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玉龙
清光绪龙洋
清帝国国旗 黄地蓝龙抢赤珠
鱼化龙紫砂壶
玉兔欢腾归月殿,金龙劲舞返神州。此时此刻,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特献小文,以输诚悃。
众所周知,龙聚天地之灵,集造化之精;成型远古,栖身水中。旋则现身原野,驰骋纵横;威震百兽,傲视群雄。继而腾云驾雾,遨游太空;时蔽日月,唤雨呼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苍生膜拜,万类尊崇。
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不见于凡间之物,故而神秘而诡奇。其身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足见其由多种动物组合而成。而就其身材形体而论,必脱胎且升华于蛇也。殷商甲骨文中,“龙”字便基于“蛇”字而成,乃蛇兽同身之状,且头上多出一点,当为龙头上所生之角。直至当今,民间对生肖为龙者,也常表述为属大龙,为蛇则称属小龙,足见二者关系之密,渊源之深。而其形成过程及缘由,复杂而深奥,现拟就宗教、政治、文化等三个层面分述之。
龙乃图腾组合。图腾(Totem)出自美洲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词根“奥特otem”表示出自同一个母亲,并表明禁止兄弟姊妹血缘通婚的关系。后经英国商人推介,渐为世人所认知,又派生出“图腾崇拜”,成为学界通用术语。先贤严复最先将其译为“图腾”,并引入国内。其有云:“图腾者,蛮夷之徽帜,用以自别其众于余众也。”图腾无疑是原始宗教崇拜之产物。追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自伏羲太昊氏起,便以龙为图腾。然严格而论,图腾一般为某现实存在之物。而龙自出现之日起,便是数种动物之融汇,保留着各部族强强撞击、相互妥协之痕迹,也反映出中华文化交融汇聚,多元一体之属性。所以,“龙图腾”属于图腾之组合与升华。后历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对龙的原始宗教崇拜,绵延数千载而不衰。秦始皇一统华夏,得“祖龙”之谓。直至传统时代殿军之清帝国,选用黄龙旗为国旗,可谓传承有序,一以贯之。
龙居四灵之首。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有云:“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为百兽之长,凤为百禽之长,龟为百介之长,龙为百鳞之长。除龟外,其他三灵皆不得见于世间,可证先人想象力之丰富。四灵另有一说,即苍龙、白虎、朱雀与玄武。玄武为龟蛇同体、交汇组合之神物。四灵可用于表明方位。《礼记•曲礼》曰:“行。前朱鸟(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道教兴起后,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纳入其神系,作为护卫之神,封青龙为“孟章神君”,以表神圣,以壮威仪。四灵又分别代表四方的二十八星宿,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四灵又依次主理春夏秋冬,兼配五行,构成了一个繁杂而丰富的民间信仰体系。
龙女侍奉观音。观音菩萨身后,恭立着二位仙童。男称善财,女名龙女。其为东海龙王千金,被视为掌上明珠。然水晶宫虽好,却难免寂寞。一年,小龙女被凡间元宵节满街花灯所吸引,在“随父前往”之要求被老龙王拒绝后,竟偷偷溜出龙宫,登上海岸,化身为渔家少女,来到临海小镇。灯会开始,花灯满街,五颜六色,造型各异,五彩缤纷。观者如潮,人山人海,气氛热烈,喧闹非常。龙女平生第一次得见此景,不禁笑逐颜开,流连忘返。忽然,一杯凉茶自阁楼泼下,不偏不倚正浇在龙女头上。龙女不禁大惊失色,因龙幻化成人形,最为怕水,遇水则难保人形而变为水族。龙女思及若变为龙,则难免惊吓民众,甚至带来水灾。于是立刻挤出人群向大海奔去。刚刚跑到岸边,便支持不住,变成五尺之鱼,横卧沙滩。渔民得之,叫卖于市。上述一切,观音菩萨看得一清二楚,不禁发慈悲之心。即遣善财童子相救,将龙女送回龙宫。再说东海龙宫,龙女一走,人仰马翻,虾兵蟹将齐出动,东海沸腾浪滔天。龙女归来,如实禀告。老龙王听说观音菩萨已知龙女下界一事,恐透露给玉帝,招来惩罚。于是将龙女逐出水晶宫。龙女走投无路,边走边哭。观音菩萨将龙女接上普陀山并收之为徒,后来,老龙王回心转意,想接她回去,龙女不肯,而情愿与观音长伴。民间信仰与佛教的完美对接与相互融汇,于此可见一斑。
龙属帝王专利。龙原本是我中华先民崇拜对象,但随着专制程度的不断加深,君权之日益膨胀,帝王之家凭借政治优势,绞尽脑汁,试图将龙据为己有。《吕氏春秋》中,便有将晋文公“喻之为龙”的记载;其后方有将秦始皇称为“祖龙”之说。秦汉以后,龙已定型为帝王化身,皇室专利。皇帝为“真龙天子”,出生曰“真龙天降”,驾崩称“龙御上宾”;所居者龙庭,卧者龙床,座者龙椅,穿者龙袍;龙兄龙弟,龙子龙孙,自命不凡,高居人上。然一经改朝换代,天崩地解,则成失水枯鱼,性命难保。实乃物极必反之例证也。
龙可代表英雄。尽管帝王一直有将龙据为己有之意,但帝力有所不逮,民心不可睽违。龙之形象几乎活跃于各个层面和领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感召力。中华民族对英雄之膜拜与尊崇,一直贯穿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而龙无疑是理想中英雄之典型。《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几乎无人不晓。篇中曹操之语十分经典:“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千古名相诸葛亮未出山时,便有“卧龙”之号。蜀汉五虎将之一常山赵云,取字子龙。的确,一个崇拜英雄的民族,必然会英雄辈出,时而闪现。另据《晋书•羊祜传》,三国时,吴王孙皓天纪年间,有童谣谓:“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龙。”“水中龙”是指名将王濬,小名阿龙。晋咸宁五年(279年)任龙骧将军,率水师伐吴,所向披靡,攻克石头城(今南京),吴王孙皓降。江山一统大业终于实现。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有“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帆出石头”之句,以称颂之。而民间素有将杰出人物赞誉为龙之传统,且龙庭常在,有德者居之。有志有待者乘势而兴,夺得龙位,江山易主,不绝于书。科举领域,素将金榜题名形容为“鲤鱼跳龙门”,表明不但成龙有路,且此路畅通。
龙是正义化身。与西方文化体系中作为邪恶化身之龙(dragon)大相径庭,炎黄子孙赋予龙诸多美好善良之心性。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小白龙,曾因行雨救民,得罪玉帝,被贬到凡间受苦,变成白马一匹,驮着唐僧上西天取经,经历了重重磨难,终得正果。但又因武则天篡位,玉帝大怒,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不准降雨人间,因而苦煞天下百姓,连年大旱,禾苗枯萎,大地龟裂,处处白烟。小白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竟不顾玉帝圣旨,积云兴风,降下倾盆大雨,旱象解除,苍生获救,皆大欢喜。为怀念小白龙的恩德,民间将二月二定为春龙节,焚香祷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传统的春节,也于此日正式结束。
龙为文化本源。《易》乃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而《易》之源,则可追溯至龙书。相传伏羲氏作八卦,因于龙负图出河,伏羲因以龙纪事,创立文字,称龙书。后文王被商纣拘于羑里而演周易,而《易》中,主卦为乾、坤二卦。乾卦之中,《易•乾•爻辞》,则按六爻之顺序,揭示了事物包括人生成长的普遍规律,以龙成长于水中为喻,对一步步成长为遨游天地之成功者的六个人生阶段予以提炼与总结,堪称神来之笔。如初九:潜龙,勿用。是在讲在人生初期,如同幼龙生长于水,主要任务是学习、成长,而不需亦不能用事,象征着一个人的学习阶段;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指龙之羽翼初丰,崭露头角,可露出水面,登上陆地,适当做些小事以积累经验,象征着人生的实习阶段;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指阅历经验均已具备,应兢兢业业,努力进取,象征着人生的创业阶段;九四:或跃在渊,无咎。则指人生已达到德才兼备,游刃有余,进入一种得心应手之境,以巨龙纵横驰骋于深水为喻,象征着人生进入成功阶段;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以龙腾出江河,飞离陆地,遨游九天之自由境界为喻,象征着人生追求与成就已到极致;上九:亢龙有悔,则揭示出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铁律,既有对成功者“高处不胜寒,越处顺境,越应谨慎”之训诫,亦暗含着“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的深刻哲理。乾卦乃强者之卦,鼓励人生追求应似上天之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甘沦落者,不可不察也。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人生阶段性任务清晰明确之规定,表明事物包括人之成长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为所欲为。无论是外力外援之揠苗助长,还是自力自营之未学爬而思腾越,皆会导致欲速不达,德不胜威,损人害己,凶咎必至。《易•坤•爻辞》,则是对处于从属地位者成长阶段之归纳、提炼与诠释。而最后阶段之上六,则有“战龙于野,其血玄黄”之句。意为阴盛之极,从属者转变为主导者,难度很大,代价亦大,要有充分的心理与应变准备。考虑到除最高统治者之外,任何人均不可避免于从属者之地位,所以对坤卦爻辞之研习、领悟与尊奉,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坤卦旨在教诲人应仿效“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不仅是立身之本,护身之符,也是自强不息之起点与依托,不然,成功之追求便会成空中楼阁,可于瞬间便轰然坠地,毁于一旦。
龙曾威吓俗子。据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于是又“叶公好龙”之典。用以讥讽“宣称喜爱某物,故作姿态,以欺世人,实则并非如此”的虚伪之辈,尤其是在人才选择方面,最为贴切而传神。
龙子龙孙众多。龙生九子,个个不同。据明人李东阳《怀麓堂集》载,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长曰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也;次曰睚眦,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也;三曰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也;四曰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也;五曰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也;六曰赑屃,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也;七曰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也;八曰负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也;九曰鸱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也。不过民间传说中之龙子远不止上述九位,狴犴、貔貅、饕餮等亦在其中。其实所谓龙生九子,九乃虚指,以示数量之多;又是阳极之贵数,以示地位尊崇。其所折射出的文化理念,一是我中华先人对子孙众多的期盼,二是体现出对变异性的破解,以及对后天习得性的肯定。
龙与我炎黄子孙,不离不弃,相伴相依,崇龙爱龙情结已深入骨髓,融入血液。文学作品中,龙之踪迹俯拾即是,不胜枚举。据唐传奇《柳毅传》,书生柳毅应举下第,途经泾阳,适邂逅洞庭龙女,饱受其夫泾阳君及公婆虐待而牧羊。柳毅受龙女之托奔赴洞庭龙宫传书,龙女得以被营救回归洞庭。龙女深感柳毅恩情而以身相许,柳毅却严辞拒绝。后龙女变幻容貌,假称卢氏女,终与柳毅成为眷属。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铺叙细腻,文辞华美,令人一读三叹。品明清四大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有“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之句,以形容四大家族中王家之富贵;《西游记》中,孙悟空将东海龙王定海神针化为兵器,对齐天大圣之声威,有大助焉;《水浒传》所刻画之英雄豪杰,以龙为绰号者计九纹龙史进,入云龙公孙胜,混江龙李俊,出林龙邹渊,独角龙邹润等,表现出梁山好汉藐视权贵,替天行道之凛凛正气;加之前引《三国演义》中曹操龙喻英雄之高论,令读者过目难忘,萦绕于怀。书法领域,唐•韩偓曾赞怀素之草书曰:“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令后人拍案叫绝;绘画领域,有“画龙点睛”之典,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在。堪称传神之笔;戏曲领域,有《锁五龙》、《游龙戏凤》、《困龙床》、《双龙会》、《龙虎斗》、《龙凤呈祥》、《打龙袍》等,剧情家喻户晓,戏迷耳熟能详。
民间层面,龙的影响更是横亘海天,无出其右。以龙为姓,其源有七,分布甚广,人丁众多;以龙为名者,车载斗量,于兹不具;数千年间,龙王庙遍布神州,不可胜计;地名中之龙门、龙井、双龙寨、卧龙岗等;动物中之地龙、变色龙等;植物中之龙眼、龙胆、龙葵、龙船花、龙舌兰、龙脑树、龙角木、龙血树、龙头竹、龙爪槐、龙爪葱等,更是不可胜计。另,乡间庙会舞龙灯,江南水乡之赛龙舟,皆源远流长,规模宏大,参与广泛,影响深远。中国龙文化魅力之巨,可见一斑。
当然,事物皆有两面。产生于传统时代的龙文化,多有与现代社会与进步理念格格不入之处,需要我们不断润正、充实、升华与完善。但龙所代表的凝聚力、包容力、亲和力、感召力、想象力、繁衍力、创造力、生命力,应变力,无疑是民族精神之结晶、民族灵魂之所系、民族自豪之源泉,具有永恒价值,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珍惜、持护与传承,鼓舞、鞭策着其传人尊崇神圣,渴求完美,向往卓越,实现理想,步入崇高!
龙年说龙,遐思无穷;春回大地,苍龙腾空。祝愿伟大祖国、亿万同胞于壬辰龙年龙凤呈祥,虎啸龙吟;刚健神武,气势凌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