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05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中期会议
作者:翁乃群 于红 日期:2005-10-09
    2005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中期会议于八月二十九日至九月三日在捷克的帕尔杜比采(Pardubice)市帕尔杜比采大学召开。此次中期会议的主题为“种族主义的多种面像:对人类学者和民族学者的挑战”(Racism’s Many Faces: Challenge for All Anthropologists and Ethnologists)。  与会学者近一百人,提交论文六十多篇,而在会上作报告的有近四十人。 来自我国的参会代表共有九位。 其中包括来自国家民委的四位代表(其中一位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代表),我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的四位代表以及云南社会科学院的一位代表。 在会上做报告的来自我国的代表共有六位。 我所四位代表翁乃群、侯红蕊、于红和刘晓丹均在会上做了报告。 他们报告的题目分别为Discrimination and Raci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thnic (Re)Construction《在族群(再)建构中的歧视和种族化》(翁乃群)、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nic Minority, Poverty and Epidemics in China《在中国少数民族、贫困和传染病的关系》(侯红蕊)、Racism and Civil War in Sudan《苏丹的种族主义与内战》(于红)以及Racism in the Field of Sports《体坛中的种族主义》(刘晓丹)。  他们的报告均收到了与会者的好评和积极讨论。
    四天会议期间共有四位与会学者做了主题发言。 他们分别是来自Free University Brussels, Belgium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自由大学)的Charles Susanne(查尔斯·苏珊纳)教授所作的题为Races: A Social Concept, Not a Biological One《种族:一个社会概念,而非生物概念》;来自University of Pretoria, South Africa(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的Papa Ignatius Maithufi(巴巴·伊克纳提优斯·麦修菲)教授所作的题为Racism and the Legal Order: South Africa’s Road to Democracy《种族主义和法律秩序:南非走向民主之路》;来自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Florida, USA(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系)的Faye Harrison(费伊·哈里森)教授所作的题为New Faces of Racism in the U.S. South: Organizing for Justice in the Global Era《美国南部种族主义的新面孔:在全球时代为公正而组织起来》;来自日本The Graduate University for Advanced Studies, Shonan Village, Kanagawa, Japan(日本神奈川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的Keiichi Omoto(尾本惠市)教授所作的题为Geographical Diversity and the Biological Concept of Race《地理的多样性与种族的生物概念》。 除去这四个主题发言外, 绝大多数会议报告均围绕会议关于种族概念和当今的种族主义多种面像进行了描述、分析和批判。 从大会相关报告中可以看出,对种族和种族主义概念系社会文化建构的认识有着很高的共识。  这一共识也包括得到近年来大量生物遗传基因研究发现的支持。 许多人类遗传基因研究表明,包括被视为不同种族的人群的基因差异几乎是不存在的,被视为同一种族内部之间的基因差异往往大于被视为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异。 事实证明,种族分类从根本上是没有生物遗传基因根基的。 虽然在当今世界,种族主义已经被普遍的唾弃和批判,极端的和赤裸裸的种族主义制度或政策已经被推翻或消除,法理上的种族平等似乎已经成为共识,乃至成为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确”,但其阴影仍旧没有散去。 不仅传统的种族偏见和歧视在人们的观念中顽强地存续下来,而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改头换面的种族主义也在不同的情境、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正是本次会议所要探讨的主题所在。
    从研究欧洲和美国种族主义与会代表的报告,可以看出移民问题成为了当今种族主义多种面像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些报告论述了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前属南斯拉夫各国),仍普遍存在在文化上或宗教上的少数族群不能获得同等的就业和医疗社会保障机会,以及在东欧一些国家对诸如像Roma(即指欧洲一些国家吉普赛人的一个分支)的歧视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
    曾经以实施种族隔离制而将制度化的种族主义统治推向极点的南非成为学者们一个主要的关注对象。在20世纪90年代前,种族歧视和种族主义统治,以及被压迫者反对种族主义霸权的斗争贯穿着整个南非历史,可以说,南非的历史演进被深深地打上了种族主义的烙印。尽管种族隔离制的废除已经有15年,南非民主政府的建立也有11年之久,但种族和种族主义仍是公众关注的热点。种族主义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南非社会结构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次大会共有9名南非学者参加,有关南非种族主义问题的论文亦有5篇之多。
    在南非,土地问题一直与殖民征服和种族主义统治,统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些南非学者的论文通过对土地所有权问题进行的个案研究,追溯了南非土地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背景,以及当代在处理土地所有权问题上的复杂性。 有的南非学者揭示了种族主义统治所带来的认同矛盾,指出在后种族隔离制时代,在政治领域和土地所有权方面的权力斗争催生了族类中心主义,“种族”、“文化”、“族类动员”的概念仍旧继续存在下去。一位南非学者的论文反映了种族歧视性法律制度给南非人民社会生活各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并评析了法律在消除种族主义统治的遗产、建立一个民主和平等的新南非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另外两位南非学者的论文探讨了在新南非出现的新形式的种族主义。旧南非制度化的种族主义统治使南非黑人和有色人在技能和就业方面处于不平等和不利的地位,为了纠正种族歧视的后果,新南非政府通过了《平等就业法》和《黑人经济授权法》,力求使黑人在经济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使各行业的种族比例与南非人口的种族比例相接近。在“矫枉”过程中,种族隔离制时代的种族类别和种族界限仍旧延续下来,批评者认为这是一种黑人的种族主义,或称其为反向的种族主义。  一位南非学者的报告首先评析了种族隔离制立法中所蕴涵的种族主义的特点,然后探讨了新南非如何来认识、理解种族主义的问题。他认为,种族主义是一个社会进程,它总是深深地植根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和权力斗争中,统治者建构了使被统治者处于从属地位的社会类别,让这些社会类别看起来是自然而然的,并不断通过文化和政治的手段强化社会类别之间的界限,从而使得被统治者深陷其中无法摆脱。现在,南非统治者与从属者之间的界限正处于剧烈地重建过程中,但远未达到取代原有的种族类别,或是颠覆原有权力关系的地步。虽然国家机器基本控制在黑人手中,但白人仍旧掌握南非大部分的经济资源,旧种族隔离制造就了黑人与白人在教育和技能方面的不平等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此外,虽然制度性的种族主义在南非已经终结,但文化种族主义仍旧继续存在。一些白人认为在就业方面受到歧视,批评南非政府正在推行黑人种族主义,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要强于那些优先得到提升机遇的黑人。 所谓黑人管理者缺乏能力的观点恰恰是文化种族主义的表现。 这位南非学者指出,在现阶段,一个平等的、非种族主义的南非还只是希望和理想,为了清除种族主义统治的后果而暂时保留种族隔离制赖以存在的种族分类体系,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应当保持警觉,避免在“矫枉”的路上走得过远,而重蹈种族主义的覆辙。
    出席此次会议的学者主要来自非洲、欧洲、亚洲和北美洲,而没有来自加勒比海、南美洲以及大洋洲国家的学者。 几乎所有与会的非洲学者都是来自南非。 此次会议的举办地—帕尔杜比采是易北河畔始建于十三世纪的一个历史古城。  它位于布拉格(Prague)以东一百多公里,从布拉格乘火车需要一小时十分钟。 帕尔杜比采市现有人口十万人,是捷克东波希米亚地区的一个现代工业、政府和文化中心。  帕尔杜比采大学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其前身为始建于1950年的化工学院。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该学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专业不再仅限于化工而涵盖了多种学科。  1994年更名为帕尔杜比采大学,并正逐步成为捷克和国际科学界知名的大学。 该大学现有专业包括化工、经济与管理、运输、人文、电子和信息工程、卫生护理。 目前在校学生有七千人。  其中的人文专业设有社会人类学和社会学课程,并设有社会人类学硕士研究生点。 2005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得以在该大学举行是受益于该大学校长Miroslav Ludwig教授的大力赞助以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该校社会人类学教授Petr Skalnik的精心组织。 虽然此次会议规模很小,只有一个会场,但这也为与会者创造了更好地与会议报告者进行更深入讨论和互动的环境,以及热烈的学术氛围。 整个会议组织的简朴有序,且效率很高,获得了与会者普遍的好评。
    会议结束前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南非开普敦大学人类学教授Andrew Spiegel(安德鲁·斯贝格尔)宣布了2006年中期会议将于12月3日至7日在南非开普敦举行。  会议主题为Transcending Post-colonial Conditions 《超越后殖民环境》。
文章来源:翁乃群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