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目录
1、学术著作
(1) 黄成龙主编. 2021.《羌语言文字通览》(中华羌族历史文化集成)。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21年1月。
(2) 黄成龙执行主编. 2021.《中国民族语言学报》。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年6月。
(3) 黄成龙、王保锋、毛明军、张曦. 2019.《四川松潘羌语》(中国濒危语言志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6月。
(4) 黄成龙 周发成 张曦. 2014. 《羌语会话366句读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 黄成龙. 2006[2007].《蒲溪羌语研究》(本书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主任郭锐教授等学者的充分肯定和推介,已作为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以及其他一些高校研究生的必读参考书)。北京:民族出版社。
(6) LaPolla, Randy J. with Chenglong Huang. 2003. A Grammar of Qiang with annotated texts and glossary. Germany: Mouton de Gruyter Press(由德国Mouton de Gruyter出版社出版)。
(7) 孙宏开 黄成龙 周毛草. 2002.《柔若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8) 黄成龙. 1992.《羌语荣红话音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音档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
(9) 黄成龙、张曦主编. 2019.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茂县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 张曦、黄成龙主编. 2017. 《地域社会深描:藏羌彝走廊研究新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 张曦、黄成龙主编. 2015. 《地域棱镜:藏羌彝走廊研究新视角》。北京:学苑出版社。
(12) 张曦主编,黄成龙、蓝广胜副主编. 2009.《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博士论文
Huang Chenglong. 2004. A Reference Grammar of the Puxi Variety of Qiang,PhD dissertation, 2004.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4年9月香港城市大学博士论文)。
3、学术论文
(1)SSCI与A & HCI论文4篇
黃成龍. 2015. 羌語空間認知範疇,《語言暨語言學》,2015年第5期,第663-689頁。臺北: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编,英國SAGE出版社出版。
黃成龍. 2010. 羌語的施事者及其相關標記,《語言暨語言學》,2010年第2期,第249-295頁。臺北: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
HUANG Chenglong. 2008. Relativization in Qiang.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Vol. 9.4: 735-768。臺北: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
黃成龍 王術德. 2007. 蒲溪羌語的話題-評述結構,《語言暨語言學》,2007年(第8卷)第2期, 第519-551頁。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2)CSSCI(含扩展版)论文26篇
黃成龙. 2022. 2021年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研究动态,《西藏民族大学学报》(CSSCI期刊來源扩展版),2020年第4期,第66-73页。
黄成龙. 2020. 新中国汉藏语研究70年,《贵州民族研究》(CSSCI期刊來源),2020年第6期,第92-96页。
黃成龙. 2020. 2019年研究藏语前沿,《西藏民族大学学报》(CSSCI期刊來源扩展版),2020年第5期,第82-87页。
李翔、黃成龙. 2020. 福贡傈僳语的施受标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CSSCI期刊來源),2020年第2期,第155-162页。
黄成龙. 2019. 汉藏语研究最新进展,《贵州民族研究》(CSSCI期刊來源),2019年第5期,第198-202页。
黃成龙. 2019. 2018年研究藏语前沿,《西藏民族大学学报》(CSSCI期刊來源扩展版),2019年第4期,第57-65页。
黄成龙、饶敏、高扬. 2018. 2016年境外藏缅语研究前沿,《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第109-117页
黄成龙. 2017. 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狄克森著《语言学基本理论》(1-3卷)的学术特点与价值,《西藏民族大学学报》(CSSCI期刊來源扩展版),2017年第6期,第144-147页。
黃成龙. 2016. 2015年港台和境外藏缅语研究前沿,《西北民族大学学报》(CSSCI期刊來源扩展版),2016年第3期,第69-79页。
黄成龙. 2016. 2013年境外藏缅语研究前沿,《西藏民族大学学报》(CSSCI期刊來源扩展版),2016年第3期,第104-109,119页。
黄成龙. 2015. 2014年境外与港台羌藏缅语研究前沿,《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第20-27页。
黄成龙. 2014. 藏语与喜马拉雅语言存在类动词的概念结构,《语言科学》,2014年第5期, 第520-534页。
黄成龙. 2014. 类型学视野中的致使结构. 《民族语文》),2014年第5期,第3-21页。
黄成龙. 2013. 藏缅语存在类动词的概念结构. 《民族语文》,2013年第2期,第31-48页。
黄成龙、李云兵、王锋. 2011. 纪录语言学--一门新兴学科,《语言科学》,2011年第3期,第259-269页。
黄成龙. 2010. 羌语的非施事者及其相关标记,《语言学论丛》,2010年第41辑,第339-367页。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黄成龙. 2008. 羌语的话题标记,《语言科学》,2008年第6期,第599-614页。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黄成龙. 2008. 羌语子句的关系化手段,《民族语文》(2008年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2008年第4期,第19-31页。
黄成龙. 2005. 羌语的名量词,《民族语文》,2005年第5期,第16-27页。
黄成龙. 2005. 语法描写框架及术语的标记,《民族语文》,2005年第3期,第23-33页。
黄成龙. 2003. 羌语名词短语的词序,《民族语文》,2003年第2期,第26-34页。
黄成龙. 2000. 羌语的存在动词,《民族语文》,2000年第4期,第13-22页。
黄成龙. 1998. 羌语的音节弱化现象,《民族语文》,1998年第3期,第59-67页。
黄成龙. 1997. 羌语动词的前缀,《民族语文》,1997年第2期,第68-77页。
黄成龙. 1995. 羌语音位系统分析刍议,《民族语文》,1995年第1期,第48-51页。
黄成龙. 1994. 羌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1994年第2期, 第181-189页。
(3)外文论文8篇
Huang Chenglong. 2016. Multilingual Policy in China--Experiences from Yunnan Province. Multilingualism in Cyberspace--Proceedings of the Ugra Global Expert Meeting, eds. by Evgeny Kuzmin, et al. Moscow: Interregional Library Cooperation Centre.
Huang Chenglong. 2015. Chinese Ethnic Languages in Cyberspac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Cyberspace, eds. by Evgeny Kuzmin, et al. Moscow: Interregional Library Cooperation Centre.
張麟声 黄成龍. 2010. 日本語の「も」と羌語の「lə」についての覚書. 大阪府立大学人文学会『人文学論集』第28集,頁151-159。大阪:大阪府立大学。
Huang Chenglong. 2009. Shared Morphology in Qiang and Tibetan, Senri Ethnological Studies, Vol. 75: 223-240。大阪: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Evans, Jonathan P. and Chenglong Huang. 2007. Vowel Harmony in Ronghong Qiang: Bottom up!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CRLAO),Vol 36. 2 (2007): 147-186。巴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东亚语言研究所。
LaPolla, Randy J. and Chenglong Huang. 2007. The Copula and Existential Verbs in Qiang, 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中國語言學集刊》Vol. 2, No. 1: 233-248。香港科技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编,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
Huang Chenglong. 2005. Aktionsart and Aspects in Qiang, Proceedings of the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Courses on Role and Reference Grammar,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编。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LaPolla, Randy J. and Chenglong Huang. 2004. Adjectives in Qiang. Adjective Classes: A cross-linguistic typology, ed. by R. M. W. Dixon and Alexandra Y. Aikhenvald, 306-32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年牛津大学出版社).
(4)一般期刊论文18篇
黄成龙. 2022. 藏缅语名词范畴化为类别词的途径和机制,《百色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
黄成龙. 2022. 2021年羌语支语言研究前沿,《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
黄成龙. 2021. 2020年羌语支语言研究前沿,《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黄成龙. 2020. 2019年羌语支语言研究前沿,《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黄成龙. 2019. 2018年羌语支语言研究前沿,《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魏久乔、黄成龙. 2019. 松潘埃溪羌语音系,《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黄成龙. 2018. 2017年羌语支语言研究前沿,《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黄成龙. 2017. 2016年羌语支语言研究前沿,《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黄成龙. 2016.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调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黄成龙. 2016. 2015年羌语支语言研究前沿,《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黄成龙. 2015. 2014 年羌语支语言研究前沿,《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第1期。
黄成龙. 2014. 藏羌彝走廊羌语支语言2013年研究动态. 《阿坝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2期。
黄成龙. 2013. 羌语中的生命度等级序列. 《汉藏语学报》,2013年第7期。北京:商务印书馆。
黄成龙. 2013. 普米语研究综述. 《阿坝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1期。
黄成龙. 2012. 白马语研究综述. 《阿坝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4期。
黄成龙. 2011. 羌族的酿酒工艺及其酒文化,《科学中国人》,2011年第10期。
黄成龙 余文生. 2007. 羌语关系子句的类型,《汉藏语学报》,2007年(创刊号)第1期,页143-161。北京:商务印书馆。
黄成龙. 1992. 羌语复辅音的演变,《羌族研究》,1992年第2辑,四川:成都。
(5)专著和论文集论文22篇
黄成龙. 2021. 致使结构调查研究框架,载《中国民族语言学报》第3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年6月。
黄成龙. 2019.第十二章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载《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1949-201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0月。
黄成龙. 2019.第四章 语言类型学,载《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尹虎彬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黄成龙. 2019. 第十一章 纪录语言学,载《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尹虎彬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黄成龙、饶敏、高扬. 2019. 21世纪以来国外藏缅语研究前沿,载《四川民族研究》,2019年第1辑。
黄成龙. 2018. 汶川县羌语资源库,载《汶川十年:抗震救灾与社会文化重建》,徐平主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黄成龙. 2017.四川藏羌彝走廊的民族语言及其价值,载《地域社会深描:藏羌彝走廊研究新视角》,张曦、黄成龙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黄成龙. 2017.羌族教育,载《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茂县卷》,黄成龙、张曦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黄成龙. 2016.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载《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李宇明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黄成龙. 2016.羌语的空间指示系统,载《庆祝戴庆厦先生八十寿辰文集》,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黄成龙. 2015.羌语方言多媒体资源库,载《地域棱镜:藏羌彝走廊研究新视角》一书,张曦、黄成龙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
黄成龙. 2015. 2012年港台和海外藏缅语族研究前沿,载《地域棱镜:藏羌彝走廊研究新视角》。北京:学苑出版社。
黄成龙. 2013. 白语名词范畴化—语义与认知探讨,《白语研究论文集》,王锋、王双成主编,上海中西书局,2013年, 约1.5万字。
黄成龙. 2013. 数字多媒体记录汶川县羌语资料库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羌文化传承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文集》,唐远益、陈兴龙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约1万字。
黄成龙. 2013. 羌语、普米语、史兴语、崩尼-博嘎尔语、白马和柔若语6种语言文字研究史,《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论》(南方卷,上册),朝克、李云兵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约4万字。
黄成龙. 2013. 羌语、普米语、史兴语、崩尼-博嘎尔语、白马和柔若语6种语言文字研究论著索引,《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论》(索引卷),朝克、李云兵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约2万字。
黄成龙. 2009. 羌语方言土语及其活力,《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张曦主编,页177-197。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黄成龙. 2009. 羌语研究回顾与展望,《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张曦主编,页198-214。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黄成龙 徐世梁. 2009. 羌族语言和非物质文化灾后重建需求调查,《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张曦主编, 第96-109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孙宏开 周发成 黄成龙. 2009. 关于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加强羌族语言文化保护的意见,《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张曦主编, 第141-144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黄成龙. 2000. 羌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语言报告·中国部分》,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
黄成龙. 1996. 羌语音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音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黄布凡 余小平 黄成龙. 1992. 羌族的姓名,《中国人的姓名》,张联芳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译文(英译中)4篇
黄成龙、宋佳. 2019. 再论语言学的方法论与论据,载《汉藏语学报》,2019年第11期。
黄成龙. 2014. 21世纪类型学的主要进展,Balthasar Bickel著,载《语言类型学的基本方法与理论框架》,戴庆厦、汪锋主编,第3-1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黄成龙. 2014. 十年来类型学与语言学理论之我见,William Croft著,载《语言类型学的基本方法与理论框架》,戴庆厦、汪锋主编,第16-2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黄成龙. 2014. 论在无预设范畴下的语言描写和类型学研究,Martin Haspelmath著,载《语言类型学的基本方法与理论框架》,戴庆厦、汪锋主编,第42-5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