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兔年说兔
作者:邸永君 日期:2011-01-28
            
        金虎携寒去,玉兔送春来。兔年将至,有关兔子的趣闻典故理所当然地成为国人兴致盎然的话题。现稍稍予以展示,献给广大读者,以作兔年春节贺礼。
        按生物学分类,兔属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分野兔与家兔两大宗,后者乃由前者驯化而成。野兔最早出现于距今约6000万年前,经原兔、始祖兔等阶段,约300万年进化成当今型态。目前,兔科拥有9类约50种。我国有草兔、东北兔、东北黑兔、华南兔、灰尾兔、云南兔、塔里木兔、海南兔、雪兔等9种。其中分布最广者为草兔,亦称蒙古兔。其一身长般在10至50厘米。其特征是上唇纵裂,耳大且长,其尾短呈簇状,其毛浓密粗硬,有白、灰、棕、黑诸颜色。其前肢明显短于后肢,适于跳跃。其足迹遍布几乎所有陆地,多居于开阔的多草地带,亦可栖息林中,以青草、野菜、嫩叶为食。

玉兔尊容

  玉兔尊容

 兔爷泥塑

 兔爷泥塑

        回顾历史,兔虽未入六畜之列,但进入先民视野颇早。稽考文献,殷商甲骨文中,已出现“兔”字,属象形,长耳短尾之态也。《诗·召南·兔罝》有“肃肃兔罝,施于中林”之语,《礼记·曲礼下》有“凡祭宗庙之礼……兔曰明视”之句。足以说明人兔相识相知已有数千年之久。其性情温和,体态乖巧,动作轻盈,反应机敏,莽莽原野上,常见现其可人身姿,静静小池边,时现其优雅倩影。她是善良的代表,是美好的象征。随着时光的推移,逐渐衍化为一个文化符号,内涵丰富,品位甚高。   
        兔乃善良象征。作为体型弱小的草食性动物,其秉性机敏驯良,乖巧可爱,因而不会对人类构成任何威胁。古人与之相处,安全感倍增。儿歌中有一首《小白兔》,曰“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相信国人皆耳熟能详。不知创作于何时,但口传心授,不胫而走,不时唤起儿时的美好记忆。在鼓励装嫩卖乖的当今时日,此旋律更加振幅强劲、经久不衰也。   
        兔具显赫身份。在民间艺术领域,兔得“兔儿爷”之号,其形象为身着大将军行头的蓄须威严之长者,威风凛凛地骑坐于老虎背上,既符合“卯兔总伴寅虎来”之时令,且深含“弱可戏强”的童话精髓,可谓匠心独具,生动诙谐,所以深受儿童喜爱。   
        兔曾陪伴佳人。据《淮南子览·冥训》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嫦娥乃我国古代神话中资深美女,猪八戒为一句戏言而被逐出天界,下凡而投猪胎,代价惨痛却仍津津乐道,难以忘怀,可见魅力之巨。而玉兔则可长相伴随,见拥入怀,可谓福祚不浅也。兔由此亦成月亮代称,价值提升幅度令人称羡。   
        兔知呵护家园。俗语云:“兔子不吃窝边草。”其意旨丰富,蕴涵深广。表层意旨是兔子懂得留存窝旁之草,有保护自身资源的意识。此外也具有“早晚属于自己”之自信与坦然。而其引申义是“与邻为善”。反观人类往往习惯并热衷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境界甚至连兔子都不如。此俗语意在告诫人们不要在家门口做不应该做之事。即使坏人,也轻易不在当地干坏事,也表明古人心目中兔大有过人之处。   
        兔有忧患意识。有成语“狡兔三窟”,典出《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冯谖劝孟尝君曰:“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乃以兔亦懂得准备好几个藏身之地,劝说孟尝君要多准备几条退路和消除灾祸的方法。的确,兔子以自身之弱小,存身之法只能局限于防御。而自侍强大者却因高估自身实力而时常不考虑退路,一旦大难突降,临渴掘井却为时已晚。兔深解“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之道,乃智且慧者之典型。   
        凡事皆有两面,兔虽优点多多,但也小有瑕疵。现仅举两例,望兔爷姑且竖起大耳以听之:   
        兔常骄傲自满。兔之长项为能蹦善跑,动作协调,轻盈矫健,一般另类难以超越,久之便麻痹大意,顾盼自雄,却为此而痛失桂冠。有一则寓言故事,名《龟兔赛跑》。讲得是兔子和乌龟曾比赛长跑,缘于兔子屡次嘲笑乌龟爬得太慢,终于激怒乌龟,要求与兔子一较高低。比赛开始后,兔子健步如飞,很快便不见乌龟那笨拙的身影。便放松警惕,思先小睡片刻,等乌龟追上来,甚至先让其超过一段再发力不迟。而乌龟自知体笨步缓。只能拼命向前,保持节奏,巧用体能,发挥耐力优势,一刻不停。兔子醒来,乌龟已接近终点,再奋起直追,但为时已晚。乌龟得胜,兔子失败。此寓言常被用做对聪明者的儆戒和鲁钝者之激励,帮人确立一种信念,即在竞争中,踏实坚韧者往往能战胜轻敌浮躁者。   
        兔少从容淡定。兔生来体型弱小,先天不足,久之便被造化出落成耳大胆小、终日惴惴之物。据《韩非子·五蠹》载:“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遂有“守株待兔”之典。诚然,宋国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树而死,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想法幼稚,做法愚蠢,但造成此事之根源却是兔望风而逃、慌不择路使然。   
       在现实世界,兔确为温良恭俭之辈,且周身是宝,对人类有大益焉。兔肉可食,无论家兔肉还是野兔肉,均属高蛋白质、低脂肪、少胆固醇之上等肉类,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肉类,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却低于所有肉类,故得“荤中之素”之美誉。 秋冬之季则味道更佳,是老少咸宜的最为理想、健康之美味。   
        兔绒与兔毛乃纺织业重要原料,兔皮可制革,经加工便可成质地柔的衣、帽、手套等,为人类保暖御寒,物美价廉,感觉舒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我国,兔毫(硬毛)还有一个重要用途,便是制笔。笔古代曾专指毛笔,乃文房四宝之首,是文人墨客不可须臾或缺之物。笔毫硬则挺,挺则有弹性,有弹性才适于转笔。故而笔豪乃决定笔质之关键。先秦至汉,笔毫皆为兔毫,即秋季兔脊上两列硬毛,亦称紫毫。而产于安徽宣城之“中山兔毫笔”,史上曾名噪一时,汉代时诸郡纷纷献上等兔毫以供宫廷之用。至今兔毫仍为笔毫主流材料,与羊毫(白毫)按比例搭配制成各种硬度之毛笔,诚丹青雅士之挚友也。   
        兔抗病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好,繁殖力强,耐粗饲料,养殖成本低,且对人类生存环境不会造成危害,所以适于养殖,经济效益良好。因其体毛洁净,双朵厚广,皮肤柔软,血管清晰,便于取血和注射,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实验动物。兔以其生生不息,前赴后继,为人类的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兔与人类关系密切,所以于文化领域中经常有其现身。以汉字而论,古人先以象形造出“兔”字,而后又以会意造出“逸”、“冤”,以形声造出“菟”、堍”等;在成语中,与兔有关者为数不少,诸如“兔死狐悲”、“兔死狗烹”、“兔走乌飞”、“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加上前举之“守株待兔”、“狡兔三窟”等,不一而足;而歇后语中的“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俗语之“兔子急了也咬人”,“比兔子胆儿还小”等等,更是形象生动,幽默诙谐;在诗歌领域,除已提及之《小白兔》外,最为著名者当属北朝叙事诗《木兰辞》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之结语。唐代大文豪韩愈曾专撰美文一篇,名《毛颖转》。曰“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视,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为兔取雅号为毛颖,并赋予其毛笔祖先之地位。寓意深刻,千古流传。
        在民俗层面,兔之影响深远,俯拾即是。因形象美好,所以一直被视为瑞兽。古人认为“赤兔大瑞,白兔中瑞”,并相信适逢兔年或肖兔者有步步登高之运。且一直盼望着赤兔降临,以昭大瑞。然赤毛之兔于中国未曾见获,只好冠其名于骏马,以显其崇。三国时英雄吕布之坐骑即名赤兔,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足见其于古人心目中之地位。另一方面,因兔上唇中裂,故我国民俗中,长久以来有孕妇不可食兔肉之忌,以免生子有兔唇之忧,表现出先人盼望后代安康完美之善良愿望。
        尽管兔与人不离不弃,相伴千年,但至今仍保留着原有个性,随时准备回归自然。家兔放归野外,不需野化即掘穴而居,寻觅而食,人类之精心呵护实乃多余之劳也。而或由此因,六畜席位被马牛羊鸡犬豕所占据,兔竟屈居编外,未免有些委屈。但十二生肖中,兔得之一席,对之于卯,位居第四。关于排位,牛前而兔后,亦有牛兔赛跑,以定座次之说,结果兔因麻痹而被牛胜出,屈居其后,与“龟兔赛跑”故事异曲同工。对兔而言,可聊作安慰矣。   
        又逢兔年,使我们更加关注我们身边的老友。新春伊始,让我们敏而好学,动如脱兔,以龟之恒心,兔之矫健,看准目标,勇往直前,珍爱环境,呵护家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文章来源:邸永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