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民族’这个概念在全国范围内可能是我们率先提出来的,这是我们提出‘古苗疆走廊’方法论上的一个最大突破点。”贵州大学教授、贵州省人类学学会会长杨志强说,古苗疆走廊沿线一带区域在新中国成立后是民族关系非常稳定的地方,研究它的形成机制和治理经验,我们完全可以推出一个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西南范式”或者叫“贵州经验”。
随着贵州社科、高校各界对于“古苗疆走廊”所作的基础性研究的深入和学术理论的深化,提出跨民族跨区域建立学术共同体,学术的整合形成凝聚力正在发力,一条活态的文化走廊开始激荡文化旅游产业探索和实践.
“古苗疆走廊研究开始面对产业转型,一些商人开始组团下去考察,还准备做房地产呢。”杨志强说。早在一年前,这个学术概念刚刚在贵州省被学界重新提及,命名为“古苗疆走廊”的省级文化旅游产业公司已经成立,并在全省范围内调研,准备打造以走廊为空间主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旗舰。
目前,贵州省相关部门已经把“古苗疆走廊”列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相关文化旅游产业公司已经抢注品牌,准备打造古苗疆走廊文化深度游。
“古苗疆走廊”,指的是元明时期以后开辟的连接湖广与西南边陲云南省的一条重要的交通驿道。它起自今天湖南省的常德市,溯沅江水路而上至贵州省镇远县,然后改行陆路,东西横跨贵州省中部的施秉、黄平、凯里、麻江、福泉、龙里、贵阳、清镇、平坝、安顺、关岭、晴隆、盘县等县市后进入云南省,经过富源、曲靖等地后最终至昆明。驿道沿线经过湘、黔、滇三省的30余县市,全长1400多公里、约8万余平方公里面积、约有2400余万人口及20多个民族、族群分布其间。元明清时期,这条驿道既是连接中原内地与西南边疆的重要交通要道,同时也是东南亚缅甸等国与中国“朝贡”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条著名的“国际通道”。
直到今天,这条线路虽因技术手段的变化为公路和铁路所取代,然其沿线周边地域至今仍是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分布密集、经济活跃的地区;除留下大量有形无形文化遗产和文物景观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民族、族群间的文化至今仍频繁互动,既保持着历史的延续性,又呈现出鲜活淋漓之样态。此前,中国一些著名的文化线路,如“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多位于边缘地带,现许多路段已人迹罕至,仅留下历史遗迹供人缅怀凭吊。云南文化旅游和后来普洱茶的市场路径,茶马古道文化品牌起到不小作用。而“古苗疆走廊”沿线不仅历史积淀深厚,并且人口众多密集,文化鲜活多样,族群关系密切复杂,可谓为一条“活态”的文化走廊。
在“国发二号文件”精神的鼓舞下,贵州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古苗疆走廊”概念的横空出世,不仅以其内涵丰富的“学术性”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性”备受关注,并且也为具体落实中央精神找到一个深度契合点。将“古苗疆走廊”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无疑成为最为诱人的远景目标。中国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正在申报这一遗产项目。相比之下,“古苗疆走廊”所经之地人口密集、民族众多、经济发达,涵盖湘、黔、滇三省,影响扩及整个西南五省区,至今仍保留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地域及民族文化资源也极为多样。这些都使得“古苗疆走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在时机成熟时,完全可参与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将其打造成为贵州文化的标志性品牌,为“多彩贵州”的宣传注入新的“灵魂”,也可为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造出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