。
    明承元祚。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于永乐五年(1407年)三月诏改元上林署为上林苑监,又下令扩充元下马飞放泊。永乐十二年(1414),尽逐“小海子”周围居民,将“飞放泊”面积扩大数十倍。继而于四周筑起土质围墙,开辟北大红门、南大红门、东红门、西红门,命名曰“南海子“,使之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皇家苑囿。据《大明一统志》,“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旧为下马飞放泊,内有按鹰台。永乐十二年增广其地,周围凡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丈。中有海子三,以禁城北有海子,故别名南海子。”明廷在南海子里大兴土木,先后修筑旧衙门提督官署和新衙门提督官署,以及关帝庙、灵通庙、镇国观音寺等配套建筑。明代多次在此地大兴土木。据《明宣宗实录》,“明宣德三年(1428)十一月,命太师英国公张辅等拨军修治南海子周垣桥道。七年八月,修南海子红桥等闸。”明正统七年正月,修南海子北门外桥。八年六月,修南海子红桥。......十年正月,修南海子北门外红桥,十二年六月,修南海子北门大红桥。天顺二年(1458)二月,修南海子行殿大红桥一,小桥七十五。” 据《御制灵能庙碑》,明正德五年(1510年)时,又以“上林苑虽育养禽兽供御之所,亦先朝以时狩猎讲武之地,不可废也”为由对南海子进行过修缮。据《可斋笔记》,明廷还陆续修建了二十四园,派海户千余守视海子内獐鹿雉兔。“每猎则海户合围,纵骑士驰射于中,所以训武也。”经上述大规模修葺,南海子不但规模宏大,且设施完备。苑中奇花竞放,嘉树成荫,禽兽鱼鳖,丰殖繁育,百草绿缛,群卉芳菲。“南囿秋风”已成为当时著名“燕京十景”之一。为加强对南海子的管理,明廷设“海户屯”把守,由太监总领经营海子事务。围墙内称“海子里”,围墙外称“海子外”。
    明廷每年都要在南海子组织合围狩猎、训练兵马。成祖、英宗、武宗、穆宗等皆曾亲率文武百官出猎南海子。至明中期以后,国力渐衰。隆庆(1567—1572)年间,南海子因年久失修,“榛莽沮茹,宫幄不治”。后因京畿暴雨,卢沟河水将南海子围墙冲溃崩圮,苑中树木陆续被盗卖,禽兽也因失去栖身之所而四散奔逃,南海子呈现出一派凄凉败落的景象。
    顺治元年(1644),清廷定鼎北京。擅长狩猎骑射的满族贵族对南海子情有独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重加修葺,以南苑名之。据《日下旧闻考》,“南海子即南苑,在永定门外。元时为飞放泊,明永乐时复增广其地,周垣百二十里。我朝因之,设海一千六百,人各给地二十四亩。春蒐冬狩,以时讲武。恭遇大阅,则肃陈兵旅于此。”。在重修明朝南海子围墙的基础上,又新辟五门,连同明代的四座海子门,合称九门。“南苑缭垣为门凡九,正南曰南红门,东南曰回城门,西南曰黄村门,正北曰大红门,稍东曰小红门,正东曰东红门,东北曰双桥门,正西曰西红门,西北曰镇国寺门。” 每座门皆有门楼,下各有门洞三,门内各派驻兵士10名,以把守之。乾隆(1736 -1795)年间,又拨帑银38万两,依次将原有土墙改建成砖墙,墙用五尺厚三合土做根基垒48层砖,灰色砖墙基宽五尺,顶宽二尺,全长120余里,共有墙垛19085个,其形状与天坛围墙颇为相似。并增设角门十三座。历经顺治、康熙、乾隆等数朝刻意经营,南苑内景致多至24处。重建和新建的行宫有四,曰旧宫、新宫、南宫和团河行宫;寺庙有八,曰宁佑庙、真武庙、三关庙、娘娘庙、镇国寺、永穆寺、德寿寺、清真寺。另有晾鹰台、双柳树等著名景致。据《清代国家机关考略》,为加强管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特设奉宸苑管理南苑等处事务。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苑丞等二十七人,“掌征收南苑之地赋及管理行宫、寺庙等事。并设防御、骁骑校及门军、马甲等,掌南苑之门禁。至清中期,南苑内已是湖沼如镜,林木葱茏,鹿鸣双柳,虎啸鹰台,生机勃勃,与北京西北郊的“三山五园”遥相辉映。
    清廷善于经营,除派官员进行严格管理外,还有海户1600余,设南苑庄头、苑户、果户等,建制及规章制度日趋完善。为保护苑内异兽珍禽,清廷严禁百姓涉足南苑射猎,还采取措施,定期在苑内栽种树木,并限制土地开垦。并经常对苑内危害珍禽异兽的食肉动物如鹰雕、狼、狐等予以围剿。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规定,凡在南苑内打得皂雕、虎斑雕、芝麻雕者,每只赏银一两;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奏准,南苑内打得狼一只,赏银五两。乾隆元年(1736年)又奏准,在苑内打得狐一只,赏银一两。据记载,康熙、乾隆、嘉庆诸帝为清除苑内“狼暴”,每年冬日在南苑围猎时,都把狼、狐等食肉动物列为主要捕杀对象,称之为“打狼围”。由于措施得力,苑内珍禽异兽得到很好的保护。可谓草木葱郁,百鸟翔集,尤其是珍奇的麋鹿(四不象)在这里得以迅速繁衍。
    南苑不仅是帝王游玩狩猎之所,且是操演阅兵之地。据《清史稿•礼志》,“顺治十三年,定三岁一举,著为令。”此后清朝皇帝常在南苑阅兵,主要地点选在西红门内杀虎台和南大红门北面的晾鹰台。“康熙十二年,阅兵南苑,圣祖擐甲,登晾鹰台......阅毕,命树侯台上,亲发五矢,皆中的;复骑而射,一发即中。”乾隆、嘉庆、道光等亦常在此检阅八旗兵阵。此外,为增加行围野趣,清廷还于南苑堆筑三台山、大台子、二台子等土埠,以使之更具山地丘陵色彩。
    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整饬武备以御外侮,清廷增设神机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南苑旧衙门行宫北面建“营盘二十二座,瓦房五十九间,灰房七百十三间,土房三千六百四十六间,营门四十六座,濠墙四百二十四丈。”神机营分为左翼、右翼及中营,共驻扎官兵一万四千余人。光绪年间神机营有马、步队二十五营。但因朝政腐败,武备废弛,虽取“威远”、“震宇”之名,但也只能是虚张声势,自我安慰。
    颇值得一提者,作为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北京贡苑麋鹿种群,也经磨历劫,命运多舛。光绪十六年(1890),永定河决口,洪水泛滥,城南一片泽国,河水从北墙九孔闸涌入低洼的苑区。瞬时变成汪洋一片。苑墙崩圮大半,麋鹿、黄羊等从苑内逃出,多被饥民捕食。而南苑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发生于世纪之交。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曾在南苑一带与义和团发生激战。洋兵在小红门架起门大炮几十门,轰击槐房村和新宫村,炸死炸伤义和团和无辜村民3000余人,两村被炸成一片焦土。后又偷袭南宫村,残杀无辜村民数千人,南宫宫殿和民房百余间变为一片废墟。与此同时,八国联军还烧毁了旧衙门宫(旧宫)和宁佑庙,抢走了德寿寺的斤鼎和大量古籍法帖。日本兵闯入团河宫,抢走珠宝玉器、古画、古籍,不能带走的则全部砸碎。俄国兵将团河宫南草地里的一千多头鹿和四不像(麋鹿)驱散。经此浩劫,行宫寺庙多被焚毁,鸟兽尽被射杀;苑中囿养的最后一群麋鹿也被抢掠一空,并从此绝迹。据说当时曾剩下麋鹿一对,养在某王府,后被转送“万牲园”,未几死去。麋鹿自此不见于其故乡中国。“辛丑条约”签定后,清廷国库空虚,内外交困,已无力也无心再予恢复南苑。自此,这座拥有六百多年辉煌历史的皇家苑囿便一蹶不振,日趋萧条。真是繁华事散,人去苑荒。
    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廷设南苑督办垦务局,出售土地执照(时称“龙票”),拍卖苑内荒地。当时朝中的显贵、官僚、太监及皇商趁机大量争购“龙票”,地价为“上等地每亩白银三两二钱;中等地每亩白银二两半;下等地每亩白银一两七钱”。外国人也染指其间。当时的燕京大学校长、后来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便以“改良华北农业”为名,在华美庄(今建新庄)挂起“燕京大学南苑第三农业实验场”的招牌。此辈购地之后,招募大批农民为其开荒种地,庄园便纷纷出现。如庆亲王奕劻的九如庄(在今机架厂东北),协理大臣那桐的千顷堂,内务府大臣奕禄的积善庄(德茂西),慈禧太后亲信、太监大总管李莲英的富家庄(今西广德村东)等。为谋生计,外州府县的贫苦农民接连不断逃难至此。他们多来自河北中部的河间、肃宁等州县,也有自山东、河南等省远道而来者。由于此地多水,适合种稻,特产 “南苑稻” 很快便成为皇室贡品 。每逢秋季,绿浪摇曳,稻花飘香,一派江南水乡景色。由于当时的地主不收留携带家眷的长工,他们只好在野地里搭起小窝棚栖身。后搬来的人越来越多,便形成了一个个自然村落,居民大都是以同乡聚居。如瀛海庄,居住的就都是河间人,因古时河间称瀛洲,而此地又叫海子里,两地的字合起来就以“瀛海”名之。苑内市肆渐繁华,以万字地为中心,形成了今丰台区南苑镇的雏形。
    民国建立后,南苑成为航空重地。民国二年(1913)九月,中央政府向法国购买高德隆式40马力、50马力、80马力飞机共12架,以及各种航空设备,修建机场,并建立南苑航空学校,以秦国镛为校长,隶于参谋本部。这是我国第一个航空基地,京苑轻便铁道经此出入京城,使南苑战略地位日显重要,成为北京城南重要门户。1922年10月,冯玉祥将军任北京陆军检阅使,率兵驻扎南苑;奉军、皖军、直鲁联军等军阀部队也曾驻扎于此。其间南苑旧衙门行宫和新衙门行宫遭到彻底破坏。1937年7月28日,日本侵略军向驻扎在南苑团河行宫的二十九路军某部发动突然袭击。在炮火中,又使团河行宫遭到严重摧残。
    新中国成立,南苑又恢复生机。1952年设立南苑区,1958年撤,并入丰台区。1954年南苑镇政府改为南苑镇办事处,1990年改为南苑街道办事处。1959年9月东高地街道办事处成立,三营门大街以东的西洼地、东高地、六营门、万源路之间地片划归东高地街道办事处。经数十年的发展,南苑地区日见繁华。最堪称道的便是国宝麋鹿(俗称四不象)的回归。
    由于历代帝王之风雅猎奇,设此园囿,无意间却为物种保护作过贡献。麋鹿属鹿科,其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故而被称为“四不象”。从化石分析表明,从全新世至商周时代,属麋鹿发展的旺盛时期。其主要分布区域在中国东南一带。据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出土的麋鹿骨骸分析,麋鹿当时与家猪是被普遍食用的动物。由于大量被捕杀和栖息地被人类侵占等原因,野生麋鹿大概早在1800年前(约于汉朝末期)即已绝灭。而作为皇帝的狩猎和观赏动物,至清末,南苑内仍饲养着一群麋鹿,数量约为200-300只。这是世界上唯一的麋鹿种群,因而弥足珍贵。八国联军之祸,南苑麋鹿被一网打尽,至此中国境内的麋鹿彻底灭绝。 
    令人庆幸的是,麋鹿这一珍奇物种却被奇迹般地保存下来,这确实应归功于欧洲人的努力。1866年,法国传教士大卫在南苑偶然发现麋鹿并为之定名,且将其推介到欧洲。此后欧洲许多动物园陆续开始饲养,但成效不佳。当中国本土麋鹿全军覆灭之际,全世界仅剩英国乌邦寺尚存麋鹿18只。此麋鹿种群后来似有神助,数量大增。二战结束后,乌邦寺主人唯恐硕果仅存的麋鹿重蹈南苑麋鹿的覆辙,开始有意向全球各地疏散。世界上现存麋鹿均属这18只南苑麋鹿的后裔,总数已达2000余只。
    麋鹿成批回归故乡中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5年,英国乌邦寺无偿回赠中国麋鹿22只,其中20只被安置于原皇家鹿苑故地—南苑麋鹿苑。1987年,又引回18只,生长繁殖良好。到1994年,总数已达300只。据生物学家研究,从麋鹿喜泡水、泥浴,蹄宽大,蹄间有皮腱膜的特点分析,它们过去肯定生活于温暖潮湿的沼泽地带。而长江三角洲平原湿地显然是它理想的栖息环境。考古发现也支持的这种推测。因此,一项将消失于野外1000多年的麋鹿放归自然的计划终于制订完成并开始实施。1986年,39只麋鹿被放养于江苏大丰县境内总面积15000亩的划定区域内,可谓是真正的回归故里;1993、1994年,又将64只麋鹿至湖北石首天鹅洲。在北京、大丰和天鹅洲三处分别建立麋鹿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700只。但现有的麋鹿仅为半散放饲养,要真正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野生麋鹿种群,还尚需时日。无论是论史还是谈今,对麋鹿的存续而言,南苑都功莫大焉。
    日月如梭,沧海桑田;回顾往事,颇多感慨。特撰此文以记之。
    
    

文章来源:邸永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