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流行于我国众多民族中的重要传统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以“中秋”名之。因秋高气爽,此时月相既圆且亮,所以从古至今,无论朝野,皆有饮宴赏月之习俗。久之,便成为我国民间影响最为深远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寄托着世代国人盼望团圆的愿望,承载着厚重的思乡思亲之真情。其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故颇值得一书也。
考中华古籍,“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周礼·天官家宰下·司裘》中,有“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之语;而《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有“中秋,教治兵”之句。“中”又通“仲”,故“中秋”又作“仲秋”。《尚书·尧典》有云:“宵中星虚,以殷仲秋”,似是“仲秋”最早出处。
从传统历法角度言之,农历八月居秋季之中,为秋季第二个月,故称“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者,中秋之节也。其有许多别称:因在八月,因称“八月节”、因在十五日,又称“八月半”;以节日各项活动皆围绕赏月而行,故又俗称“月节”、“月夕”;此时月象圆满,月色皎洁,古人将圆月联想为团圆,因此,又称之为“团圆节”。
中秋节日活动,是原始社会先民古老思维方式的产物,属于祭拜月神活动的孑遗,是经过漫长历史过程中衍变而成的习俗。据记载,周代便有中秋夜举行“迎寒”与“祭月”之仪式;魏晋时,更有官员“微服泛江”的记载。但我国史籍中,出现“中秋节”一词甚晚近,最早仅可追溯到《清史稿·食货志·盐法条》所记载之“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命停各省盐政中秋节贡物”。史料的缺失,为我们考证其起源和流变带来了一定困难。
作为农业文明大国,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皆与农事密切相关。古人播种时,要祀土地神以求丰收;收获后,须祀社稷神以谢佑护,即“春祈”与“秋报”也。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作物成熟季节,故而中秋节带有“秋报”之遗痕,应无疑义。古代帝王的礼制中亦有春秋二祭:即春祭日,秋祭月。初,祭月在“秋分”之日,然“秋分”是由地球与太阳之关系而定,所以每年在八月中的日期皆不相同,致使秋分日不一定有月,更不能保障是满月。祭月无月,则大煞风景;而不是满月,亦大有缺憾。于是逐渐约定俗成,祭月活动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以科学角度观察,正值高秋,湿气已去,而沙霾未起,空气格外清新,明空洁净无尘,月亮看上去既大又圆,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此时行祭,正其宜也;此日为节,正其时也。
此外,中秋节与古代对月神之原始崇拜亦有密切联系。月亮是天空中亮度仅次于太阳的第二位重要天体。且月相每日不同,呈周期性变化。在照明设施极为落后的古代,夜色降临,万籁俱寂,古人结束一日劳作,举头望去,有一弯新月挂在天边,或一轮明月照亮大地,给他们带来无尽遐想。无论是汉代画像石刻中“女娲捧月”的图案,还是刘安《淮南子》中“嫦娥奔月”传说,皆蕴涵着先民对月亮的关注和神往。
考中秋节日习俗,源远流长。前已述及,《周礼》中已有“中秋献良裘”之记载;并记有“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并赐以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尚未普及;至唐代,中华文化走向颠峰,国人想象力丰富,气势恢弘,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玉环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充满浪漫色彩,赏月之风大盛。
北宋时,八月十五正式成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幽兰居士)所撰《东京梦华录》有云:“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吴自牧《梦梁录》云:“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 可略窥当时中秋节日活动之丰富多彩也。
明清两朝,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明人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系列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尤其是吃月饼,更是影响巨大,意义深远。
月饼,亦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起源于古代中秋祭拜月神之供品。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民间有着一种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阖家团圆。世代相沿,逐渐成为中秋节食饼的习俗,并时代流传,经久不衰。
月饼取圆形,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渴望家人团聚的美好意愿。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为纪念太师文种而制作,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或可视为月饼之“始祖”也;汉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芝麻、胡桃,使制饼材料日益丰富;唐代时,长安出现糕饼铺,民间有饼师之职业;北宋皇家中秋节喜食“宫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名目,而民间直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酥即油酥,饴即糖饴,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考“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宋人周密所撰,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当时月饼制作工艺已十分考究,不仅味美,在饼面上还印有各种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此类图案,初殆是先画于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后逐渐发展为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长期以来,民间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工艺越来越讲究。咸、甜、荤、素等各种风味俱全;光面、花边等各种特色皆有。明末彭蕴章在《幽州土风俗》中写道:“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瞻兔满人间。悔煞嫩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丹颜。”表明心灵手巧的厨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文化交流频繁,相互影响深广。少数民族中,有二十几个也过中秋节,但节俗因地制宜,内容各异。譬如,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搭成“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萧,一起合跳《农家乐舞》。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侗族则在这时让青年人郊游、欢会,称为“赶坪节”。首日是芦笙会,次日对歌。小伙子都要化妆,向心上人表达爱意。傣族则对空鸣放火枪,然后围坐饮酒,品尝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和干黄鳝,谈笑望月。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待人员聚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举行盛大的调声对歌演唱,未婚青年则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我国的中秋节习俗对周边国家也产生了强烈影响,朝鲜、韩国、越南、日本等亚洲国家不同程度地模仿我中华民族中秋习俗,并损益取舍,形成了自己的节日文化。
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历史上,历朝历代对传统节日均极为重视,时至清代,中秋节被正式确定为放假日。据《清史稿·选举志·学校》记载,清廷于光绪年间规定,各级于“庆祝日(即皇太后、皇上万寿节,至圣先师孔子诞日,春、秋上丁释奠,笔者注)、端午、中秋节各放假一日”。可体现出政府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当今时日,政府与民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切望尽快将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以保证节日习俗的延续,文化传统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