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这标志着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作为古老的艺术瑰宝,昆曲长期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以昆山方言吟唱,故名为“昆山腔”。经历代艺人口传心授,千有余年,脉络清晰,斑斑可考,是中华戏曲文化的活化石,被尊为“百戏之祖”,颇值得一书。
追根溯源
昆曲之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代。据清康熙《昆山志》载:“陶岘,唐开元中(726年前后),家昆山,其学娴经济,亦以文学自称。生知八音,撰《乐录》八章。陶岘有女乐一部,善奏清商之曲。唐开元(公元713——741年)末名闻朝廷,经过郡邑,靡不招延。”文中所谓“八音”者,指古代制造乐器的八种物质,即金、石、革、匏、土、木、丝与竹也。 “女乐一部”则指家伎之属,即当今之乐队。可见当时昆山一带的民间音乐便已初具规模。
比陶岘稍晚者,有黄幡绰。据唐人赵泽章所撰《因话录》,黄幡绰原是宫廷艺人,擅演滑稽戏,甚得唐玄宗赏识。安史之乱起,幡绰定居于昆山阳澄湖畔绰墩山,卒后便葬于此。南宋时人龚明之《中吴纪闻》有云:“昆山县西二十里,有村曰绰墩,故老相传,此黄幡绰之墓。”明人魏良辅所著《南词引正》谈道:昆曲“唯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清人刘亮采所辑《梨园原序伦•论四方音》则云:“黄幡绰,昆山人,始变为昆腔,其取平上去入四声,正而无腔,字有肩,板有眼,阴阳清浊。”由此可见,将昆山腔起源追溯至唐代,当无疑义。昆曲自始便不仅有地方之依托,且源于宫廷大雅之乐也。在现在的昆曲中,石与土音已不用,其余六音尚存。如金之锣、钹、铙;丝之琵琶、三弦,竹之笛、箫,匏之笙,革之鼓,木之木鱼、绰板等。
旷世南音
昆曲萌芽于唐代,经两宋数百年发展,至元代已眉目初具。蒙元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各民族分为四等,原南宋人被划为最低等级。文人士大夫与朝廷感情疏离,大多数隐逸江湖,以诗文、书画、声伎自遣。同时,在思想控制方面,元代却相当宽松。上述两方面共同为昆曲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元后期,江南名士昆山顾阿瑛出现,为昆曲的发展和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顾阿瑛(1310年—1369年),名瑛、一名仲瑛,字德辉,号金粟道人。其才性高旷,精于音律,擅长吹、拉、弹、唱,以声伎广交四方宾客;所筑“玉山草堂”建筑群总称为“玉山佳处”,分别有:桃花轩、钓月轩、春晖楼、秋华亭、可诗斋、碧梧翠竹堂、柳塘春、君子亭、书画舫等36处。可谓是江南巨富。他轻财结客,多次辞官。阿瑛在玉山草堂汇集一批热心创作、才情焕发的词曲家及杂剧、南戏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外籍名士有柯九思、倪云林等。本地名士除玉山草堂主人顾阿瑛外,还有袁华和顾坚。顾坚,昆山千灯人,生活于元末明初,为昆山腔创始人。其“精于南辞,善作古赋”,兼作家、戏曲音乐家、歌唱家于一身。顾坚整理、加工了南曲的不少声腔如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将当时昆山的歌谣小曲,升华为一种不用乐器伴奏的清唱与和唱的艺术形式,其声腔又是非常悦耳动听的曲调,逐渐形成为“昆山腔”。简而言之,“昆山腔”也就是用昆山方言的吟唱文人的典雅之词,通常还有笛子等乐器来伴奏,可称清客、清曲,一般为坐唱,并不上台表演。顾阿瑛及其同道雄厚的财力和高雅的性情,加之对艺术的痴迷与执著,是昆曲成长的基础。
登堂入室
真正的戏剧,必须有台上的正式表演。至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1531~1541),居住在太仓的魏良辅借张野塘、谢林泉等民间艺术家的帮助,总结昆曲演唱艺术的成就,吸取海盐、弋阳等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但这时的昆腔也仅仅是清唱。其后,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与郑思笠、唐小虞等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庆末,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新声撰作传奇,习昆腔演唱者日益增多。由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到万历年间它的影响已从吴中扩展到江浙各地。万历末,已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并且“声各小变,腔调略同”,形成了众多流派,一跃而居诸腔之首。昆腔传入北京,又迅速取代了继北曲之后盛行于北京的弋阳腔。它不仅为士大夫所喜爱,而且也深受群众欢迎,遂逐渐发展成全国性剧种,称为“官腔”。
作为戏曲,唱腔是最重要的因素。唱腔是否丰富是否优美,直接影响到戏曲的流传。就当前而论,黄幡绰所传的昆曲早已失传,顾坚所创的昆曲也已成绝响,今人已难以评点其唱腔的优劣。但透过史料记载的蛛丝马迹,无论从“唯昆山为正声”、“善发南曲之奥”(明•魏良辅)、“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明•顾起元)、“听之最足荡人”(明•徐渭),还是能体味出昆曲的艺术优势。在此基础上,明代魏良辅锐意革新,贡献实多。他慕名昆曲,寄寓太仓,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卧薪尝胆,为昆曲的新生呕心沥血。他的具体做法一是“尽洗乖声”即清除违背音律的“倒字腔”,以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二是“调用水磨”即把曲调设计得委婉细腻,像“水磨”的效果那样软绵滑润;三是“拍挨冷板”即制订抒缓的清唱板式,并交给鼓师指挥,使唱腔优美动人。此外,还将昆曲语言改为“中州官话”,因而去除了大范围传播的障碍。他还选定曲笛作为昆曲的主奏乐器,与“水磨腔”珠联璧合。经魏良辅一系列的改良,使昆山腔脱离了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式的低迷阶段,成为可登大雅之堂的正声。一时昆曲名望陡增,知音者众,出现了“四方歌者皆宗吴门”(清•徐树丕)的繁荣局面。
盛极而衰
经魏良辅对昆曲的锐意革新,昆剧进入蓬勃兴盛的时期。剧作家的新作不断涌现,戏班竞演新剧,蔚然成风至清朝中叶,昆曲达到鼎盛。其唱腔优美动人,风靡天下。昆曲已从坐唱的形式发展到舞台表演,产生了更诱人的艺术魅力。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身段表情、说白念唱、服装道具等日益讲究,已有老生、小生、外、末、净、付、丑、旦、贴、老旦等脚色,分工细致,有利于刻画人物。从演出形式看,折子戏逐渐盛行。初期,昆腔班多演出全本传奇,一本有四、五十出,须两晚以上或更多时间才能演完。明代末叶,弋阳诸腔的传奇演出风行南北,以大量新编历史故事戏及生动的情节,热烈的场面吸引广大观众;倚重生、旦格局,讲究曲词典丽的昆山腔传奇难以匹敌。于是明末清初的艺人通过演出实践,删除了一些软散场子,紧缩凝炼,删除枝节,节演整本名剧,同时,又从剧中选其特别精彩的一出或数出,加以充实、丰富,使之成为可供独立演出的短剧,这就是“折子戏”的诞生。加以清康熙时,大兴文字狱,在扬州设局修改词曲,加强对戏曲的控制,追使剧作家的创作远离现实,造成《长生殿》、《桃花扇》以后优秀剧作的寥落,这也是促成折子戏盛行的原因。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玩花主人编选、钱德苍续选的折子戏总集《缀白裘》的问世,标志着昆腔演出全本传奇时期过渡到演“折子戏”时期。
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创作冗长、拖沓、雷同的缺陷,给乾隆、嘉庆年间的昆剧活动带来了生动活泼的局面。通过艺人对戏剧人物的精雕细琢,出现了一批生、旦、净、丑等本行为主的应工戏,如生、旦的《琴挑》、《断桥》、
《小宴》;旦脚的《游园》、《惊梦》、《痴梦》;净脚的《山门》、《嫁妹》;付、丑的《狗洞》、《下山》等,都是观众百看不厌的精品。然而单演折子戏也带来了一些弊病,如造成大量整本传奇的湮没,使剧目锐减;表演凝滞,唱做过分持重,束缚了创新;剧目陈旧,缺乏新鲜气息。加之格律过分谨严,文辞古奥典雅。这就使昆剧逐渐脱离大众,步入萧条。就在此时,各种地方戏曲形式乘虚而入,纷纷吸收昆曲中的精华而有所更张,扬弃繁琐的曲牌,新的板腔体系逐渐形成,即所谓“花部”戏曲,并与昆曲展开生死竞争。乾隆末年,昆剧在南方虽仍占优势,但在北方却不得不让位给后来兴起的其他声腔剧种。道光以后,江南的昆剧虽曾在新兴的城市上海支撑一时,但到同治末,光绪初,以新鲜、通俗见长的徽班与京班相继南下,经过一段时期的竞争,昆曲终于不敌对手,处于下风。一度辉煌的昆曲此时在乡间难有市场,在城市难以支撑。昆曲艺人纷纷改行,昆曲团队纷纷解散,已到了奄奄一息、日暮途穷的地步。
枯木逢春
然而,不少昆曲痴迷者仍留恋着经过数百年锤炼的经典艺术,不甘就此任其沉沦,决心从培养人才入手,争取让昆曲东山再起。1921年,经戏曲家和企业家携手努力,在昆曲的发祥地苏州成立了“昆剧传习所”。聘请名家教授,招收少年习艺,主学昆剧,兼学文化,打造出富有文化底蕴和艺术特长的昆曲表演人才。五年间,共培养 “传”字辈演员了40余位,行当齐全,唱演皆能,从继承优秀“折子”戏入手,全面掌握了前人的精湛技艺,成为传承昆曲艺术的中坚力量。随后,他们开始组团献艺,以更浓的韵味、更美的身段展演在舞台上,使昆曲又重获新生。之后,在承上启下的昆曲继承工作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昆剧传习所”是昆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使昆曲摆脱了困境,迎来了转危为安的曙光。
新中国成立后,昆曲得到承传。1955年,浙江昆剧团根据清初朱素臣同名传奇改编的《十五贯》(陈静执笔)上演。针对传奇本语言深奥晦涩、堆砌典故的弊病,改编者又做了通俗化、性格化的文学加工,使作品的舞台搬演变得平易、简洁、清晰又富于表现力。推出后,经久不衰,被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自此,昆曲走向复兴,现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湖南均有成建制的昆剧团。
余音绕梁
昆曲的历史源远流长,回首历历往事,千余年正声大雅,数不尽名士风流,时而跃上巅峰,时而跳入谷底;时而趋之若骛,时而门可罗雀;时而捧若珠宝,时而弃若敝屣;忽热忽冷的昆曲情结,忽明忽暗的昆曲命运,令有识之士焦虑万分,一批批仁人志士为保护昆曲而前赴后继、呕心沥血,才使昆曲薪尽火传,绵延不绝,才有今天“鹤立鸡群”超凡脱俗的艺术价值。况且在其他诸戏种中,昆曲之魂游离飘荡,挥之不去;昆曲之形若隐若现,似曾相识。当今时代,诸事崇新,而保护国粹,任重道远;如何保护,众说纷纭。一出出山穷水尽、又一曲曲柳暗花明,前述昆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2003年3月文化部又命名昆山市为“中国昆曲之乡”的佳音,使得由“昆山腔—昆曲—昆剧”,最后确定为“昆曲”的古老艺术形式将得到永久保护,使中华民族戏曲文化魅力永住,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