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工作大记事(2004年1-10月)
作者:王秀珍 日期:2005-01-11
    1月1日   拉萨贡嘎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启用。此工程是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117个项目之一,是西藏自治区“十·五”期间的重点工程。(《西藏日报》1·2)
  国务院副总理黄菊1—4日在贵州考察工作时强调,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属和政策措施,大胆探索,扎实推进,走出一条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新路子,实现经济社会的新发展。(《人民日报》1·5)
    1月2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国家民委新闻办公室、中国民族报社、中国民族团结杂志社和《中国民族工作年鉴》编委会共同举办的“2003年中国少数民族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1月4日   全国宗教工作座谈会4—6日在北京召开。贾庆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宗教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把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西藏日报》1·8)
    1月6日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说, 5年内西部地区“普九”人口要达到85%以上,国家将投入数百亿专项资金,采取各种措施,缩小西部和东部教育的差距。(《中国民族报》1·13)
由青海省政府举办的“新西兰·中国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在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取得圆满成功。这次展览旨在以青海省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为桥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青海全方位的对外开放。(《青海日报》1·19)
1月7日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总部回迁云南大学,揭牌仪式在学生会堂前隆重举行。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名誉会长旦增发来贺信。(《民族时报》1·14)
1月8日  广西“甲天下”艺术团到达越南胡志明市进行访问演出(《广西日报》1·13)
1月9日  全国民委主任会议9—1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强调,做好民族工作,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实实在在地造福各族群众。(《中国民族报》1·13)  
由中国出版业协会民族出版工作委员会和2004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共同主办,民族出版社承办的首届“民族出版与海外市场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部门领导、海外30多家华文书店的经理人以及25家民族版协委员单位的出版社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民族报》1·16)
1月10日  首届“中国56个民族青少年艺术人才大赛”山东赛区选拔赛新闻发布会在济南召开。(《中国民族报》1·16)
56位各民族文化大使首次齐聚中华民族园,在“民族团结树”上挂上精心准备的吉祥物后,手拉手跳起欢乐的舞蹈,并拍下非常珍贵的56个民族心手相连的“全家福”。(《中国民族报》1·16)
1月14日   首都各族人士迎春茶话会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茶话会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主持,各界、各族1000余人参加了茶话会。(《中国民族报》1·16)
    1月16日    新疆建设兵团国资公司重组中国彩棉集团揭牌仪式在新疆人民会堂举行。这是新疆经济发展史上一次跨所有制、跨行业的重大资产重组举措。(《新疆日报》1·18)
1月17日   甘肃省政府召开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提出了民族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促进民族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甘肃日报》1·18)
1月19日   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图木舒克、阿拉尔、五家渠3座城市分别在各自的所在地正式挂牌。(《中国民族报》1·30)
1月20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近日国家民委举行了委机关各司局及在京委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报告会,李德洙在会上强调,2004年要突出一个主题,形成两个拳头,办好三件事,推进四项工作,努力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光明日报》报道,《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云南各卷的编纂工作现已取得丰硕成果,走在全国前列。
1月22—29日  四川省旅游局、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首届四川康巴国际狂欢节。(《中国民族报》1·16)
1月25日    《光明日报》报道,甘肃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决定实施一系列加快改革法展民族教育的硬性举措,着力攻坚民族教育。
1月26日    《西藏日报》报道,  国家投资175万元改善青藏铁路沿线环保执法条件。
1月28日     由北京民族文化宫、文化部文化艺术中心、国际美术家协会、韩国国家报勋文化艺术协会、日本北海道书画会联合举办,中国民族画院承办的“国际亚细亚画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中国民族报》1·30)
1月29日    《光明日报》报道,江苏省出资6400万元专款,在新疆特克斯县建设“汉家公主纪念馆”。
1月30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近日,由福建省档案馆与福建省民族宗教厅合编的《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一部较为系统全面地反映福建畲族历史和文化的档案史料书籍。  
1月31日    为期两天的新疆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闭幕。会议系统总结了2003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讨论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讨论稿)》,全面部署了2004年的工作,重点是确保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产量,深化农村改革。(《新疆日报》2·1)
2月2日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的《云南英烈大典》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较全面反映1921—2000年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捐躯的云南省籍和外省籍英烈事迹以及有一定影响的模范人物主要事迹的专著。(《云南日报》2·2)
2月3日    《西藏日报》报道,牧歌王子洛桑荣获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奖赛银奖。
2月4日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辟《走进中国新疆》特别专栏,该专栏将先后用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等43种语言,向全世界全面系统宣传改革开放的中国新疆。(《新疆日报》2·5)
           “西部开发与民族文化和居民权益保护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以国家西部开发启动5年为背景,重新思考中国西部开发中的本土文化和居民权益保护等问题。(《中国民族报》2·13)
            江苏省、拉萨市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在南京召开。对口援藏工作开展10年,两省区共同回顾乐10年来援藏工作取得的成绩,共商下一个10年援藏工作事宜。(《西藏日报》2·5)
2月6日   国家已确定投资逾1亿元,用3——5年的时间分期对历代班禅主寺扎什伦布寺进行全面修缮。(《青海日报》2·9)
2月10日  《畲族知识乡土读本》由浙江景宁民族小学编写完成。该书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厚,史料翔实可靠,涉及畲族源流、政治经济、艺术体育、畲族习俗、畲乡风光等。(《中国民族报》2·10)
          《中国古代乐器展》在法国巴黎拉开帷幕,展览汇集了自新石器时代至今中国各民族的118件传统乐器,这些乐器均是第一次走出国门。(《中国民族报》2·20)
2月11日   以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为团长的拉萨市党政代表团抵达北京,学习内地先进经验,总结洽谈援藏工作。(《西藏日报》2·13)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撤销了人口最少的陶乐县,将其中的月牙湖乡划归银川市兴庆区,将另外两个乡一镇划归平罗县。(《光明日报》2·12)
2月12日    北京拉萨对口支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双方共同总结10年来对口援藏成果,共商下一步援藏大计。(《西藏日报》2·14)
2月14日   《云南日报》报道,石林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吉林省博物馆正式挂牌,馆内现有10万件藏品独具特色,尤其是中国历代书法名帖和绘画,以及反映少数民族文化,东北抗日联军时期的文物,在全国博物馆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吉林日报》2·15)
2月15日   《甘肃日报》报道,我国唯一一座锡伯族家庙——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的太平寺在历时2年的拆迁与扩建工程结束,近日进入主体建筑全面修复阶段。
2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来广西考察。了解广西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河开展防治禽流感的工作,再三强调,既要毫不放松地打好防治禽流感的阻击战,又要毫不动摇地抓好农业生产河农民增收。(《广西日报》2·22)
2月18日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为乡镇文化站赠送图书。1998自年底开始实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至今在中西部地区22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700多个贫困县中,资助建设200多个县级宣传文化中心、1500多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光明日报》2·19)
2月20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甘肃省近日召开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传达了全国宗教工作座谈会、全国宗教厅局长会议和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精神。会议决定2004年甘肃省民族宗教工作将抓住调研和培训两个重点。
2月24日   西藏扎什伦布寺最近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旅游景点。扎什伦布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196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百多年来,扎什伦布寺吸引着国内外佛教信徒和游客。
2月26日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强调,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光明日报》2·27)
2月27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截至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搜集到回鹘文、察合台文、波斯文、乌兹别克文等13种文字古籍9017册(件)。这些古籍的内容涉及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工艺、历法、医学、数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
2月28—29日  第五次西部地区教育顾问会议在北京召开,西部地区70个县的教育代表团和第五届教育顾问参加会议。会议组织东部地区优质学校和西部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结对帮扶,表彰教育顾问工作先进单位,邀请教育界知名人士就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作专题报告。(《中国民族报》2·24)
3月3日      教育部经深入调研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经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后,在广泛征求中央有关部委、各省(区、市)政府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由国务院正式批转下发。(《光明日报》4·8)
3月9—12日  贵州省委副书记黄瑶在黔南州、黔东州调研时强调,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贵州日报》3·15)
3月10日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广西日报》3·11)
3月11日     新疆自治区政府与国家教育部签署了共建新疆大学协议。这将标志着新疆大学在创建全国地方综合性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开始了新的飞跃,这将是教育部在西部地区实施的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新疆日报》3·12)
3月13日     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交流合作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强调,要在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双方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内蒙古日报》3·14)
3月16日     “中国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歌保护行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国际俱乐部举行。这个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日本三方合作完成的项目,已取得了丰硕成果。考察组在广西、青海、甘肃3个省区,行程2万公里,走访了10个民族的235名歌手,录制民歌385首,录音42小时,录像57小时。(《中国民族报》3·19)
四川——北京经贸合作项目发布会召开,共推出480个项目,总投资1132亿元,涉及资源开发、国企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务合作等领域。(《北京日报》3·17)
《中国民族报》报道,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出口总值突破1000万美元。2003年进出口总值1038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036万美元。
3月17日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民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牟本理,张掖市委书记李希及在京代表近百人参加座谈会。首都20余位书画家挥毫泼墨,将集体创作的书画作品捐赠给肃南明花学校,支持当地教育事业。(《中国民族报》3·19)
3月18日    《人民日报》报道,据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最新统计数字,2003年我国西部地区开发基础设施累计开工76个重点单项工程,投资2008亿元。
《云南日报》报道,“大开发”实施以来,我国西部地区进入经济增速最快时期。2003年实现国内总产值22600亿元,比去年增长11.2%。
3月19日     《中国文物报》报道, 作为蒙古族的文化瑰宝,《甘珠尔》、《丹珠尔》经书整理出版工程启动。整理出版《甘珠尔》、《丹珠尔》是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九大文化工程”之一,去年底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纳入“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3月19—20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人民日报》3·22)
3月19—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宁夏考察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时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光明日报》3·24)
3月21—23日   “全国民委民族文化干部培训班”在北京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举办。这个班是国家民委人事司为提高各地、市、州、盟民委主任在新时期的领导艺术而组织的。培训内容包括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民族工作中的新知识、新理论等。来自全国74个地、市、州、盟74民委主任参加了学习班。(《中国民族报》3·26)
3月23日     《人民日报》报道,国务院日前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
             《中国民族报》报道,财政部近日向7省粮农紧急预拨水稻良种补贴9.4亿元,并要求各地将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每户种稻农民手上,粮食直补,让各族农民真正得实惠。
3月26—27日 “南博会机遇与投资软环境建设”研讨会在南宁召开。如何搞好软环境建设是南宁市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广西日报》3·30)
旨在弘扬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面向海内外观众,宣传贵州民族、民俗、民风的文化展览在上海举办。(《贵州日报》3·31)
3月29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支持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政策措施等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支持粮食生产,高度重视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增收问题。(《贵州日报》3·30)
丽江束河茶马古镇影视基地挂牌,全国23部影视剧在此陆续开拍。云南省委领导与影视界知名人士座谈时指出,开发影视资源是云南发展文化产业的亮点之一。(《云南日报》3·29)
3月30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题为《200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的白皮书。白皮书表明,在中国少数民族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全部公民权利,并享有少数民族特有的各项权利。(《中国民族报》4·2)
3月31日   《西藏日报》报道,去年以来,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积极开展“光明工程”、“育人工程”、“扶贫公益工程”等扶贫援藏工作,筹措资金1076万元,落实24个项目,造福了一大批基层农牧民群众。
“古墓·遗城·宝藏——内蒙古2003年文物考古重大发现特别展在呼和浩特市隆重开展。展览主要围绕巴盟乌拉特鸭嘴龙类恐龙、通辽市吐尔基山辽墓、乌盟集宁路遗址窖藏元瓷三大考古发现。(《内蒙古日报》4·2)
4月1日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在芬兰南部的埃斯波市艺术博物馆开幕。这次展出的由中国云南民族博物馆提供的164件中有44个少数民族的服装、饰物、刺绣工艺品以及乐器和面具。展览将进一步增加芬兰人民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民的了解,并将促进芬中两国之间的合作。(《中国文物报》4·9)
《甘肃日报》报道,今后4年,国家将投入8亿元用于甘肃省“两基”攻坚,同时甘肃省也要配套6000万元资金,各项目县配套4000万元,预计2010年全省实现“两基”目标。
4月3—4日   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民族地区教育与教材改革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汉、蒙、藏、回、维吾尔、哈萨克等十多个民族的从事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福特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加拿大国际开发署等国际组织和有关项目官员也一同到会,各方共同交流、探讨了我国对少数民族教育及民文教材的特殊扶持政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民文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和需求现状,民文教材建设各个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民文教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民文教材的成本分担机制,新时期民文教材建设的有效模式,以及国际上促进民文教材发展及双语教育的成功经验等。(《光明日报》4·8)
4月4日     《光明日报》报道,首期国家级骨干教师及新疆双语骨干教师培训班日前正式开学,它标志着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方案的主体部分正式启动。中央投资6000万元,新疆配套1600万元,计划培养培训教师6000名,安排支教教师2000名。
赴江苏省学习考察的甘肃省党政代表团在南京与江苏省党政领导进行座谈,共商两省合作大计。苏甘两省在经济结构和发展资源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建设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这两个重大战略,更为两省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新的空间。双方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两省间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推动两省间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省共同发展。(《甘肃日报》4·5)
4月5—8日   第八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届洽谈会的主题是:东西合作,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东中西部地区经济融合、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贵州日报》4·6)
4月6日      为了推动云南与泰国北部之间的友好交流与经贸合作,云南——泰北合作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昆明举行。
《中国民族报》报道,广西民族地区加速告别贫困,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639元增加到2003年的2093元左右,未解决温饱的人数由1978年的2100万人减少到2003年的90万人。
4月7日    为了推动和加强广西和越南河内双方在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越南河内市代表团在南宁举办越南河内——中国广西投资、贸易、旅游合作论坛。在本次论坛中,中越企业就旅游、汽车、运输、药材、贸易等方面进行了洽谈。(《广西日报》4·8)
4月9—1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强调,把政策交给群众,把措施落实到实处,扎扎实实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人民日报》4·14)
青海省委中心组举办民族宗教问题讲座,国家民委副主任牟本理、国家宗教局副局长王作安分别就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问题和民族工作作了专题辅导。省委书记赵乐际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领导,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青海日报》4·10)
4月10日     西藏农民增收速度超全国平均水平。去年西藏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90元,比上一年增长11.1%,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去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增长4.3%的平均水平。(《人民日报》4·11)
4月11日    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云南省繁荣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座谈会。出席会议的50多位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和著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云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积极的姿态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取得了令全国关注的新成绩,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生动体现了云南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时代形象。(《云南日报》4·13)
4月13日    《人民日报》报道,在中央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下,去年,新疆生产总值达到187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686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今天在京宣布,全面启动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西部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由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光明日报》4·14)
4月14日     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联合组织的2004年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挂职锻炼干部培训会在北京闭幕。参加今年锻炼的456名干部,听取了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关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西部大开发形势、民族宗教、科技发展趋势的专题辅导。(《光明日报》4·15)
4月15—19日  罗干在甘肃省考察时强调,维护社会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注重从源头上化解不稳定因素,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人民日报》4·20)
4月16日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四进深山到怀柔调查研究,他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山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北京日报》4·17)
青海、浙江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双方共签合作项目47个,合作资金达到40.88亿元。(《青海日报》4·17)
4月17日     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会见西藏考察团。新疆、西藏自治区都面临着维护稳定和加快发展的任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在反东突恐怖势力、反藏独分裂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巩固了祖国边疆,保障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疆日报》4·18)
4月17—22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调研组一行就退耕还林及配套建设问题来贵州省调研。贵州省政府召开座谈会,向调研组介绍了情况。调研组认为,贵州省的退耕还林工作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进展顺利,成绩显著。(《贵州日报》4·23)
4月18日     《光明日报》报道,贵州省六盘水市文物部门新近发现113部罕见苗文经书,这些经书来自六盘水市顺场乡苗族村寨,内容基本为祭祀和丧葬之用的经文。
《云南日报》报道,以云南大学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的国家973计划项目——“纵向岭谷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日前正式启动,这是西部地区第一个以地方科技力量为主开展研究的国家级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它实现了云南省争取国家973研究项目零的突破。  
4月20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在云南大理召开。来自各有关部委和全国各地文化厅局的负责同志以及首批10个试点单位代表出席会议,交流做法,总结经验,部署工作,公布了第二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9个试点单位。
第八届中国东西方合作和投资贸易洽谈会日前在西安落幕。经专家分析,在我国不断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大背景下,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合作由经济领域拓展到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合作,呈现出全方位合作新态势。(《中国民族报》4·20)
4月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国务院召开的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人民日报》4·23)
4月22—26日     陈至立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一定要从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把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实施好。(《人民日报》4·27)
4月24日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农村牧区教育工作暨“两基”攻坚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 和全国“两基”攻坚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教育和“两基”攻坚大计。(《内蒙古日报》4·2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海南考察工作,他强调,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帮民致富为民造福。(《内蒙古日报》4·26)
4月28日    中国最大的彩陶博物馆——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馆藏文物达37925件,涵盖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三个文化类型。(《中国文物报》5·7)
《西藏日报》报道,西藏自治区将于2007年实现“两基”目标,届时西藏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4月29日     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委联合召开全省双语文教学研讨会,共同研讨贵州省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和措施。(《贵州民族报》5·3)
4月30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青海省委宣传部、省创建办联合召开了“理论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紧紧围绕创建活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开展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阐述和研讨。
5月3 日      《贵州民族报》报道,4月29日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委联合召开全省双语文教学研讨会,共同研讨贵州省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和措施。
5月9 日      《新疆日报》报道,新疆各级政府全面增强做好农村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近日起,启动了“国家扶贫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多项农村教育工程,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与美国亚洲协会签订了“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品赴美展览”的协议。展出时间为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内蒙古日报》5·13)
5月10日     《云南日报》报道,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东西部合作的重大项目——由江苏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立的云南宣威磷电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揭碑仪式,标志着该公司在宣威实施的以磷化工为主体,煤、电、矿、磷、化相结合的投资项目正式启动。
“走进东盟——中国联通广西旅游大篷车”出发仪式在南宁民族广场举行。这是为配合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而组织开展的一次大型旅游宣传活动,也是广西旅游大篷车第一次走出国门。旨在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的有利时机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旅游交流与合作,扩大广西在东盟的影响。(《广西日报》5·11)
5月11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为加快和规范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御风险的能力,近日,甘肃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经济组织的意见》,提出经过3至5年的努力,力争使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普遍建立起专业经济组织。
5月12日     第十四届全国书市在桂林开幕,参展出版物品种再创新高。展位达1206个,参展图书16万种,正式代表7000余人,其中港台展团105人,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其他国家出版商20人。同时书市还在南宁、柳州、北海设立了分场。(《人民日报》5·13)
《中国西藏》杂志创刊1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首都藏学界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出版界的同仁参加了座谈会。《中国西藏》现有汉、藏、英三种文字版,还有汉英合刊的航空版和汉英两种文字的电子网络版。目前,该刊已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中国民族报》5·14)    
5月14日     新疆自治区召开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总体工作部署,并对贯彻落实做出安排。中央提出七项战略措施和四个基本保障;要求国家各部门对新疆给予政策倾斜,认真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始终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新疆日报》5·15)
甘肃省外宣工作座谈会(中片)在兰州市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外宣工作会议精神,并就如何做好外宣工作进行了探讨,全省外宣工作座谈会分三片举行,东片、西片分别在天水市和张掖市举行。(《甘肃日报》5·15)
《内蒙古日报》报道,蒙古族服饰艺术被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之一。这是文化部在保护工程的第二批试点申报工作会议上公布的。
《中国民族报》报道,北京市作家学会关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日前,北京市作家协会成立了少数民族创作委员会。
5月15日    中国残联等联合启动创建“西藏白内障无障碍区”活动,决定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西藏白内障患者的复明问题。(《北京日报》5·16)
5月16日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推荐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旅游界人士参加了会议,共商草原旅游发展大计,共同打造草原般广阔的合作空间,共同领略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会上,北京、河北、黑龙江等1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业与内蒙古相关部门签署了旅游合作和投资项目协议(《内蒙古日报》5·17)
5月17日     西部基层检察院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今年,该专项行动将招募选拔500名志愿者赴西部计划的200个服务县开展志愿服务。这项行动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重要行动之一。(《人民日报》5·18)
5月1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湖北、甘肃考察工作时强调,在加强基层党建中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人民日报》5·19)
青海省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4年度国际扫盲中的“世宗王扫盲奖”,以表彰其为国际扫盲工作作出的贡献。(《中国民族报》5·21)
5月20日     西藏自治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在拉萨召开。会议提出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新局面(《西藏日报》5·21)
5月21日     呼伦贝尔“文化现象”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与会者就立足呼伦贝尔建设民族文化大市、深度挖掘呼伦贝尔多元的优势文化资源、突出体现当地民族文化的内涵、精心打造文化品牌、搞好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发表了见解。(《内蒙古日报》5·24)
5月22日     由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和德国基尔大学等德国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的“不同放牧强度下内蒙古草原物质流”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该项目包括“放牧强度对草地下部生物量、根系形态和养分动态的影响”等9个课题,中、德两国的科学家将从土壤学、气候学、农业经济学等方面,全方位研究内蒙古草原土壤植被演变、退化规律。(《光明日报》5·23)
来自10个省市、自治区40所民族中学的校长,在中南民大召开为期2天首届民族地区中学校长论坛会。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共同探讨如何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急需优质人才。为民族教育与民族发展架起一座相互联系、沟通的桥梁。(《光明日报》5·23)
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组织的我国藏学家、活佛代表团离开北京,应邀赴美国访问,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代表团在美期间将与美国有关机构和组织就西藏的历史与现状、藏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格萨尔研究、中国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活佛的转世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还将举办介绍西藏社会变迁、百姓生活和宗教文化等小型图片展览(《中国民族报》5·28)
5月23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全面回顾和介绍了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近40年来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民族政策和西藏真实情况的了解。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发表白皮书专门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实施情况。(《中国民族报》5·25)
5月25日     以中国著名音乐家聂耳的名字命名、备受中国音乐界瞩目的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今天在他的故乡玉溪市宣告成立。聂耳音乐基金会的成立将对中国民族音乐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旨在再创云南音乐辉煌,继《云南映象》和云南赴京文化宣传系列活动之后推出的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又一重_大举措。(《光明日报》5·26)
国务院25日在成都召开西部六省、区、市宏观经济形势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讲话。曾培炎强调,进一步贯彻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快结构调整,不断开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人民日报》5·28)
5月27日     《广西日报》报道,广西世行西南扶贫项目创出成功模式,积累了利用外资进行综合扶贫开发的经验,成为5月26日在上海召开的世界银行发起的首届全球扶贫大会总结交流案例之一。
5月28日     《内蒙古日报》报道,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等18各单位决定,今年起3年内再投资1500万元,帮助3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中的10个贫困村整体脱贫。
《中国民族报》报道,近日,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召开。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全省18 个世居民族长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保留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形成了苗族音乐、侗族大歌等具有独特性的民族民文学、戏剧、曲艺、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和挑花、刺绣、腊染等民间艺术。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成立后,将在保护、发掘、整理、研究、宣传推广该省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上作出积极贡献。
由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工作座谈会在兰州举行,此次座谈会汇聚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厅(或教委)负责人,他们将共同研究交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的工作。(《甘肃日报》5·29)
5月29日     北京潞河中学首届内地新疆高中班举行毕业典礼,王乐泉、刘淇出席毕业典礼仪式。(《新疆日报》5·30)
6月1日      由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省区人民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 在香港开幕,标志着中国迄今最大规模的区域合作工程正式启动。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合作发展,共创未来”。(《人民日报》6·2)
6月4日      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学院工作座谈会在拉萨举行。国家教育部民教司、西藏自治区教育厅以及对口支援的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五所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及受援单位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座谈会。(《西藏日报》6·5)
6月3日-5日  由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主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20年来的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总结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经验教训,探求了如何坚持、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民族报》6·8)
6月6日       2004年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由大西南六省区市七方联合主办的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走过了11年的历程。昆交会从今年起更名为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云南日报》6·7)  
6月8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浙江省绍兴县西藏民族中学近日举行落成典礼。
《中国民族报》报道,中南民族大学近日举办了首届民族地区重点中学、民族中学校长论坛。来自湖北、广西、河南等8格省去的领导河23个民族地区的中学校长参加了论坛。此次会议是为了加强中南民族大学与民族地区
6月10日      历时5天的2004年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圆满落幕,实现外经贸业务成交总额达20.66亿美元;签署国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80个,累计总投资300.7亿元人民币。(《云南日报》6·11)学的联系,为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人才共同努力。
6月11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千幅唐卡工程日前在北京启动,100多位优秀的唐卡画师,将用3年的时间把这部世界最长的活态英雄史诗,以传统唐卡工艺手法形象地展现出来。
6月1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人民日报》6·14)
6月14日     北京市政府召开第四批援藏干部欢送会,45名干部即将带着首都人民的重托,完成为期3年的援藏任务。(《北京日报》6·15)
6月16日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世界银行、德国国际培训和发展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西部投资环境和中小型企业发展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如何创造有益于中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环境。(《新疆日报》6·18)
国家民委召开民族文化座谈会。许嘉璐副委员长在座谈会上强调,民族文化传承关系国家命运。(《中国民族报》6·18)
6月17日     中国文化年《甘肃敦煌佛教丝路艺术大展》在法国南部的尼斯市隆重开幕。(《甘肃日报》6·19)
6月20日     全国人大民委会会同中宣部等部门在北京举行座谈会,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新疆日报》6·21)
6月21日     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成立大会开幕式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热地阿沛·阿旺晋美致贺词,刘延东发表讲话,帕巴拉·格列朗杰宣布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成立,拉巴平错主持。(《西藏日报》6·22)
6月22日     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主办的“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综合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此次展出的200余幅图片和近300件实物,生动展示了西藏深厚的文化传统,介绍了雪域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及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这些独特的文化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得到的保护和发展状况。(《中国民族报》6·25)
敦煌遗书特藏库在国家图书馆正式落成并启用,敦煌遗书在104年后又安了新家。此次在善本库中新建特藏库,从根本上改变了敦煌遗书的保存条件。(《中国民族报》6·25)
6月23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喜庆50华诞,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发电祝贺。(《中国民族报》6·25)
6月25日     西藏、青海两省区共建平安边界座谈会在拉萨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西藏、青海共建平安边界工作机制》、《西藏、青海两省区共建平安边界座谈会纪要》,签订了《西藏、青海两省区共建平安边界睦邻友好公约》,两省区毗邻地、州7县签订了友好合作关系。(《西藏日报》6·26)
6月26日     阿尔泰山区生态环境与区域开发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阿尔泰山区域的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四国的科学家就阿尔泰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开发展开了学术讨论。(《新疆日报》6·27)
6月28日    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隆重召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向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致书面贺辞,胡锦涛强调,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国文物报》6·30)
6月30日—7月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安市、昆明市等地进行考察工作时强调,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日报》7·6)
7月1日      《贵州民族报》报道,贵州省水书抢救工作全面展开。贵州省水书的总藏量在8000册以上,已征集到的有4500余册。现已组织专家翻译、整理出版了《水书》第一卷。
7月2日      近日,云南省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主持召开了白族语文研讨会,就中央民族大学李邵尼教授的“古白文规范方案”进行了专题讨论。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中国民族报》7·2)
《中国民族报》报道,西部10项重点工程今年将开工,涉及交通、能源、教育、卫生等,总投资约800亿元,以加速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进度。
7月3日      西藏自治区发展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西藏自治区发展咨询委员会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参谋咨询作用,改进和完善政府决策程序,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而设立的参谋组织和智囊机构。(西藏日报)7·5)
7月5日      《人民日报》报道,6月30日至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昆明市等地进行考察。吴邦国强调,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7月7日       地处南宁市北郊的中国—东盟经济园区正式挂牌,此地成为中外客商的投资热土(《广西日报》7·8)
7月7-11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子彬一行,先后到青海省西宁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对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和重点工程建设进行调研。李子彬指出,坚定信心,高瞻远瞩,加快西部开发。(《青海日报》7·13)
7月8日       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第19次会议在拉萨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联合开放、科学发展、协调推进。本次会议共设4个专题:一是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联合加强与东盟经贸合作;二是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共建山川秀美的大西南;三是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西南旅游经济;四是创建特色经济区域,联合推进西南经济跨越式发展,并就这四方面内容形成请示。(《广西日报》7·9)
7月8—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云南调研考察时强调,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人民日报》7·13)
7月10-11日  中国宗教社会学:现状与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约50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从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到现状与特色;从宗教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改进到研究范式的转换;从中国城乡的宗教信仰差异到宗教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从中国民间本土宗教到外来基督教的研究等议题进行了丰富广泛的交流。(《中国民族报》7·20)
7月12日     2004’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闭幕。通过3天紧张有序的交流和洽谈,参加洽谈会的国内外客商达成了一些合作意向,成交了部分进出口合同,通过展览会加强了国际交流,增进了友谊,为下一步在更多领域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青海日报》7·13)
7月13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为在本个五年计划内实现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近日,来自西藏、新疆、四川、青海、甘肃、宁夏、云南、贵州、重庆、内蒙古、广西等11个省区市的负责人与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签署了《国家西部“两基”攻坚计划》责任书。
7月14日      首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贸合作洽谈会在广州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发电祝贺。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四川、云南、贵州9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参加洽谈会。洽谈会集体签约项目473个,总成交额2412亿元。(《广西日报》7·15)
《中国文物报》报道,河北平乡县发现元代仿木结构纪年壁画墓,对研究元人的葬俗、葬制、仿木结构墓的流行时段等具有重要价值。
7月15日     中国西藏自治区代表团前往加拿大访问,以增进加拿大公众对中国西藏真实情况的了解。访问期间代表团将与加拿大有关机构和组织、官员、媒体和公众进行广泛的接触,就西藏的历史与现状、藏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藏传佛教等开展交流活动。(《西藏日报》7·1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等,在乌鲁木齐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一行就促进民族地区进步与发展进行座谈,一致认为应该形成宏观发展战略,制定中观发展政策,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新疆日报》7·16)
7月16日     全国投资促进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省市区投资促进机构300多名代表聚集一堂,交流投资促进经验。(《甘肃日报》7·16)
7月19日     《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项目日前正式启动。这是中国政府与全球环境基金在生态领域第一次以长期规划的形式,将综合生态管理的理念引入对西部土地退化的治理,预计10年总投资10亿美元。该项目将在中央层面和西部干旱和土地退化最严重的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开展。
7月20日     中加合作项目“西部道路发展”性别平等研讨会在呼和浩特结束。该会是由交通部科技教育司、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联合主办。会议主题是:西部道路交通的改善将为妇女发展提供机遇;良好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妇女平等参与交通法展。(《内蒙古日报》7·20)
《中国民族报》报道,“中国西部省份社会与经济发展监测研究”扶贫项目7月在昆明启动。该项目由国家科技部、国家扶贫办和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联合组织开展,其范围涉及我国西部的11各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和挪威合作推动科学技术更好为西部开发和扶贫的一个项目。
7月22日     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区的代表,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改革进行了座谈讨论。(《新疆日报》7·23)
7月23日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讨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在西北民族大学正式成立。(《g甘肃日报》7·24)
7月24日     《西藏日报》报道,上半年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自治区政府召开全体会议通报经济运行情况,会议要求全区上下努力做好11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增长12%以上的预期目标。
7月24—26日  由国家林业局天然保护工程管理中心、青海省林业局、联合开发计划署、澳大利亚国际开发署主办的“中国西部地区生态重建与平衡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西宁举行。来自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的领导、15个省区林业部门及国内外专家参加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围绕树立生态保护项目的科学观念,提高项目管理者和相关决策人的管理能力,研讨提高林业保护项目实施效力和可行方法,并通过中外专家先进国际理念、技术、方法、公共管理模式和公平参与理论的交流,促进这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青海日报》7·27)
7月25日     《人民日报》报道,我国西部地区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7.9%,与全国平均水平仅差0.1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教育资金投入力度,国家两期“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资金投入西部省去达65亿元,占资金总额73.1%;启动实施的“边境中小学建设工程”项目,累计安排43亿元资金用于农村中小学建设,也大部分投向了西部地区。
7月26日      全国民族院校书记、校(院)长联席会议在贵阳召开,教育部、国家民委、国务院学位办等国家部委负责人,全国各民族院校负责人就民族院校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和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等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贵州民族报》7·29)
7月26—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先后在青海省西宁市、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考察。他强调,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落实宏观调控措施。(《人民日报》7·30)
7月26日—8月1日   由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中华海峡两岸原住民暨少数民族交流协会以及台湾两岸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与会者进行了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发展情况的交流与研讨,一致认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发展研讨会不仅是交流的平台,还应该是合作的平台,使双方在发展上找到一条合作的路子。(《中国民族报》8·3)
7月27日      第二届全国当代彝族文学研讨会在弥勒县召开,来自北京、贵州、四川和云南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民族时报》8·4)
《贵州日报》报道,“贵州经济社会发展600年研究”重大文化工程目前全面启动。该工程以建省600周年为契机,旨在通过对贵州建省600年来社会经济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展示贵州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探索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对历史上的亮点和辉煌的研究,挖掘历史文化财富,深化对贵州省情特别是对贵州发展规律的认识。
7月29日    辽宁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辽宁省第一部保障少数民族权益的地方性法规——《辽宁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该条例将于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中国民族报》8·6)
7月30日     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西藏自治区建设厅、西藏自治区驻京办事处共同主办的“保护西藏传统建筑文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文物报》8·4)
《中国文物报》报道,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云南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近年来得到有效抢救和保护。在抢救、整理民族民间文化及课题研究、对外文化交流、民族文化的传承等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硕果。
云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云南省民族乡工作条例》,自2004年10月1日起实行。(《中国民族报》8·6)
8月1日      果洛藏族自治州庆祝建州5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发来贺电,中央祝贺团、省党政军代表团前往祝贺。(《青海日报》8·2)
8月2日      由新疆日报主办的“区域传播与西部报业集团发展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我国从事新闻研究的著名学者和报业知名人士到会,探讨新时期新闻传播和报业集团发展的规律与方向。(《新疆日报》8·3)
8月3日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喜庆五十华诞,国家民委和省委、省政府分别发来贺电,中央祝贺团和甘肃省祝贺团出席庆祝大会。(《甘肃日报》8·4)
《中国民族报》报道,经过4年的努力,西双版纳基诺族、布朗族解决温饱问题。
8月4日      由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与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邓小平理论与民族地区发展”研讨会在贵阳举行。9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邓小平理论与民族地区发展”是一项有很强现实意义的综合性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贵州日报》8·5)
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内蒙古文化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此次文化活动分馆内馆外两部分,馆外有雄列在世纪坛外的8座蒙古包,馆内重点介绍内蒙古的历史文化,内容有内蒙古博物馆提供的400余件珍贵馆藏文物等组成的文物展、美术摄影展、民俗表演、歌舞表演和获奖优秀作品展等。(《内蒙古日报》8·5)
同日,由中国科学院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主题为“青藏高原形成·环境与资源利用“的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拉萨举行。中科院及西藏自治区领导和350多位国内外科学家出席会议。青藏高原号称”世界第三极“,高原的形成、演化及其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直是世界科学家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无数科学家为探索、研究青藏高原的科学奥秘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西藏自治区是青藏高原的主题,因此这次会议具有重要意义。(《西藏日报》8·5)
8月5日      《青海日报》报道,外交部长李肇星7月31日至8月4日在青海省考察工作,他强调,搞好外事工作,促进经济发展。
8月5—8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四川考察工作,7日在成都主持召开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五省区市负责同志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他强调,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全面实现今年各项预期目标。(《人民日报》8·9)
8月6日     《光明日报》报道,经有关专家学者研究认定,于内蒙古新发现的元代火铳是迄今为止所发现中国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铜火铳,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火炮。这件火铳现存内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馆,铳身竖刻两行巴思八字铭文表明其制造时间于“大德二年”,即1298年。
由中央民族大学和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石林举行。来自中、日、美、韩等国家的8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分成4组,分别进行两次分组讨论和两次专题报告,以不同的形式探讨“阿诗玛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论文涉及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文字学、取名学和美学等众多学科。(《光明日报》8·7)
8月9日      《新疆日报》报道,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日前宣布,一幅“庄园主生活图”壁画近期在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古墓被发现。这幅壁画展示了1700年前葡萄种植及酿酒业已经成为吐鲁番地区农庄生活的主要部分。
8月10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河北省唐山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近日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快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意见》结合唐山市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16个方面对加快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具体措施。
8月12日    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大会在西宁举行。这次大会由国际高原医学会、中华医学高原医学分会主办。这次大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大规模高原医学盛会。大会期间400名国内外高原医学专家、学者将交流世界各国生理学及高原性疾病研究最新成果。(《青海日报》8·13)
8月13—15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四川考察工作,他强调认真落实好党的各项富民政策,带领群众谋发展谋致富谋稳定。(《西藏日报》8·16)
8月14日     北京拉萨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在拉萨举行。以北京市市委副书记、市援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杜德印为团长的北京市党政代表团全体成员和拉萨市有关对口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在总结十年来北京市援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市援藏工作领导小组要求今后十年北京市的援藏工作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加大力度,加强统筹协调,改进援助方式,提高综合效果。(《北京日报》8·15)
8月15日     中国·内蒙古首届国际草原文化节暨呼和浩特第五届昭君文化节胜利闭幕。这届内蒙古自治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节,历时10天,成功地举办了12项文化活动、8项经贸活动、3项体育活动和3项理论研讨活动。(《内蒙古日报》8·16)
8月18日     《光明日报》报道,经教育部批准,原贵州大学和贵州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贵州大学。合并后的新贵州大学将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适应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并努力办成贵州第一所进入“211工程”的高等院校。
由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阿拉木图市政府主办的“中国新疆文化周”在阿拉木图市开幕。届时有以“新世纪新新疆”为主题的摄影、书画、服装服饰、音像制品和图书展,并有新疆著名艺术家表演的歌舞节目。(《新疆日报》8·18)
8月19日     《光明日报》报道,由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签定的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实施五年来,在提高西部贫困地区女童和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减少教育环境不公平性、加强师资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8月25—27日  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同蒙元文化基金会、蒙元文化博物馆与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蒙元文化与历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大朝遗珍文物展”在北京举办。来自美、英、法、瑞士、日、韩、新加坡、中国150余人参加会议。这次会议与展览的宗旨是运用民间资金和力量,为弘扬、研究、保护、展示蒙元文化,为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和繁荣草原文化做出贡献。(《中国文物报》9·1)
8月26日     第十二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兰州开幕。11年来,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坚持“开放、开发、合作、发展”的主旨,作为甘肃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载体,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经贸合作洽谈会。本届洽谈会推出了一大批招商引资合作发展项目,涉及基础设施、优势产业发展、产权交易、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将为海内外客商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西部合作搭建良好的平台。(《甘肃日报》8·27)
8月27日     《青海日报》报道,我国第一套现代化藏文新闻采编系统在青海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新闻采编系统,包括软件、字库、查询系统、照片系统等,这些都将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8月27—3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新疆进行了考察调研,他强调,发挥优势加快发展,不断增强维护稳定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人民日报》9·1)
8月28日    《内蒙古日报》报道,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二期内蒙古复明行动中,又有1963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至此,内蒙古地区已有6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成为此项行动的受益者。
9月1日    第13届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开幕。旨在沟通中外经贸往来,投资合作共谋发展。(《新疆日报》9·2)
9月3日    辽宁省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暨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在沈阳举行。20年来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在辽宁省得到深入的贯彻和落实,使该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辽宁日报》9·4)
9月5日    我国民族地区第一批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在云南省曲靖市启动,该省楚雄州和文山县示范区也同时启动。(《光明日报》9·6)
9月7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古代文化交流与考古学研究”国际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韩国、德国及中国边疆各省区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学者们围绕丝绸之路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东北亚地区古代文化的交流、中国北方地区青铜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古代文化的交流以及东南亚、西南亚地区古代文化的交流5个议题进行了探讨。提交的论文涉及史前至宋元、包括中原与边疆地区,中国同东南亚、蒙古高原、西伯利亚、中亚、西亚、南亚以及东南亚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关系。(《中国文物报》9·8)
9月8日    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民委联合举办、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承办的第四期全国民族自治县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人口较少民族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讨班开班。来自19个省(区、市)、43个民族的近百名民族地区领导干部参加了研讨班。此次研讨班是为了落实2004年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提出的“大培训”的任务,旨在为民族地区培养一批具有科学发展观和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的少数民族党政干部。(《中国民族报》9·10)
9月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报道,近日,由中国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云南大学召开。与会代表有联合国官员、世界银行官员、国际金融公司官员、亚洲开发项目银行顾问,韩国、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经济专家和官员以及中国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西部地区开发办公室主任。研讨会上代表们作了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方法”、“对中国投资环境总体评述”、“外国投资者对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意见和期望”等专题报告。中国四川、云南、青海、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内蒙、西藏、宁夏、贵州等西部代表分别介绍了本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吸引外资的经验。
9月10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中国佛教协会藏传佛教工作委员会近日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西藏、甘肃、四川、云南、新疆、内蒙古、北京等省、自治区30多位委员和代表。会议强调,藏传佛教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培养佛教人才、做好活佛转世工作。
9月12—13日  以“谋发展,奔小康——西藏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为主题的2004年西藏科协年会在拉萨召开。这次会议设有3个论坛,第一个为“三农”论坛,主题是“三农”建设与农牧民增收——科技必先行;第二个为经济社会发展论坛,主题是:科技先导——引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三个为医疗卫生论坛,主题是:大力发展高原医学,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西藏日报》9·4)
9月14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15世纪初一份名为《普度明太祖长卷图》的回鹘蒙古文珍贵文献近日在西藏博物馆首次发现,这对研究明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蒙古语言文字和藏族绘画都有着重要意义。
9月16日    《北京日报》报道,最近,中外专家、学者通过对誉为象形文字“活化石”的“水书”进行考证和潜心研究,取得了水族古文字增加到1400个、水族古文字找到夏陶神秘符号、水族先民有可能来自北方等三个方面的新发现和新突破。这些发现和突破,不仅有可能将水族历史上推2000多年,而且也有助于解开困扰考古界40多年的关于二里头遗址是否“夏都”的千古之谜。
9月20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与日本“中国女文字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女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日本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学者就“女书”的历史、作品、文字、吟诵语言,“女书”的研究资料库和研究价值,“女书”的抢救与保护,“女书”的研究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16)
9月22日   为期两天的中国西藏与周边国家贸易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拉萨胜利闭幕。此次研讨会是首次在西藏自治区召开的关于贸易发展的国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是西藏自治区和周边国家在贸易发展方面加强合作的开端。与会代表结合各自的国情,对双边经贸合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就贸易政策、强化贸易与发展的关系、促进南南合作和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贸易结构与贸易发展战略、服务贸易和生态旅游及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研讨。(《西藏日报》9·24)
9月23日   新华网报道,云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新修订的《云南省民族乡工作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云南省各少数民族在各方面都进一步享受地方法规给予的优待。 《实施办法》和《条例》在推进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措施上实现了新突破,围绕加快民族自治地方、民族乡的经济建设与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作出了规定,就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进行了专章规定,强化了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民族乡的发展进步给予扶持和帮助的职责,对重点扶持县和边境地区、7个人口较少特有民族的发展提出了特殊措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教育和干部培养等方面都作了细化规定。
同日,古建筑与壁画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拉萨西藏大学召开。来自挪威、瑞典、丹麦、德国、尼泊尔和意大利等国家的2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中国专家50余人参加研讨会。 此次古建筑与壁画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在西藏大学和挪威双方专家的共同倡导下,筹备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召开的。国内外专家广泛交流在古建筑与壁画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新华网)
同日,首届民族文化论坛在重庆开幕。此次论坛共收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相关领导、专家提交的论文315篇。经专家委员会认真评审,从中选出15篇作为论坛的发言论文;选出150余篇,出版《民族文化的理论与实践——首届民族文化论坛文集》。(《中华民族报》9·24)
9月24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在中央党校近日召开的纪念新疆民族干部培训班创办5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工作,关键是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各族干部与人才队伍,尤其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优秀干部。
9月25日   《光明日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近日在宁夏考察工作时强调,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西部地区既快又好发展。
同日,由云南民委主办的《人类的记忆——云南民族古籍文化遗产展》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开幕。展览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图画符号和借物表意;文献古籍与文书档案;金石铭刻与木雕印版;古籍插图与民间绘画;古籍整理出版成就;古籍抢救工作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这次展览是迄今为止展示云南民族古籍文化遗产方面规模最大、内容最全、展品最多的专题性展览。(《中国文物报》10.8)
9月26日   由全国政协民宗委和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中国各民族人物画服装服饰大展”在中央民族大学开幕。此次大展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55周年而办。大展包括中国各民族传统服装服饰展、我国56个民族人物画展和少数民族服装表演3个组成部分。展览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实况,展现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加强,展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和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中国民族报》9·28)
9月26—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结束对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访问回北京途中专门考察了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望了新疆各族人民群众。温总理指出,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北京日报》9·28)
9月29日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之际,墨西哥众议院邀请中国驻墨大使任景玉作了题为“中国西藏的昨天与今天”的报告。任景玉介绍了西藏的概况和历史沿革以及50年来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当天,反映西藏发展变化的《现代西藏图片展》在墨西哥众议院大厦开幕。(《人民日报》10·1)
10月4日    《人民日报》报道,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龙江乡的云南移动基站,近日正式开通。这个独龙族聚居地从此结束了无电话的历史,从不通电话一步飞跃到数字移动电话时代。
10月8日   《光明日报》报道,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西藏大学协议签字仪式日前在北京举行。目前,教育部已完成了对包括西藏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等学校共建文件的签署。
同日,在西藏自治区定日县珠穆朗玛峰脚下岗嘎镇,自治区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题词立碑揭幕仪式。向平巴措发表讲话。(《西藏日报》10·9)
10月10日  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的前景分析与对策研究研讨会在南宁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生产力学会和广西生产力学会主办。国家与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就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广西日报》10·11)
10月11日  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国际性的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固定于每年10月12日至17日在深圳举行。11日下午,准备充分的贵州省代表团赶在开幕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副省长在会上简要介绍了贵州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热情邀请参会企业到贵州投资兴业,包括香港商报、亚洲卫视、深圳晚报在内的20多家媒体参加发布会,进行采访,贵州代表团成为首日各家媒体报道重要内容。(《贵州日报》10·12)
10月16日  为庆祝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第三届妇女发展与进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召开。海内外女性研究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会议。与会者围绕“学科建设与社会性别研究”、“女性权益的法律保障”、“妇女的教育与培训”和“女性文化”4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中国民族报》10·19)
10月17日  《人民日报》报道,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条件改善,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3%,比5年前提高10多个百分点。
10月18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美国埃莫里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宗教中心、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全球法律研究所以及德国特里尔大学欧洲宪法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宗教与法治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中国民族报》10·22)
10月18—22日  由中国文联、国家民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在南宁举行。来自西藏、新疆、广西、内蒙古、宁夏、青  海、贵州、湖北、天津、四川、云南、吉林、湖南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藏族、蒙古族、侗族、土家族、维吾尔族、回族、彝族、傣族、朝鲜族、白族、苗族、壮族、瑶族、满族、京族等15个民族49个节目参加展演。展演期间还召开少数民族曲艺研讨会,曲艺界共同探讨少数民族曲艺发展问题。(《广西日报》10·11)
10月20日  《光明日报》报道,甘肃安西发现西夏时期大型坛城遗址,专家认为是密教高僧大德举行法事活动遗址。
10月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16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人民日报》10·23)
10月22日   《光明日报》报道,甘肃召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会议,该省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启动为期17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同日,青藏铁路西藏境内第一长桥头二九特大桥在藏北重镇安多正式架通,全长 3318.88米。(《西藏日报》10·25)
10月26日   由中国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国际路联)和陕西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大会”在西安开幕。“丝绸之路”沿线的12个国家的交通部长和部长代表等500多人汇集西安,共商如何打造现代亚欧运输通道。(《新疆日报》10·27)
10月24—28日  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中共上海市宣传部共同举办的“2004年云南文化产业上海推介周”活动在上海举行。(《云南日报》10·25)
10月29日    《中国文物报》报道,全国39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已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其中16个第一批试点项目最近在北京签署任务书,包括河北省武强县年画,甘肃省庆阳市环县道情皮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尔姆等。

文章来源:王秀珍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