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神秘圣洁话“敖包”
作者:邸永君 日期:2007-10-08

    当今时日,一提起敖包,首先让人们想到的大概是令人耳熟能详的蒙古族民歌《敖包相会》。这首来自内蒙古草原经典爱情歌曲,数十年来经久不衰,传遍了大江南北,内地边陲。其实,最初的敖包并非谈情说爱之地,而是祭祀的场所。
    
    一、源远流长
    
    敖包,亦作“鄂博”,是蒙古语oboo的音译,为堆子或鼓包之意。其大小不等,形状却大同小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九》云:“鄂博随在皆有……其形圆,其顶尖,颠立方角蒙经旗,其上下则埋哈达一方,粮食五种,银数钱,每年必一祭。”清代人阮葵生在《蒙古吉林风土记》记载:“垒石象山冢,悬帛以致祷,报赛则植木表,谓之‘鄂博’,过者无敢犯。”的确,敖包在蒙古牧人看来是神圣之所在,象征神在其位,世袭传颂。过去内蒙古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还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一般为单个敖包,也有多个敖包集于一处者。其必为单数,一般以7个或13个敖包为一组,居中间者是主敖包,比周围敖包高大。主敖包一般呈锥状、圆包状或方身圆顶,有三层基座,其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挂有哈达或各色绸布条。
    回顾历史,蒙古族曾长期深受萨满教义影响,坚信“万物有灵”,尤其崇拜蓝天。在他们的心目中,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就是“长生天”,拥有极大的神力。据《元史•祭祀志一》,“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其意幽深古远,报本反始,出于自然,而非强为之也。”在蒙古先民的观念里,天和地浑然一体,天赋予人以灵魂,地赋予人以形体,因此,他们尊称天为“慈悲仁爱的父亲”,尊称大地为“快乐善良的母亲”。此外,自然万物皆由神灵掌管,万物亦皆是神灵之具象。所以必须将万物作为神灵来崇拜。所以,山岳,河流和土地也是被人顶礼膜拜的对象。而敖包就是山川及土地神灵的具象,也是先民心目中的圣地。所以祭敖包不是单一的祭天或祭地,而是祭祀各种神灵,是一种综合祭祀。
    敖包的出现,可追溯到氏族社会时期。它由各氏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所建,具有祭祀祖先留下的一方天地一方山水的意义,因而既是祖先崇拜的象征,也是区分不同氏族的标志。有学者认为,蒙古语中姓氏(obug或obog)一词,就是由敖包一词演绎而来。内蒙乌审旗的哈德亨、艾古尔斤、赫赖德、察哈尔等以氏族为单位所供奉的敖包,就是以乌审旗的十三个氏族的名义共同供奉的。因此可以说,敖包是氏族的标志,是旗徽的变形。
    关于敖包的起源,还另有一说。远古时期,茫茫草原,辽阔无边,天地相连,方向莫辨。道路难以确认,边界容易模糊,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垒石成堆,以作标志。敖包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或几捧土,然后再跨马上路。
  
    二、祭祀方式
    
    蒙古族历史悠久,敬神虔诚,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集中体现着草原民族崇尚自然的古老思维方式。他们坚信,天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所以要特别加以崇拜。由于天地之神没有具体形象,人们就堆起敖包作为象征,并发自内心地崇拜着它。人们通过对敖包的祭祀,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牛羊兴旺,国泰民安。
    祭敖包的时间,并不固定。祭祀一般都在农历五月中旬至七八月举行。此时正值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祭祀时,先在敖包上插上一根树枝或纸旗,树枝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旗上书写着经文。祭祀仪式大致分为四种,即血祭、酒祭、火祭和玉祭。血祭是把宰杀的牛、羊,供在敖包之前祭祀。蒙古先民认为,牛、羊是天地所赐,只有用牛、羊祭祀才能报答天地之恩;酒祭是把鲜奶、奶油、奶酒洒在敖包上祭祀;火祭是在敖包前笼一堆火,将煮熟的牛、羊肉丸子、肉块投入其中,人们向火叩拜;玉祭则是古代人们以最心爱的玉器当供品祭祀。这些祭祀方式,都是表示对天地的虔诚,祈求天地给人们以平安和幸福。
    由于蒙古族牧民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异,有的一个旗、一个苏木独祭,也有几个旗或几个苏木联合祭祀者。祭祀时,非常隆重、热烈,几十里、上百里远的牧民们都要坐着勒勒车,骑马或乘汽车、拖拉机带着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祭品赶来敖包处。有条件的地方,还要请上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
    在古代,祭敖包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明末清初,藏传佛教逐渐取代萨满教,成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因此,喇嘛和诵经便成为敖包祭祀活动中的主角和重要内容。届时,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仪式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降福,保佑人畜两旺,并将带来的牛奶、酒、奶油、点心、糖块等祭品撒向敖包,然后在敖包正前方叩拜,将带来的石头添加在敖包上,并用柳条、哈达、彩旗等将敖包装饰一新。
    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投布鲁、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有的青年男女则偷偷从人群中溜出,登山游玩,倾诉衷肠,谈情说爱,相约再会之期。这就是所谓的“敖包相会”了。此外,藏传佛教法事活动曾一度遍及蒙古族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其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祭敖包的文化意义不断提升,而宗教意义日趋淡化。

    三、美丽传说

    在民间,还传诵着一个关于敖包的动人传说。那是很久以前,先民们逐水草而居,以游牧和狩猎为生。人死后,便行天葬。具体方法是将尸体放在木制的“勒勒车”上漫无目的地在草原上行驶,什么时候尸体掉到车下,就在此地自然露天安葬。可牧人们思念亲人,每年都想到安葬亲人的地方悼念。可天苍苍,野茫茫,到哪里去寻找亲人?于是就想出来一个办法,在安葬亲人时,随车带着一峰驼羔,在安葬地点将驼羔的血液放掉一部分。第二年将驼羔的母亲或已年满两岁的驼羔带上,沿着大致的方向和路线去寻找。如果发现母驼或驼羔在某一处不肯前行或悲鸣不已,便是安葬亲人的地点无疑。这时,牧人要垒几块石头或拜几把土,来祭礼亲人,求得亲人的祝福。如此沿袭,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便形成了敖包。同时,祭敖包的形式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形成了今天的“祭敖包会”。这个古老的传说,体现着蒙古先民的真挚情感和过人智慧,而更为浪漫的是歌曲“敖包相会”的诞生。
    “十五的月亮升上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这首在国内外传唱了半个世纪的电影歌曲是故事片《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它诞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呼硕的敖包山。
    巴彦呼硕敖包山位于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呼硕草原风情旅游区,距呼伦贝尔市首府海拉尔市30多公里。站在敖包山上举目眺望,弯弯的伊敏河在碧绿无垠的草原上像一条银色的玉带,成群的牛羊散游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
    据介绍,半个多世纪前,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开拍。“敖包相会”是影片男女主人相会的一个情节,也是插曲《敖包相会》男女对唱的镜头。据玛拉沁夫介绍,他将《敖包相会》的歌词写好后,交给了另一位编剧海默修饰润色,两人几经切磋后,又拿给影片作曲——著名的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
    玛拉沁夫回忆说:“歌词的原词写得比较直,是男女主人公合唱,通福觉得不妥,建议采用男等女的形式,分开唱。之后,通福又在原东蒙民歌《韩秀英》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一首抒情优美的《敖包相会》曲谱就这样问世了。”
    1953年,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上映,《敖包相会》也随之飘向祖国的五湖四海。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很多人已记不得影片的拍摄经过,但对影片插曲《敖包相会》中的敖包山却念念不忘。1989年,敖包山周围的巴彦呼硕草原被开发成风情旅游区,当地人以草原儿女特有的真情和魅力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  
    如今,敖包不只是神圣之物,也是浪漫之所。每当夏季的傍晚,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漫步在草原,双双坐在敖包附近,相互敞开心扉,倾诉着情和爱,让敖包为其作证,保佑有情人成为眷属。
    
        
    
    

文章来源:邸永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