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伊斯兰国”的叛逃者传递出了什么信号?
作者:周少青 日期:2015-10-27

2014年以来,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出逃的人数越来越多。据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极端主义和政治暴力国际研究中心”的追踪研究,从2014年1月以来,至少有58名“圣战者”已经离开该组织,其中有2/3是今年前8个月逃出的。这些外逃的“伊斯兰国”前成员公开向社会讲述了他们“叛逃”的心路历程。他们的言论及相关信息,也为公众全面了解“伊斯兰国”组织内部的真实状况,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据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提供的采访资料,叛逃者中有的是因为对那里的生活质量感到失望。一些人参加“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动机是“基于物质利益和私利”,当他们到达“伊斯兰国”后才意识到,起初承诺的奢侈品和汽车等根本不可能兑现。有的则是因为忍受不了该极端组织内部的不公平待遇,如一名来自印度的叛逃者说,“我愿意忍受战争的辛苦,但忍受不了这里的不公正、不平等和种族主义。”他还说,自己因为肤色而被强迫打扫厕所,并愤怒地指出“这根本不是圣战”。

在所谓的“不公正待遇”方面,一些来自叙利亚的叛逃者则批评“伊斯兰国”不能平等对待他们和外国的“圣战者”,认为那些来自西方或其他地区的“圣战者”享有远高于他们的特权,而这完全违背了伊斯兰教人人平等的哲学。

还有的“圣战者”选择叛逃的原因是该极端组织不去攻打阿萨德政权,而是将进攻的矛头指向逊尼派中的异见群体。个别圣战者选择叛逃的原因是听说要被派去当人肉炸弹。

在选择叛逃的原因方面,58名受访者提到最多的是,不能忍受该极端组织对穆斯林同伴的残暴行为。他们说,如果成员中谁的行为(包括腐败)被判定为“非伊斯兰的”,或践行了极端组织所反对或禁止的准则,谁就可能被作为“叛教者”杀死。此外,极端组织经常随意杀死无辜平民、虐待村民、残暴地处死人质等行为,也是“圣战者”选择叛逃的重要原因。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叙利亚籍叛逃者说,“‘伊斯兰国’奉行的不是伊斯兰的原则,而是‘伊斯兰国’的原则。他们灌输给你的伊斯兰教是他们所希望的伊斯兰教。”这名叛逃者还指出,“‘伊斯兰国’试图影响你的心而不是大脑,它让你总是充满激情。”另一个名叫伍赛德的叙利亚籍叛逃者说,“‘伊斯兰国’向我灌输‘什叶派是异教徒,我们必须杀死他们’的思想”。当他被派去炸什叶派清真寺的时候,他穿着炸药背心向警卫投降。还有一名来自西方的“圣战者”,他最初是受到“伊斯兰国”的“保卫叙利亚人民”的蛊惑加入该极端组织的。他说6个月里,他所看到的野蛮刑罚,包括对通奸者的石刑等等,使他认识到他的所作所为不是在帮助叙利亚人。

总之,几乎所有选择叛逃的“圣战者”都描述过这样一个“伊斯兰国”形象: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均实行非常残忍的不宽容政策。更有叛逃者发自内心地指出,“极端组织的残忍让每个人都害怕。”他们传递出的一个最强烈和清晰的事实是,“‘伊斯兰国’不是在保护穆斯林,而是在杀戮穆斯林”。

自“伊斯兰国”肆虐中东以来,其组织者利用各种渠道尤其是社交媒体,将“伊斯兰国”描述成一个全世界穆斯林的“地上天堂”。他们深谙那些潜在加入者的心理,将其分类进行宣传和欺骗。对于身陷经济困境的人,他们提出为其偿还债务,甚至提供高级别的物质享受;对于那些在西方国家遭受歧视的人,他们许诺将提供一个真正的“自由世界”;对于年轻的女性,他们诱以美满、浪漫的婚姻;对于正处于自我认知困惑的未成年人,他们以“导师”的形象出现,告诉他们加入“伊斯兰国”可以全面实现人生价值,如此等等。

随着叛逃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和通过媒体的公开发声,“伊斯兰国”挖空心思、苦心经营的“团结”、“坚定”的形象即将崩塌。或许是对所存在的问题有所认识,从今年7月开始,“伊斯兰国”的“哈里发”发布命令,禁止在网上展示砍头视频及其他一些残忍的杀戮场面。然而为时已晚,全世界的民众包括广大穆斯林对“伊斯兰国”的野蛮、残忍、血腥的行为和形象已历历在目、件件在心,再高明的宣传手段都难以像过去一样奏效。事实上,近期大量中东穆斯林难民的去向已经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数十万难民宁可冒着生命危险横渡地中海,逃往西方“异教”国家,也不去投奔近在咫尺的“地上天堂”——“伊斯兰国”,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中东穆斯林对歪曲、亵渎伊斯兰教的“伊斯兰国”是何等的唾弃。历史将见证,随着内部大批圣战者的外逃和有关国家在政治、军事上的协同行动,“伊斯兰国”将在意识形态和实体上加速走向破产和灭亡。

据报道,美国国务院正在研究如何应对“伊斯兰国”的招募宣传攻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做法是在社交网站上设立账户,该账户以“离开前请三思”为标签,向那些潜在的加入者进行“攻心”教育。不过,这些举措似乎都比不上让那些“伊斯兰国”的叛逃者心无顾虑地站出来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更加有效。为此,一些机构建议,在有关法律的适用问题上做出更灵活的规定,以免除那些可能已有犯罪记录的叛逃者讲真话的顾虑。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