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扇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所知予以展示,以飨读者。
欲谈扇文化,必先谈扇子。而扇子之用,起于远古。可以想象,炎炎盛夏,烈日喷火,我们的祖先无奈之余,为避煎熬炙烤,值得随手取树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最早有“障日”之名,这便是扇子的初源。随后,扇子不断发展完善,种类日趋繁多,最终琳琅满目。而最早的文字记载,则有“成于商殷”之说。据晋崔豹《古今注》,“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 此扇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的羽扇,称之为“障扇”,扇柄细而长,并非用来拂凉,而是一种仪仗饰物,由持者高擎为帝王蔽日障尘。后皇帝和高官出行的仪仗中,皆配有大障扇,以显示其排场与威风。由此可见,羽毛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而另据前秦王嘉《拾遗记》,羽扇始于周昭王时,有“孟夏取鹊翅为扇”之说;明文震亨《长物志》卷七有云:“扇,羽扇最古。”“扇”字从“羽”,也可从文字学角度证明扇子家族中,以羽扇出现最早。但应用最为广泛,价格最为低廉者应属蒲葵扇,即用蒲葵叶经简单加工而成的扇子,至今仍随处可见,给被暑热煎熬的人们带来了爽气清凉。
经数千年沿革、演变、完善、改进,扇子种类已发展至数百种,但可大致归纳为两大类别,一曰平扇,包括团扇、葵扇、麦草扇、玉版扇等,不能折叠;二曰折扇,即可自如敞开收叠者。
平扇直接起源于“障扇”,古代又称“箑”,主要用竹片编制成。战国至秦汉时期,流行一种半规形“便面”,其形似单扇门,故又称“户扇”,可遮面窥视,曾是当时扇子的主流。“便面”一律用细竹篾编形制成,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黔首平民,皆得使用。
至西汉时,流行一种对称的“合欢扇”。合欢扇又称宫扇、纨扇、团扇,其形尚圆,以竹木为架,扇面取素白色,用薄丝绢糊成。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成圆形或椭圆形,颇似圆月。当时以中原一带所制纨扇最为考究,有“齐纨楚竹”之说,即指用山东绢和湖南竹制作扇面的纨扇。此种对称式团扇出现以后,历代相沿不衰,并成为我国传统风格扇型主流。此外,当时扇子尚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扁圆等形状;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花鸟鱼虫,款式不一,色彩各异。闺阁仕女手摇团扇,目光迷离,不但可以平添主人文静娴雅的容仪,又可体现女子天真烂漫的魅力。
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扇风以驱暑取凉。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运筹帷幄,料事如神,妙计横生,神采飞扬。羽扇虽别有韵味,但出风缓软,不入腠理,取凉效果不佳。至东汉时,扇面多改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并点缀绣画,取凉效果甚好。其中明月形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亦称“合欢扇”,以形状可人,寓意美好,因而大行其道。其后便出现在扇面题诗作画者。于扇面题诗作画之记载,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有曹孟德与主簿杨修“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而《晋书•王羲之传》中亦记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当时有“老母”持六角竹扇,求书于王羲之,“羲之为书五字”,她售出时便由十二文涨至“百文”。今浙江绍兴蕺山街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处。
所谓折扇,古称“聚头扇”,或称撒扇、折叠扇,以其收拢时能够二头合并归一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携带方便的折扇最早出现于北宋。其扇骨多用牛角、玳瑁、象牙、翡翠、湘妃竹、檀香木等珍贵材料制成,而形状有琴式、如意头式、竹节式等;扇骨有七、九、十二、十四、十六、十八股等多种。 时至南宋,折扇的生产已有相当规模。明代,折扇更为盛行。皇帝下诏,命宫内工匠仿制高丽扇,吸取外来工艺制作,促进了国内制扇业的发展。画扇、卖扇、藏扇之风亦随之繁荣,并出现了专业的扇铺和画商。至清代,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更成为一种时尚。从清代书画大师恽寿平、郑板桥、金农、石涛,到近代的任伯年、吴昌硕,以及当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都是题扇画扇之高手。眼下,上述名家之翰墨丹青扇,皆价值连城,可望而不可及也。
随着时间的推移,扇子逐渐脱离了实用意义而发展成为一种受人欢迎的工艺品。文人墨客不但经常在扇子上绘制、雕刻多种花鸟山水人物,还可以题诗写字,抒发感情,小小扇面融万千气象于咫尺之间,韵味绵长,格调高雅。我国历史上有不少有名的画扇佳作,如明代周之冕的“竹雀”扇、唐寅的“枯木寒鸦”扇、沈周的“秋林独步”扇,清代恽寿平的“菊花”扇、王武的“梧禽紫薇”扇等。当今,我国所产折扇作为一种工艺品而驰誉世界。当代学术大师郭沫若曾欣然为折扇厂题诗一首:“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飞遍寰宇,压倒西风。”而扇面甚至脱离了扇子本身而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审美愉悦。
扇子还可折射出人的心理状态。西汉成帝妃班婕妤曾写过一首《怨歌行》:“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处她借咏团扇表露受赵飞燕嫉妒排挤,恐受君王冷落的复杂心理。由此,古人便常以“秋扇”来形容妇人因年老色衰而见弃。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云:“妾身似秋扇,君恩绝履綦”,实际上是在借题发挥,旨在抒发自己不被君王重用的失落心态。
古代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咏扇也一直是诗人骚客的一个重要题材。杜牧曾以“轻罗小扇扑流萤”来描写少女们的活泼姿态和欢乐情绪;王建在其所作《调笑令》中以“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来描写美人以扇遮面的悲凉心境;苏东坡曾用“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来描写周瑜的风采。而《水浒传》中所引“夏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的民谣,则用扇子反衬出贵族子弟不劳而获、养尊处优的可憎面目,入木三分的刻画出来。在文学作品中,扇子还可以承载悲欢离合,苍凉苦恨。清初文人孔尚任曾写成剧本《桃花扇》,描写明末贵族公子侯方域送秦淮名妓李香君“宫扇一柄”,“永为定情之物”。通过李香君与的恋爱故事,反映了在历史变动的重要关头,中华儿女高贵的情操和气节。香君地位是卑贱,但品德高贵。她深爱方域之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为了忠于爱情,她历尽艰辛,舍身忘死。清兵南下,方域却经不住功名的诱惑,降清而应乡试,中副榜。香君坚持民族大义,愤而与之决裂,继而出家,含恨而死,血染扇面。后由杨龙友点染,画成桃花扇一柄。“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一把香扇,寄托着无数人的亡国之痛,流离之苦,可见扇文化内涵之丰富,意境之高远。
当今时日,随着帝王将相退出历史舞台,那仪仗中障扇已难觅踪迹;由于电扇的普及和空调设备的普遍应用,扇子的实用功能也大打折扣。而依托扇子而衍生出的扇文化,却仍在发扬光大,如日中天,无所不在,魅力无穷。最后,我想用宋人晏几道所作《鹧鸪天》作为本文之结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自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