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多重面相
作者:周少青 日期:2018-01-16

宗教民族主义是印度人民党长期以来不变的底色。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后,这种宗教民族主义在延续其固有的排斥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保护弱势群体的人权色彩,从而使印度的宗教民族主义呈现出某种复杂的面相。

继去年8月印度最高法院宣布“快速休妻制”违宪之后,近日,印度议会又在莫迪政府的支持下,准备推出一项名为“穆斯林妇女婚姻权利保障法案”的立法,为“快速休妻”陋习所伤害的妇女提供法律上的保护。“保障法案”禁止以任何形式包括面对面、短信、语音和视频的方式实施“快速休妻”,违者将被处以高达3年的监禁及罚款,并不得保释。与此同时,该法案还为权利受到侵犯的妇女规定了一些保障性措施。

“快速休妻制”是残留于部分印度穆斯林群体中的陋习,它规定男方可以通过当面连说3次“休妻”的简单形式而离婚。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人甚至借助于短信等形式以达到离婚的目的。由于“快速休妻制”严重侵犯女性权利,且其程序和内容明显与《古兰经》及相关伊斯兰教法相违背,世界上绝大多数穆斯林占主要人口的国家、包括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都已禁止。多年来,印度的穆斯林妇女和人权组织也一直致力于对抗这一侮辱性和歧视性的陋习。

莫迪力促议会通过这项保护穆斯林妇女权利的法案,反映了其政策主张中“自由、平等”的一面。但由于人民党意识形态中固有的排斥穆斯林少数族群的元素,莫迪政府试图保护穆斯林妇女弱势群体的措施,往往被穆斯林群体视为“别有用心”。在印度穆斯林群体看来,莫迪在印度教妇女自身地位严重低下的情况下,多次在演讲中抨击穆斯林群体的妇女待遇,其动机明显不纯。他们认为,莫迪的目的是借穆斯林妇女问题打击整个穆斯林少数群体。

如果说在对待穆斯林妇女离婚问题上,莫迪政府占有明显的道德优势,那么在近期发生的其他事件中,这种道德优势则被印度教民族主义咄咄逼人的排斥性所淹没。近日,6名基督教唱诗班成员在印度中央邦被捕,罪名是“试图劝说印度教徒改宗基督教”。在逮捕发生的过程中,印度教右翼分子焚烧了唱诗班成员的车辆。据报道,在人民党执政的中央邦,法律规定凡改宗者,必须事先正式通知官方。一些基督徒表示,这一法律规定使得村民不断受到印度教右翼团体的骚扰。近年来,这一地区宗教少数群体受到骚扰、威胁与恐吓的案件迅速飙升。

最能体现印度教民族主义情绪的,无疑是近年来不断高发的“护牛队”暴力事件。为了保护被视为神祇的奶(黄)牛,印度教极端分子自愿组成护牛队。他们建立了分工严密的工作队,有人侦查、有人化验、有人动用私刑,在国家法之外擅自殴打甚至处死那些宰杀、食用或持有奶(黄)牛肉的人。莫迪执政以来,人民党管辖的区域内,“护牛队”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他们将牛的范围作了扩大解释,使之不仅包括传统的奶(黄)牛,还包括公牛和犍牛等品种,贩牛、宰牛、吃牛肉的人都被列为施暴对象。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死于护牛暴力和私刑的多达十余人。2017年6月,一名少年被“护牛队”打死,理由是他吃了牛肉;当月,一名奶农被打成重伤,房子被烧毁,原因是在他家附近发现了奶牛骨头,如此等等。

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勃发,不仅严重影响到非印度教徒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而且已然威胁到印度的文化安全和国家形象。2017年10月,印度北方邦人民党立法委员桑吉特·索姆在一次集会上公然提出要“清除”印度的国家级文物泰姬陵,理由是它是印度历史的“污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极端排斥性言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一个政客的言论上,在印度北方邦旅游部门今年推出的旅游宣传手册中,享誉世界的泰姬陵竟然不见了踪影。印度人民党的所为,让包括印度民众在内的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以莫迪为首的人民党政府在坚持“印度教特性”的前提下,给予穆斯林妇女一定的关注和同情,但这种关注和同情掩饰不了印度教民族主义炽热的排斥性对其少数群体带来的伤害,也遮不住其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上的浅识。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