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基督教民主联盟全国代表大会上罕见地公开对穆斯林妇女的着装问题表达了批评意见。她说,“在德国文化中,妇女完全遮盖面部是不适当的”,“我们不希望在德国社会看到两种社会形态的存在,我们的法律比部落规则、伊斯兰教法以及个人所持的荣辱观等更具有优先权。”默克尔认为,德国人有理由期望新来者即难民融入主流社会,为此她表示支持内政部长托马斯·德·梅齐埃今年8月提出的在公共场所禁止穿戴蒙面罩袍的建议。
由于这是默克尔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批评穆斯林妇女的蒙面罩袍问题,她的讲话引起广泛关注。据相关报道,默克尔的讲话当场博得“党内支持者雷鸣般的掌声”。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青年联盟主席契米亚克表示,从默克尔的讲话中看到了“团结的新迹象”。基督教民主联盟党中小企业和经济联合会主席林内曼认为,“讲话是对德国政策的明确背书”。而这两人此前一直是默克尔政策的批评者。
与此同时,欧洲的右翼人士对默克尔的讲话也纷纷作出符合自身意图的解读,认为德国在逐渐向他们靠拢。而“欧洲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捍卫者”则“对此感到沮丧”。
除了在妇女着装问题上明确表态以外,默克尔还对以往处理难民的做法做了自我批评,表示去年大量接受难民的做法“不能、不应、也不会再度出现”;已接受的89万难民,“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留下”。
目前,德国正值2017年大选前夕,默克尔在难民问题上连续遭到右翼反对派的攻击。他们指责默克尔在“指挥着德国社会的伊斯兰化”——在街头的巨幅画像上,默克尔被打扮成穆斯林妇女的模样。尽管从实践中看,德国很少有女性戴面纱,但是至少从象征意义上来看,德国政党和民众对去年接纳的难民的社会融入问题普遍存在着焦虑心态。德国右翼政党“新选择党”正是利用这种焦虑乘势而起,在地方选举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甚至已经进入柏林议会。
为了反击右翼反对派在伊斯兰教和难民问题上的诘难、赢得大选上的主动,默克尔在选举策略和价值观表述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调整。但是这种调整与右翼反对派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默克尔强调,禁止蒙面罩袍“要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这里的“法律”是指德国宪法和欧洲人权公约。第二,默克尔并不主张全面、不分场所地禁止蒙面罩袍,而只赞成在学校、法院和其他政府机构禁止蒙面罩袍;她力主宗教自由和宽容,反对在这个问题上寻求“简单的答案”。第三,在对蒙面罩袍禁令表示支持的同时,默克尔尖锐地批评德国境内的各种反移民、反伊斯兰主义的右翼民粹主义运动,认为这些运动违反德国宪法。
在去年欧洲的难民潮中,默克尔政府接纳了近百万穆斯林移民,此举受到世界舆论的好评,实际上也得到大部分德国民众的支持。许多家庭将空置的房间腾出来供难民使用,一时间,德国感动了世界,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总体上看,德国政府及民众对伊斯兰教及穆斯林难民持一种包容和接纳的态度。这不仅表现在2014年出现反伊斯兰化游行时,德国民众组织了人数10倍于前者的反游行,也表现在去年大规模接受穆斯林难民的实际行动上,还表现在德国的主流政治家在捍卫德国的基本价值观方面,迄今为止没有出现动摇的迹象。
默克尔政府及民众在穆斯林移民问题上的这种宽容和接纳的态度,一方面与德国的民主自由传统以及深厚的世界主义传统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德国国家独特的历史密切相关。上世纪30年代,深陷经济危机的德国为摆脱困境,在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强力促动下,走上了法西斯主义主宰的军国主义道路,最终酿成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以迫害宗教上的少数人犹太人为发端,以德国、欧洲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大灾难谢幕。其间所折射出的少数群体与多数群体在重大命运问题上的深切关联,德国人可谓察之最深。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在今天的德国乃至整个西欧和北欧,许多右翼政党都以煽动对伊斯兰教或穆斯林群体的仇恨作为国内动员的重要手段,比如法国的“国民阵线”、荷兰的“自由党”、丹麦的“人民党”、奥地利的“自由党”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政党并不以仇视伊斯兰教或穆斯林群体为最终目的,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借此取得政权,继而发动公投或以其他政治手段脱离欧盟,使欧洲重新回到之前的状态,回到以法、德、英相互竞争甚至“群雄逐鹿”的时代。从此意义上来看,欧洲穆斯林少数群体的命运,已然与欧盟的存续紧密地连在一起,即保护宗教少数群体免于歧视、迫害、排斥和驱逐,就是在保护欧盟自身。
从事件中的被动当事人——穆斯林群体一方来看,为了避免最坏结果的出现,他们需要在为宗教自由权斗争的同时,也要在文化适应性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避免自己的宗教持守成为右翼势力政党竞争中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