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不信“上帝”的人有没有“宗教性”的一面?
作者:周少青 日期:2018-04-17

    在英国,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已经超过一半,这些人是否也同那些宗教信仰者一样有“宗教性”的一面?英国广播公司最近采访了一些非宗教人士,他们谈及宗教性对他们的意义。以下是访谈摘录。

    芭芭拉:宗教性对我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有着巨大影响,它把我对为难过我的人的憎恨转变成无限的同情、宽恕和大爱。

    西蒙:我们不必急着提出原教旨主义式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自我省察,我的价值观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我创造了自己的意义。

    萨拉:上学的时候,我是班上唯一的穆斯林家庭的学生,我因此质疑家庭的宗教给我提出的那些条条框框。有一天,我感到非常失落,便去了书房,书架上有一本叫做《不要难过》的书。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奇迹,它讲的是“活在当下”“完全活在当下以及感恩你已经拥有的东西”。我相信每一天都应该充实,我试图在周围创造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将消极的东西转化为积极的,并试图在所有事情中看到美好。

    朱丽:我们现在深陷精神危机——以至于这个词对许多人来说,都有些奇怪或怪异。我对许多宗教性的传统都抱有深深的敬意,但我认为,我们无需按照某一种模式去寻求和平与理解。

    休:我实际上并不了解母亲和父亲。父亲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11个月后,母亲也离世。我一直有着深刻的孤儿情结。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自己的存在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孤儿,我有一位“父亲”,他就是我自己的“上帝”。

    苏哈:我十几岁时就发现了自己的宗教性。我通过大量阅读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刚上大学时,我感觉很难适应。但我的宗教性让我明白,任何情况都是暂时的,任何事情都会成为过去。

    自一神教产生以来,“上帝”作为这种建制性宗教中至高无上的主宰,几乎垄断了信徒们的一切精神生活。信徒不仅被不断告知应该使用何种语言和仪式、遵守何种规范和戒律才能接近“上帝”,才能进入“上帝”应允的“天堂”,而且被禁止以任何超越既定经典和仪式的方式认识和接近“上帝”。不仅如此,在一部分教徒看来,不信“上帝”的人不会有宗教性的精神世界。然而,如果我们审视人的内心深处,洞察人的精神世界,就会发现,其实许多人都有自己的宗教性的一面。在他们心中,都存在着一个自己的“上帝”,它时而虚无缥缈,时而坚实可依,又不乏人性之光。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