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此刻我挺幸福
作者:郭军宁 日期:2009-12-29

        今晚7点,"朱德:不可替代的总司令"一文的作者赵于平打来电话,他开口就说:"恭喜你了,你成了名人了。"我摸不着头脑,问:"怎么回事!"他说:"我的一个朋友从武汉打来长途,说《作家文摘》上刚刚转载了一篇署名叫郭军宁的文章:"朱总司令在井冈"。他说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用简练的语言揭示出井冈山的反围剿战争主要是朱德指挥,主要是朱德的部队打的。文章还指出朱德独特的游击战术思想的核心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朱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十六字诀。这篇文章对于驳斥个人迷信时期所形成的荒谬说法,对于恢复朱德的本来面貌,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舟共进》是一本由广东省政协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文化月刊。其思想光芒、理论勇气、探索精神和还原历史的努力,吸引我将"朱总司令在井冈"一文投向该刊。该杂志于2009年第12期刊载了我的这篇文章,12月14日我刚收到两本样刊。然而,这么快就被《作家文摘》转载,我的确不知道。
        赵大哥又说:"《同舟共进》是广大知识分子喜欢的刊物,国内外发行,有较大的影响力,但它的发行量远不及《作家文摘》。你通过此文,让中国老百姓知道了井冈山反围剿斗争的真实情况,介绍了真实的朱德,否定了个人迷信时期所造成的朱德无能的印象。老百姓肯定会记住你这个敢于揭示历史真相的学者的。"这样的评价与夸奖令我感动,我连声说:"谢谢谢谢!"
        文章虽然只有4000字(限于版面,《同舟共进》和《作家文摘》又都删去了不少),但写作成文却历时不短,其过程是这样的。
        最早的想法来自2004年范木兰老师(范石生将军之长女)寄给我的一封信。拆开信封,里面滑出两张名片,是井冈山博物馆李春祥、饶道良二位先生的。信中说,他们二人特意到昆明来看我,表示对我父亲范石生的尊敬,使我很感动。我想是啊,范石生曾帮过共产党的大忙,可是他的亲属却在解放后遭到迫害。改革开放以后,到昆明去看望范木兰老师的外地人只有中央文献研究室的资深研究员刘学民先生和我这个撰写了《朱德与范石生》(国家重点图书)一书的人。当年,范石生不仅帮助了朱德部队,还资助过井冈山毛泽东的部队,给了张子清、伍中豪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三营500人充足的装备和大量武器弹药。李、饶二人代表井冈山博物馆去看望范老师,说明井冈山的人没有忘记他,说明他们是富于正义感的正直的好人。
        2006年12月1日是朱德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我有了届时在刊物上发表一篇纪念朱德的文章,同时也表达对李、饶二人的感激与友好之意得想法。决定以访谈录的形式,以"朱德在井冈山"为标题撰写。当我把此想法告知李春祥研究员时,他欣然应允。
        朱德当年在井冈山,有三件事是鲜为人知的。一是井冈山的反围剿战争主要由朱德指挥,战斗主要是朱德带上井冈山的部队打的。二是"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与事实有些出入,文化革命时期竟然变成"林彪的扁担"了。三是朱德将自己的游击战术十六字诀在井冈山正式提了出来。这个十六字诀后来被某些人说成是毛主席创造的。
        文章到底写哪些呢?我打电话请教了刘学民老先生。他建议,除写井冈山的军事斗争外,还可以揭露一下文革中林彪、江青集团对朱德的污蔑。文革时期,林、江集团散布"朱德没有当过一天总司令"、朱德从上井冈山的第一天起就反对毛主席"、"井冈山会师不是朱毛会师,是毛林会师"等谬论,甚至把朱德的扁担说成是"林彪的扁担"。在林彪、江青等人的指使下,井冈山博物馆的展览内容都改了,馆里挂起了"林彪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油画,讲解员介绍说:"1928年春天,林彪同志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在这里会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们还在井冈山毛泽东的旧居旁边,搞了个"林彪旧居"展览,甚至还搞了一处"黄永胜旧居",也要人们去瞻仰。
        我按照刘老的建议起草。成文后传给了李春祥,请他们订正史实,修改完善。李、饶二人作了认真修改,并说文章写得很好。后来,在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的帮助下,该文在《中国潮》杂志纪念朱德诞辰120周年的专栏中发表。
        2007年以后,为纪念建军80周年,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了一个36集的电视连续剧《井冈山》。我看了其中的几集,感到该剧没有摆脱个人迷信的阴影,对朱德的描写不大公正(这个电视剧的问题也许不止这些,已经有人写下了批评该剧的长文),觉得有必要说出历史真相。于是,改写了"朱德在井冈山"。"朱总司令在井冈"除了介绍朱德在井冈山居功至伟的功绩外,还着重介绍了朱毛会师以前朱德的军事生涯、朱德对战争理论的探索,以及他所提出的游击战术十六字诀。
        文章写成后,我先后寄往了《炎黄春秋》和《党史文汇》杂志,可是7个月过去了,一直没有回音。无奈之下,只好于今年8月17日在自己的博客上贴了出来。有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文章不仅引起热议,还使我结识了豪爽坦荡的赵于平先生。赵大哥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信件,后来又建议将此文投至《同舟共进》杂志。果然见效,二个月过后就被刊载了。
        这本刊物今年获得"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年度媒体奖"。大奖组委会给《同舟共进》的颁奖词是:
        这是一份鲜为大众所知的刊物,却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树立起了不可动摇的言论旗帜。
        《同舟共进》坚持理想,特立独行,对中国转型期的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持续的论说,特点最为鲜明,立场最为清晰。
        2009年,《同舟共进》以大量锐利的评论文章,开掘历史,聚焦现实,继续"在别人停止思维的地方延续思维"。
        能够在这样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我感到荣幸。
        客观的说,现在中国不少学者身处"被学者"之中,做出来的许多成果流于平庸,缺乏原创性,缺乏对真理的探求,缺乏对真相的揭示。报上说,我国的科研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二。但是,其中有多少是原创的呢?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见解,没有学术界公认的科研成果,没有影响较大的著作或论文,即使获得了研究员甚至院士头衔,在那些学者的内心深处,他们会有多少成就感和幸福感呢?
        学者的使命是对真理的探求和对事实真相的揭示,这是他们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和幸福感的源泉。真正的学者,他们看重的不是金钱和虚名,而是货真价实的能够起到推动社会前进作用的研究成果。否则,我们就难以理解居里和居里夫人、我们国家的陈景润等人,忍受贫寒和痛苦,无比顽强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行为。
        我的这篇文章厘清了笼罩在朱德身上的一些迷雾,让普通民众初步了解了真实的朱德,也为实事求是的评价朱德做出了些许贡献。作为一个业余作者,我为自己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而自豪与欣慰,又怎能不从心灵深处溢出一些幸福感呢?
        的确,此时此刻我感到了幸福。

 

相关主题:朱德
文章来源:郭军宁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