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iea.cssn.cn
机构人员
范明明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六号办公楼资源环境与生态人类学研究室

当前位置: 首页机构人员 —范明明

个人基本信息
  范明明,女,汉族,1985年11月出生,理学博士,中共党员,助理研究员
职务及社会兼职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资源环境与生态人类学研究室副主任
从事工作及专长
  现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主要学术专长是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管理
科研成果
  (一)专著:《草原生态补偿的跨尺度影响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1月第一版
  (二)论文:
  (1)生态补偿理论研究进展及争论——基于生态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3期
  (2)牧民对旱灾的适应策略及其政策启示——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案例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21年第5期 
  (3)一个“成功”游牧民定居工程背后的资源困境,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4)生态补偿补给谁?——基于尺度问题反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学海》2018年第4期
  (5)国家在场视域下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云南贡山县生态扶贫的人类学考察.《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
  (6)范明明.牧民分化、牧业生产与传统牧区乡村振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个案考察.《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
  (7)生态补偿能否保护草场生态?——基于阿拉善左旗的案例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8)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漫谈——崔延虎教授访谈录(上).《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20年第2期.
  (9)生态文明建设与草原、绿洲的生态人类学研究漫谈——崔延虎教授访谈录(下).《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20年第3期.
  (10)生态人类学、牧区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阿拉坦宝力格教授访谈录,《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20年第6期.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