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回忆和祝老师的二三事
作者:李晨升 日期:2008-03-11
    前几天师母打来电话说,在祝老师逝世10周年的时候,所里的网站计划刊登一些纪念文章,嘱咐我也写一篇。时光荏苒,作为祝老师名下唯一的研究生(尽管他生前以各种形式指导过不少学生),我至今都没能拿出一份像样的答卷来告慰恩师,自然倍感汗颜。思来想去,就写些和祝老师不到一年的相处中的点滴回忆,作为学生对老师的纪念吧。
    1996年冬天,那是我还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一天,一位学长跑到我们班宿舍,说社科院民族所想招收一名学习藏族历史的研究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去见见导师。记得后来班里有四名同学去了,其中也包括我在内,地点就在所二楼的会议室。当时应该是一个星期二的返所日,我们几个人在会议室里面坐着,外面的走廊里人来人往。不一会儿,进来一个人,个子不高,身材壮硕,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说起话来中气十足,特别是他的笑声,爽朗而真诚,这就是我对祝老师的第一印象。生性比较内向的我不太善于和人交往,可能也是因为本科生上大课的缘故,我与老师单独接触的机会很少,对他们虽然尊敬但感觉很难亲近。祝老师和蔼可亲的态度,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
    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四个人中只有我决定报考。祝老师十分高兴,而我也因为能够找到这样一位导师而欣喜。我大学时的专业是中国历史,老实说头两年我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对本专业没兴趣、睡懒觉、翘课,这些大学生的流行病都染上了。结果这两年的成绩大都60、70挂帅,最后竟至大二下学期一门专业课没有及格。这件事给我的刺激很大,我开始尝试改变,从认真上每一节课,写好每一篇课程作业开始,决心不再浪费宝贵的大学时光。1996年和1997年是我在彷徨之后奋力自新的两年,而与祝老师结缘,投入他的门下继续深造,算是为这段经历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并从此决定了我后来10年的发展轨迹。
    祝老师是一个很直爽的人,他丝毫不掩饰对我的器重和喜爱,甚至当着我的面也是如此。虽然现在看来,我的才智远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但是他当时那近似溺爱的夸奖,对我这个毛头小子而言,是莫大的心理支持,也鞭策我不能懈怠,要不断努力。老师去世后,我才从师母那里得知,他对我的关爱,远不止表面上这些。他已经为我的学习制订了系统的规划,希望把我培养成一个全面的藏学研究者;他还想利用自己在学界的广泛关系,为我进入学术圈铺路搭桥。可惜我和老师的缘分太短,就在这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他就离开了。在后来的日子里,每当我遇到事业和生活上的挑战与困惑时,都能感到老师就站在身旁,他不说话,只是带着微笑看着我,就像他在世时那样。我明白老师眼光里的意思,“小李,你能行”。顿时就感觉很温暖了,于是洗一把脸,鼓起勇气继续向前走。
    1997年参加研究生考试之前的几个月,我就一趟趟往祝老师家跑,和他讨论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和将来的研究方向(因为准备研究藏族史,所以我决定把“吐蕃和南诏的关系”作为本科论文的研究课题),俨然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现在想来真是可笑。可是老师每次看到我,都显出很高兴的样子,耐心地回答我提出的那些近似“幼稚”的问题,往往一聊就是半天。要是早能体会到老师当时工作和养家的艰辛,我大概就不会这么莽撞地总去浪费他的时间了。
    每次去祝老师家照例都是要留饭的,对于大学伙食清汤寡水而又贪吃的我,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记得每回进门后,刚在客厅沙发上坐定,师母总是变魔术般得从茶几下、冰箱里拿出各种零食,满满堆了一桌,一边吃一边聊天。而祝老师总是时不时提醒师母中午别忘记做这个菜、那个菜,到正经吃饭的时候,当然又是满满一桌。那种感觉,就像平时住校的孩子周末回家一般。
    祝老师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师长,也是朋友。他只陪我走过研究生时代的第一个学期,当时先是每周二去所里向黄颢老师学习吐蕃史。这门课程结束后,祝老师就亲自给我讲授宋元明清时期的藏族史,地点就在他的书房。记得那时他总是在书桌旁边给我放一把椅子,就这样面对面地讲课。当时祝老师的身体就不太好了,比起半年前消瘦许多。可能是为了集中精力,他的烟瘾奇大,而我当时也是烟民了。记得祝老师抽黑猫牌的香烟,他总是讲着讲着,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先递给我,自己再在拿出一支点上。这个动作对他而言,竟是那么自然和平常!
    我的写作水平一直欠佳,这些年尽是写中规中矩的学术文章,此时回忆老师,想带点文采,竟然不知如何下笔,写完后自己看看也不满意,希望老师能够原谅。老师离去已经十年了,许多东西都不一样了,我也在事业和生活上经历了变化,可能与老师当初的期望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我总是这样想,在祝老师留给我的财富中,最重要的或许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认真勤奋而又直观豁达。无论今后走向何方,老师的榜样和鼓励都将给我力量,伴我前行。
    
文章来源:李晨升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