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宗教?
作者:周少青 日期:2016-09-13

宗教是什么?世界各大宗教群体信仰的宗教是其本源意义上的宗教么?或者说,是其创始者所坚持和坚守的那个宗教么?现代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宗教?对于绝大部分普通宗教信徒来讲,这是一个考虑不多甚至从未考虑的问题。

日前,《纽约时报》刊发了尼格拉斯·克里斯托夫的名为《耶稣属于什么宗教?》的文章,该文章与近年来在宗教界、文化界影响颇大的布莱恩·d·麦克拉伦的专著《伟大的精神迁移》一同为我们探讨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

克里斯托夫开篇就指出,困扰世人的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在现代社会,宗教往往不再是它的创始者所创立的那个宗教。他认为“耶稣从没有提到同性恋和堕胎,他只是关注穷人和病人,然而一些基督教领袖却通过妖魔化同性恋者来树立自己的权威。穆罕默德大大提高了他那个时代妇女的地位,然而今天的一些伊斯兰教神职人员却禁止妇女驾车,甚至以宗教为由对年轻的女孩子实施割礼。佛陀如果看到缅甸的佛教徒驱逐罗辛亚族人少数群体,或对其进行种族隔离,一定会吃惊得目瞪口呆”。

克里斯托夫引用麦克拉伦专著中的话说,“我们的宗教经常与其创始者的初衷背道而驰”。克里斯托夫指出,宗教创始人通常是一些为他们自身的道德想象力所激发,大胆而具有超凡魅力的远见卓识者,但他们的教义后来却逐渐演变成一种痴迷于金钱和权力内生的、规避风险的官僚体系。他认为,基督教在这方面的问题最为明显,因为耶稣是一位激进的挑战当权者,而当今的基督教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变得如此成功,以至于它本身成为了当权者的一部分。

克里斯托夫还指出,受制于现实中的政治利益诉求,耶稣经常被人摆布成一个反同性恋、反移民、反智、反科学的宗教形象,他认为“这绝对不是福音书中的耶稣”。

克里斯托夫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世界,一边是宗教的日益蜕化,一边是世俗化的迅猛发展。在美国,没有宗教信仰的包括无神论者和有灵性情感但却没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人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4。而且这一比例还在增长,在跨世纪的这一代人中,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已经超过1/3。

伴随着无宗教人群增长的另一个现象是,公众对宗教知识的兴趣日益下降,斯蒂芬·普罗特劳在他的《宗教文化》一书中指出,作为地球上“最宗教的”国家之一,美国同时也是一个“没宗教文化的国度”。美国基督徒中,只有一部分人能说出4部福音书的名称,只有41%的人知道《圣经》人物约伯,只有几乎一半的天主教徒了解天主教关于圣餐的教义,如此等等。

如何摆脱这一局面?克里斯托夫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少操心教义,多关注行动”。 他引用麦克拉伦在《伟大的精神迁移》中提出的问题:“如果基督徒重新发现他们的信仰——不是作为一个有问题的信仰体系,而是作为一个植根于深思、表达于慈悲的公正的、包容的生活方式,那将意味着什么?”“基督徒能不能把他们的信仰体系转换成一种爱的生活方式的表达?”这一重新发现或转换意味着从宗教官僚体系向其创立者的道德视野回归,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麦克拉伦在接受克里斯托夫的采访时说,“我成长在一个保守的基督教环境中,人们经常警告我们不要篡改基督教最本质的教义。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错过了随着时间的经过,实际上已经发生的改变。”他还说,“基督教曾经赞成烧死巫师、杀死异教徒,谢天谢地,这一点已经发生变化。” 

《伟大的精神迁移》是麦克拉伦近年来完成并发表的一部专门研究基督教如何适应新形势的专著,作为一名前牧师、公共神学家、演说家、活动家和基督教普世合一的倡导者,面对汹涌的世俗化浪潮和基督教教内出现的新的探索精神,麦克拉伦希望能够抓住机遇,将基督教变成一个“更加公正、包容和快乐的宗教”,将其信徒变成“真正的基督徒”。

在《伟大的精神迁移》一书中,麦克拉伦首先指出,尽管媒体上充斥着信仰已死、去教堂的人数一再下降等耸人听闻的内容,但基督教的信仰并没有死亡。他告诫他的读者不要忧虑、等待和沉溺于怀旧,应该满怀信心地迎接能够重塑基督教的新的强大的理念。

他的书围绕三大变化展开,第一个变化是精神上越来越多的基督徒不再按信条而是按照由爱所定义的生活方式来界定他们的宗教;第二个变化是神学上,基督徒们越来越拒绝将上帝作为一个暴力的至上神灵来对待,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充满爱的创造者来敬奉;第三个变化是将基督教更多地视为一个“组织性的”宗教而不是一个“组织化的宗教”(也称体制宗教)——教会的积极分子致力于使世界变得更好,建设和平、消除贫困和不公正,与其他宗教合作,确保所有人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在麦克拉伦看来,基督教的历史,从创世纪一直到现代,从根本上来说,是有关人行动的历史——放弃陈旧的、碎片化的宗教信条,拥抱新的更多救赎性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回归宗教的本真或回溯宗教的源头,或以现实需要为基础直接对宗教进行某种改革,是宗教适应现代社会的两种不同路径。第一种路径强调宗教本身的“完美性”甚至是“不谬性”,认为宗教之所以出现了与现代生活不一致或矛盾的一面,是因为后人背离了宗教创始者的初衷或者说违背了先知留下来的经训。第二种路径则往往以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价值原则或现代社会所确立的通行的原则,来改造或重新解释已有的教条。从效果上看,第一种路径往往因固守传统的价值和原则而难以走出不适应的困境,第二种路径则因为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考量而与现代社会基本适应。从具体的宗教来看,伊斯兰教更趋向于第一种路径,基督教更契合第二种路径。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别,除了宗教本身的差异以外,与这两种宗教不同的历史经历以及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